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對比靠翻譯

[師]很簡單,用翻譯的方法。問你一個問題:你經常讀英漢對照的東西嗎?

[生]讀啊,很多英語小說我都讀英漢對照的。

[師]那么,讀這些東西時,你是不是經常注意到英漢之間的差別啊?

[生]沒有。實際上,我們讀英漢對照的讀物,目的只是在看不懂英語時去看看漢語,那樣容易明白,并沒有想什么對比。

[師]這樣讀英漢對照的書,對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幫助很小。咱們來看一句話:He was a quiet and thoughtful man, even a little shy as he welcomed his visitors and urged them to be seated and to tell how he could help them.這句話不難懂,你讀的時候,估計不用去看譯文。不過,有好的譯文不去看,就會失去一個對比的機會。譯文是這樣的:“他舉止文靜,待人體貼,在迎接客人,招呼他們坐下并詢問有何見教的時候,甚至還有些靦腆”。翻譯得很好,理解正確,又符合地道漢語,讀起來很通順。現在,請你帶著對比的意識,再認真讀一下這個句子。

[生]怎么叫帶著對比的意識去讀?

[師]就是讀的時候,自覺地去觀察英漢語不同的表達方式,找出差別所在。

[生]不同的地方大大小小有好多。

[師]有比較突出的嗎?

[生]比如He was a quiet and thoughtful man被翻譯成“他舉止文靜,待人體貼”,差別很大,英語的形容詞加名詞結構變成了四字短語,這樣翻譯很符合漢語表達習慣。

[師]如果譯成“他是一個安靜和體貼的人”,你覺得怎么樣?

[生]不如上面那個翻譯好,聽起來不自然、不地道。

[師]另外后半句也有不小的差別:時間狀語跑到前面去了,his省略,urge分別翻譯成“招呼”和“詢問”,to tell how he could help them成了“有何見教”。你看,將英語翻譯成漢語,英漢之間的差別就顯示出來了,對比的條件也就成熟了。因此,沒有翻譯,就不能對比,沒有翻譯,就看不出差別;翻譯是完成對比的第一條件。再來看個例子,你記得讀過這句話嗎?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生]這是奧斯丁的小說《傲慢與偏見》里的第一句,很有名。

[師]這句話翻譯家孫致禮的譯文是:“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你看,通過翻譯,英漢兩句之間的差別就出來了。

[生]差別不小。英語一句話變成了漢語兩個小句,語序也完全反了,be in want of成了“要娶”,兩個定語universally acknowledged和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從后置變成了前置。可我不明白,翻譯了,對比了,找到差別了,目的是什么呢?咱們不是要討論怎樣學習英語嗎?你這難道是要我們搞對比研究嗎?

[師]問得好。我的回答是,咱們找差別的目的就是為了學好英語,而且是為了學好最難學好的東西,就是說和寫。至于對比研究,我們難免要搞一些,但不會很深、很理論化。

[生]對比怎么能幫助說和寫呢?

[師]這要先從思維說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野县| 五峰| 安义县| 樟树市| 丽江市| 渑池县| 昭苏县| 溧水县| 慈利县| 道真| 张家口市| 房产| 波密县| 吴江市| 博罗县| 安溪县| 百色市| 天津市| 会同县| 平度市| 南丰县| 当涂县| 富阳市| 高州市| 合肥市| 呼玛县| 庆云县| 微博| 禹城市| 浏阳市| 麦盖提县| 宁都县| 安泽县| 无锡市| 富阳市| 麻栗坡县| 岗巴县| 禄丰县| 永新县| 囊谦县| 揭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