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英對比與英語學習
- 張培成
- 2203字
- 2019-12-21 14:01:59
致讀者朋友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
這本書所談的內容,是通過漢語和英語的對比來學習、掌握英語。書中不講很深奧的理論,因此不難閱讀和理解;書里說的都是怎樣學好英語的道理,因此希望能符合您的需求,為您的英語學習助一臂之力。
一般來說,中國人正兒八經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漢語皆已掌握到了一定程度,基本的口語、聽力、閱讀已沒什么大問題了,寫作可能相比會差一些,但起碼的交流,像寫封信或電子郵件,也是可以應付了。別小看這些“基本的”“起碼的”東西,它們背后必須有著強大的語言能力來支撐??梢哉f,絕大部分中國人學習英語時都已經在漢語方面積累了雄厚的“資本”。
可是,我們這些隨身攜帶雄厚的漢語“資本”的人,在進入英語課堂時,卻會發現這些“資本”變成了“垃圾”,變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疫”!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間接或直接的,溫和或強硬的規勸、警告或命令:“要用英語思維”“要用英英詞典”“要用英語寫日記”“不得在課堂上說漢語”“小組討論只能使用英語”“教學樓內禁止說漢語”“創造百分之百的英語環境”,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同時,社會上五花八門的英語速成班、培訓班也都不約而同地扛起一面大旗,上書“全過程英語教學”,好像只要有這么個大旗嘩啦啦一舞,這些班兒就得了真傳,擁有了靈丹妙藥,學習英語就成了小菜一碟。這一切,都給我們灌輸了這樣一個看似“顛撲不破”的“真理”:要想學習英語,先要把漢語“排空”!在一些人看來、在一些英語教學法看來,英語和漢語就是死對頭,不共戴天,水火不容,“排漢”在英語學習方面的重要性堪比健康身體的“排毒”。我們不禁要問:“排漢”,有這個必要嗎?而且,有這個可能嗎?
在我國,英語教育和學習上的“少慢差費”“費時低效”是個老問題了,可以說是一種“頑癥痼疾”,曾引起多年的討論和爭論。著名學者、大中小學老師,還有各層次的英語學習者都曾來號脈會診,尋找病根。與此同時,英語教育界對那些舶來品教學法,像交際法、直接法、沉浸法等,也越來越感覺不好使,沒有鼓吹和想象的那樣美妙,治不好英語教學上的“中國病”,“費時低效”問題的總體情況未見有多大好轉,如何教好、學好英語在我國依然是很令人頭疼的事情。誠然,辯證地看,方法好壞、優劣,皆相對而言,世上沒有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英語教學法。不過,在如何對待漢語的問題上,越來越多的英語學習者和教師認識到,“排除漢語”是不現實的、是徒勞的。第一,如同空氣包圍著我們、維持著我們的生命一樣,漢語也無時無刻不包圍著我們、維持著我們的生活和交流,只要我們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活,是在漢語這個大環境下學習英語,那么要想排除它、擺脫它都是做不到的。第二,我們應該看到英語和漢語這兩個世界中最重要的語言之間的相同處和相通處,同時,我們也應認識到,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絕不是洪水猛獸,更不是學不好英語的萬惡之源。利用得當,漢語可以成為通向一個新天地的橋梁。因此,“排漢”之舉,實無可能,也無必要。對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漢語是一大財富,一大優勢,不去利用它、用好它,絕對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那么,怎樣去利用呢?怎樣才能發揮擁有漢語能力的優勢,借以克服漢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呢?筆者在大學做英語專業教書匠已三十余年,平時在備課、上課、改作業、批卷子、看作文、進行口語測試、參加論文答辯等工作中,無時無刻不結合眼前的實際情況,思考如何才能把英語教好、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把英語學好的問題,自然,上面關于利用漢語、通過漢英對比學好英語的問題也在其中,這本書便是這些思考的結果。
記得是十來歲的時候,有一天,在父親的書架上發現了一本大紅封面的書,名字叫《中國人學英語》,為語言學大師呂叔湘所著。雖然當時對書里的內容全然不懂,但書中主客(實際上是師生)對話的表述形式卻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老師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循循善誘;學生凝神聆聽,勤思好問,心領神會,好一幅師生切磋圖!這樣的撰寫形式,不僅使敘述自然,語氣親切,而且限制了內容的過度理論化和抽象化,使其平易近人,淺顯易懂。另外,這種形式所體現的教學場景和氛圍,正是師生平等、課堂民主的直觀演示,也是我們期望能大面積出現在中國大學課堂里的理想授課模式。出于對這種對話體的欣賞,并抱著向大師學習的目的,我在此書中也采用了這種形式,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讀者朋友們評判。
這本書看上去涵蓋的東西很多,有些面面俱到。這樣做是出于三個原因。第一,對英語專業學生來說,本科階段最重要的事情是打好基礎。這基礎是個“系統工程”:五個能力——聽、說、讀、寫、譯,各門課程——精、泛、聽、說、寫、譯等,哪一樣都少不了,都要掌握好。第二,我們研究漢英對比,主要是為翻譯服務的,而翻譯涉及語言表達的方方面面,缺一不可。第三,漢英對比這門學問,其內容可以說是廣如滄海,深似幽谷,英語專業學生在本科階段還難以深入把握,最重要的是做一些面上的了解。所以,作者力求將此書寫成一本英語專業學生感覺有用的書,一本在漢英對比方面能將同學們“領進門”的書,各位或許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發,為將來自己進一步“修行”做好準備。
這本書雖然是為高校英語專業學生寫的,但一種學習英語的方法不應也不會只限于一個學習群體,所有立志學好英語的人都可能會從中獲益。所以,衷心希望此書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同時殷切期待大家提出批評和建議,本人不勝感激!
著者
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