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譯學法教英語
[師]前面你曾說將來愿意當老師,這很好。孟子說過,能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人生一大樂事,相信你將來會很快樂。
[生]那要看教得怎樣,教不好,學生學不到東西,沒有成就感,他們不樂,我也樂不起來。
[師]那我現在就告訴你一個能讓你們都樂起來的秘訣,就是:用譯學法教英語。
[生]我記得你說過,譯學法主要是一種學習方法。
[師]但它也能為老師所用,在課堂上為學生使用譯學法助一臂之力。具體來說,就是幫助學生完成英漢轉換和漢英轉換,一要講解英語語言點,二要講解漢英差異。講解英語語言點是為了正確完成英漢轉換,講解漢英差異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漢英轉換的特點和規律。
[生]你能不能舉例說一說。
[師]我平時上課,極少用全英語解釋的課件,我的課件采用下面這樣的內容和形式:
[生]這里面包括原句、語言點和漢語譯文。
[師]這是第一步,屬于學習階段,主要目標是理解原文。我們前面說過,這一步要快。我的教學原則是,講解英語不要拖泥帶水,不要拐彎抹角,不要模糊不清,全用英語講解往往會產生這些后果,而用漢語講解和翻譯則可以避免這些缺陷,達到快學的目的,以便省出時間讓同學們練習和復習。當然,用漢語講解時,針對不同的情況,適當加一些英語解釋,也是應該的。另外,如果你想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自覺性,也可以鼓勵他們自己找語言點,查詞典等工具書,解決理解問題,繼而師生共同討論如何翻譯好原句。
[生]我覺得這樣好。我們學生現在學習主動性比較差,需要督促。
[師]學習這一步完成后,老師可利用多媒體和同學們一起練習和復習學過的句子,這就需要把課件里的英漢句子顛倒一下順序,漢語在前,英語在后,用PPT先后放映出來,由學生看著漢語想英語、說英語、寫英語。
[生]這一步估計很多學生做不好,會出很多錯。
[師]這還是因為練得少。要注意,這種漢英轉換練習和我們現在在課堂上做的大部分練習不同,一旦會做了,同學們立刻就會得到很實際的收益。
[生]現在我們經常做的課堂練習,比如什么填空啦、填介副詞啊,改錯啊,畫線對應單詞啊,還有什么轉換時態、語態等,不能說完全沒用,但做完真的收獲不大,沒解決實際的輸出問題。
[師]理想的英語教學,課堂上的時間就應該將大部分時間放在練習這一步上。做這一步時,老師有一重要任務,就是講解漢英差別,以啟發學生進行正確的漢英轉換。例如下面這句話:“讓他困在沙漠里并沒有讓我非常不安。使我不安的是,我是多么輕易地就做出了那個決定。”當學生看著這個句子時,老師可以啟發他們思考兩句話中的主語“讓他困在沙漠里”和“使我不安的”在英語里的表現。學生們畢竟學習過這句話的英語,憑著印象和老師的啟發,能夠寫出英語來,盡管會有些錯誤。而后,老師給出英語句子:Leaving him stranded in the desert did not bother me so much.What bothered me was how easily I had reached the decision.此時,學生們一邊將自己寫的英語句子和原句進行對比,看錯誤有哪些,一邊可以聽老師講解漢英在這兩個主語上表現的差異,當然也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
[生]不過這對老師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要求他們對漢英差異有全面的把握。
[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英漢對比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產生了大量對英語教學很有啟發意義的研究成果。可是,這些成果在英語教學界卻長期被束之高閣,很少有人重視,即使在高校英語專業教學中,英漢對比也極少被引入課堂,教師對此了解很少,學生更是一無所知,這的確是一個令人悲哀的現實情況。事實證明,缺乏英漢對比是英語教學和學習“費時低效”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要解決這個問題,增強英漢對比的意識,增加英漢轉換和漢英轉換的實踐活動是有效途徑。其中,我們的老師應該率先走一步,在英漢對比方面盡快有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