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南下西域

新疆古稱“西域”。公元前2000年左右,塞伊瑪-圖爾賓諾人大舉南遷西域地區(qū),并留下大批遺物,如霍城縣出土的“山”字脊頂葉銅矛、塔城出土的鹿首劍和套管空首斧,以及昌吉各地博物館藏漢白玉五瓣花權(quán)杖頭、管銎銅斧、鍛造銅鐮、套管空首斧石范、空首銅斧等(圖1-5:1~8),皆屬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29]研究者一致認(rèn)為,“山”字脊頂葉銅矛是塞伊瑪-圖賓諾文化的典型器。[30]

2010年5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duì)在阿爾泰山南麓布爾津縣發(fā)掘了17座古墓,其中兩座石棺墓(M12和M15)隨葬筒形黑陶罐、石罐和礪石(圖1-6:2),頗似奧庫涅夫古墓出土物,但是墓前既無奧庫涅夫文化立石,墓中亦無該文化特有的石俑,而隨葬陶器則與阿爾泰山北麓耶魯尼諾古墓出土的塞伊瑪-圖爾賓諾陶器(圖1-6:1)完全相同。因此,這兩座墓葬實(shí)為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存,可惜被誤當(dāng)作切木爾切克文化古墓。[31]

1-5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物,天山北麓出土

1-6 圖1、2分別為阿爾泰山北麓耶魯尼諾和新疆布爾津縣的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物與石棺墓

公元前2000年,塞伊瑪-圖爾賓諾人還大舉南遷天山北麓。這里發(fā)現(xiàn)的塞伊瑪-圖爾賓諾直銎銅斧、套管空首斧石范亦見于甘肅四壩文化、內(nèi)蒙古朱開溝文化及山西東下馮遺址二里頭文化層,說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與二里頭文化大致同時(shí)。隨著塞伊瑪-圖爾賓諾人大舉南遷,阿爾泰山與天山之間的切木爾切克人被迫南下塔里木盆地,形成新考古文化。例如孔雀河流域小河墓地出土的木雕人像、木俑、木祖、尖底草簍,分別源于切木爾切克石人、石俑、石祖和圜底陶器,今稱“小河-古墓溝文化”。[32]

近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羅布荒漠采集到一批塞伊瑪-圖爾賓諾藝術(shù)風(fēng)格的青銅器,包括青銅劍、小銅環(huán)、小銅錐等(圖1-7:1~6),并在羅布泊北岸LE城附近一個(gè)青銅時(shí)代遺址采集到圜底連珠紋、蓖紋小陶罐和許多壓印紋陶片(圖1-7:7)。這個(gè)地區(qū)古代遺址的14 C年代數(shù)據(jù)集中在公元前2200至前1880年。[33]從陶器紋樣和器形看,此遺址應(yīng)屬于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3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羅布泊地區(qū)采集的青銅劍帶中脊,與塞伊瑪-圖爾賓諾倒鉤銅矛風(fēng)格相似,那么,天山北麓的切木爾切克人很可能是在塞伊瑪-圖爾賓諾人的驅(qū)趕下南遷小河流域的。

1-7 塞伊瑪-圖爾賓諾文化遺物,羅布泊地區(qū)采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胶南市| 新乡县| 阿鲁科尔沁旗| 奎屯市| 南雄市| 曲沃县| 霍山县| 砚山县| 蛟河市| 青州市| 苍梧县| 乡城县| 新河县| 慈溪市| 克什克腾旗| 团风县| 千阳县| 察雅县| 罗平县| 聂荣县| 云南省| 广河县| 岗巴县| 丹棱县| 虞城县| 肥西县| 宽城| 赤城县| 廉江市| 营口市| 新源县| 洱源县| 阳江市| 鸡东县| 阿勒泰市| 大渡口区| 屯留县| 陵川县| 义马市| 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