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西域考古與藝術
  • 林梅村
  • 2267字
  • 2019-08-26 16:46:49

牧馬祁連山

在中國早期青銅文化當中,祁連山北麓的四壩文化與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關系密切。例如四壩文化的四羊青銅權杖頭、漢白玉權杖頭、馬頭刀、青銅鏃、弧背刀、套管空首斧、青銅環、骨柄銅錐(圖1-8:1~8),頗具塞伊瑪-圖爾賓諾風格。[35]四壩文化分布于甘肅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區,東起山丹,西至安西。該文化中普遍發現砷青銅,這一特征與歐亞草原文化早期銅制品相同,反映出四壩文化與外界存在某種形式的聯系。最近幾年發掘的西城驛遺址中也發現了四壩文化及馬廠晚期向四壩文化的過渡階段遺存,該遺址出土了數量較多的銅器和冶金遺物,還發現一件與火燒溝權杖頭類似的石范。馬廠晚期向四壩文化過渡階段的遺存,年代約在公元前2000至前1700年,而四壩文化年代約在公元前1700至前1600年間,下限可達公元前1500年前后。[36]上述年代數據集中在公元前2000至前1400年間,大體反映了四壩文化及其源頭的年代,相當于中原地區的夏末商初。

1-8 四壩文化所見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因素

廣布祁連山南北的齊家文化也和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密切相關。2008—2011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西北大學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在甘肅臨潭縣陳旗鄉磨溝發掘了一處青銅時代墓地,發現了齊家文化和寺洼文化兩個時期的墓葬,皆采用豎穴土坑墓和豎穴偏室墓,其中豎穴偏室墓由豎穴墓道和偏室組成。寺洼文化墓葬與齊家文化墓葬一脈相承,應是一處連續使用的墓地。[37]在2011年發現的一座石棺墓(M1503),明顯有別于此墓地的其他古墓。這座墓葬為豎穴土坑石棺墓,系先挖一近方形豎穴土坑,而后在土坑中部下挖長方形墓壙,四周為生土二層臺。墓壙四周砌以石板,下葬后再覆蓋石板。墓內人骨頭向東南,亦與墓地整體人骨頭向偏西迥異。此墓打破和疊壓齊家文化的三座墓葬,應不屬于齊家文化(圖1-9:2)。[38]從墓葬類型看,這座石棺與近年在新疆布爾津縣發現的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墓地石棺墓相似(圖1-9:1),[39]故該古墓很可能屬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齊家文化早期遺址或墓葬未見銅器,因此,這一發現相當重要,為我們探討齊家文化冶金術的來源提供了考古學依據。

1991—1993年,在對祁連山南麓西寧市附近沈那遺址西側進行的考古試掘中,發現了齊家文化房址、墓葬、灰坑,并出土了一批齊家文化的骨器、石器、陶器、銅器及白玉環(圖1-10:6)等器物,其中大型倒鉤銅矛最為珍貴(圖1-10:3),現藏青海省博物館。這件銅矛通長61.5厘米、寬19.5厘米;刃闊葉狀,葉尖渾圓,葉中部兩面有高1.5厘米的脊梁,脊兩側是片形翼;矛銎較長,登上單矛處有三圈箍,銎較寬,銎兩側均有脊;銎與刃部結合處有一刺鉤,作鉤曲狀,銎內留有柲的殘跡。雖然有學者認為這件銅矛可能屬于年代較晚的卡約文化,但是發掘者認為這件銅矛無疑出自沈那遺址齊家文化地層之中,應屬于青銅時代齊家文化。[40]此外,北京科技大學李延祥教授檢測過這件銅矛,認定其成分為紅銅。[41]青海卡約文化為青銅時代文化,而齊家文化則處于金石并用時代向青銅時代演變時期,因此,沈那倒鉤銅矛確切無疑屬于齊家文化。

1-9 1.新疆布爾津縣發現的塞伊瑪-圖爾賓諾石棺墓;2.甘肅臨潭縣磨溝齊家文化墓地所見塞伊瑪-圖爾賓諾石棺墓

1-10 齊家文化遺物,祁連山南麓沈那遺址

我們還注意到,陜西和青海出土的倒鉤銅矛與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典型器不太一樣。第一,塞伊瑪-圖爾賓諾銅矛的倒鉤和單系耳在同一側,而陜西和青海銅矛的倒鉤和單系耳不在同一側;第二,塞伊瑪-圖爾賓諾銅矛呈柳葉形,而陜西和青海銅矛則呈蕉葉形;第三,塞伊瑪-圖爾賓諾銅矛筩端呈雙股叉狀,而陜西和青海銅矛筩端無雙股叉。如果把歐亞草原典型的塞伊瑪-圖爾賓諾銅矛定為Aa型,那么沈那倒鉤銅矛可歸類為B型。據吉林大學林沄教授調查,青海大通縣博物館也藏有1件塞伊瑪-圖爾賓諾倒鉤銅矛,可惜他沒介紹具體材料。[42]

2015年8月,甘肅省博物館副館長賈建威在該館所藏文物中又發現一件塞伊瑪-圖爾賓諾式倒鉤銅矛(圖1-10:4),長約30厘米,矛頭圓鈍,倒鉤位于系耳異側,與陜西歷史博物館、南陽市博物館(0234號)、青海大通縣文物管理所藏銅矛,以及河南淅川下王岡遺址和青海沈那遺址出土銅矛同屬一型,也即B型銅矛。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陳建立教授對這件倒鉤銅矛進行了檢測,認定成分為紅銅。[43]

歐亞大陸諸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從來都是雙向的,歐亞草原文化傳入黃河流域的同時,中國文化也在向西方傳播。其中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就是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所見中國特色的白玉環,現藏圣彼得堡埃米塔什博物館(圖1-11)。俄羅斯冶金史專家切爾內赫討論過這些白玉環的來源,他認為:“對塞伊瑪-圖爾賓諾和列什諾耶出土的玉環的形態分析表明,它們無疑非常接近于東西伯利亞的裝飾品。它們色澤(綠色和白色調)也都相似。大型的玉環集中于西區的墓地,尤其是圖爾賓諾(36件)。同時東區的大型墓地羅斯托夫卡則不見這種玉環。這里只有串珠。庫茲米娜在中亞發現過類似的器物。但是玉串珠也發現于內貝加爾,當然這里占主導地位的還是玉環和玉璧;格拉茲科沃出土的大部分串珠都是葉蠟石和壽山石做成的。可見,玉質裝飾品,盡管產地不明,最有可能出自內貝加爾,那里不僅有這種材料的礦源,而且在當地的新石器時代和青銅時代的文化中都發現有類似的裝飾品。無論東歐,還是西伯利亞,還是烏拉爾,我們都找不到這種玉的礦源和加工傳統。至于這種材料來自中亞的說法,恐怕不能成立。”[44]

1-11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有中國特色的白玉環

其說不盡然。我們認為,盡管格拉茲科沃文化發現許多白玉環,但是該文化流行年代約在公元前1800至前1300年,略晚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45]因此,塞伊瑪-圖爾賓諾白玉環恐非來自格拉茲科沃文化,很可能來自齊家文化或中國北方同時代其他考古文化。[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川市| 普陀区| 萨迦县| 嵊州市| 嵊泗县| 抚顺县| 遂溪县| 永寿县| 房产| 高青县| 乐昌市| 东方市| 堆龙德庆县| 天水市| 临海市| 漳浦县| 秦皇岛市| 惠来县| 上饶县| 登封市| 安吉县| 辽源市| 四平市| 星座| 台江县| 安陆市| 犍为县| 奉化市| 上虞市| 古浪县| 利川市| 崇义县| 麦盖提县| 湘乡市| 白河县| 繁昌县| 丹巴县| 额尔古纳市| 巴林左旗| 北流市| 渭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