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表達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 牛津
- 1525字
- 2019-06-25 18:27:05
誰讓你是令人討厭的話題終結者
有一種人生來就能把天聊死,只要他一個冷淡的眼神,一句不經意間的話,就能把整個場面凍住,這類人通常被稱為“話題終結者”。
好奇心日報的一項調查
好奇心日報曾做過一項有意思的調查,調查人員就一個問題征集網友投票,截至投票結束,工作人員共收獲了2792票,投票結果如圖所示:

很明顯,“我成了話題終結者”成了大家最無法忍受的群聊狀況,話題終結者真的那么讓人討厭嗎?如果你不能理解,現在請想象這樣一個場景:大家在群里聊得正火熱,可是突然一個小伙伴說了一句話,而這句話就像是猛然投放了一大桶液氮一般,把氣氛驟降至了冰點,隔著屏幕就能聞到尷尬的味道。沒錯,話題終結者就是有這樣的能力,把話題聊向終結,把氣氛搞到冰點。
實戰案例
現在我們來講一件悲傷的事:剛剛認識了半年的女朋友和小A分手了,據小A說,不是他們性格不合,也不是他們三觀不符,而是因為女朋友覺得小A是個話題終結者。以下是小A和女朋友的日常聊天記錄。
話題一:
女朋友:在干嗎?
小A:吃飯呢。
女朋友:吃啥好吃的?(微笑表情)
小A:就飯啊。
女朋友:……
沒聊兩句,話題卒。
話題二:
女朋友:最近微博上×××話題炒得火熱,你看了嗎?
小A:看了啊。
女朋友:嗯,我覺得……你說呢?
小A:還好吧。
女朋友:……
話題很熱但沒聊兩句,卒。
話題三:
女朋友:這幾天忙啥呢?都不怎么回我信息。
小A:沒忙啥啊,就工作上的事兒。
女朋友:聽說最近新上映的電影不錯,我們去看吧。
小A:嗯,好。
女朋友:那你提前定好票,別忘了哦。
小A:嗯,行。
女朋友:……
話題很有料,但結果——卒。
感情抵不過沉默,僅僅是因為沒得聊就導致了分手。其實不只是在戀人中,在其他關系,諸如同事、朋友、親人等關系中,話題終結者也經常處處碰壁。而遇到話題終結者也是一件很悲催的事,與這類人聊天,聊天不愉快是一種常態。
話題終結者的一般特征
話題終結者通常具備以下幾種特征:
1.無趣的回答
話題終結者在回答問題時喜歡用最簡單的方式,如“嗯”“呵呵”“哦”“還好吧”等詞語。
2.不知疲倦地提問
話題終結者其實是很喜歡問問題的,如“在嗎”“在干啥”“你多大”“你今年幾歲”“今天干嗎了”……
試問,你會對這樣的提問方式感興趣嗎?
3.以自我為中心
大多數話題終結者以自我為中心,在聊天時想到什么說什么,不善于考慮他人的感受,也很少考慮別人能不能接得住話題。比如,跟不懂、從來不玩游戲的女生聊“英雄聯盟”中某個英雄如何走位;跟還單身的同事聊自己上幼兒園的孩子;大家正聊得火熱,突然打岔,聊起一個誰也不感興趣的話題;接別人話茬時永遠是“不對”“聽我的”“得了吧”等讓人不愉快的詞語;等等。
避免終結話題的幾個方法
根據話題終結者的一般特征,總結如下內容,稍加揣摩就能避免終結話題。
1.聊天的話題要顧及他人
在聊天時要選擇那些共同有興趣的話題,找到彼此的共同語言,而如果和大家一起聊天,在進行話題引申時要思考一下話題是否太過偏門,是否符合當下的場合,盡量不要潑冷水。
2.在表達時盡量讓他人接得上話
踢過毽子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毽子都好接,如果對方踢的力度大了、小了或是偏了,都很難接著,而一場好看的踢毽子表演,各個成員首先考慮的是對方能不能接好毽子,然后才考慮怎么把毽子踢出去。聊天也是同樣的道理,在開口之前,盡量思考一下對方能不能接得住,不要總說一些對方接不上的話。
3.不要輕易否定他人
在聊天中被別人否定是一種非常不好的體驗,而且會給人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所以不要處處否定別人,如果有不同的見解提出來就好,沒必要去評價別人。
4.避免說有冷場作用的詞語
一些詞語本身具有冷場的作用,比如“呵呵”“哦”“還好吧”“干嗎呢”“多喝熱水”“睡了嗎”“在嗎”等,這些詞語本身自帶冷場效力,最好少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