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表達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 牛津
- 1523字
- 2019-06-25 18:27:04
啰唆而乏味,你知道你在折磨人嗎
簡潔的語言中有著最偉大的哲理,好的語言并不在多,達意則靈。
——高爾基
啰唆的唐僧不討人喜
在電影《大話西游》里,碎碎念的唐僧可謂是啰唆的形象代言人,很經典的一個片段是當孫悟空和他搶月光寶盒時的一段臺詞:“你想要呀?你想要說清楚就行了嘛,你想要的話我會給你的,你想要我當然不會不給你的,不可能你說要我不給你,你說不要我卻偏給你。”
這么長的一段話其實意思就一個:想要就直說,說了就會給。然而啰啰唆唆的唐僧卻把很簡單的一句話經過加工處理變成了一大段話,結果引得孫悟空勃然大怒。由此可見,說話太啰唆沒有重點,很容易引起對方的反感。
實戰案例
昨天和小A一起吃午飯,他告訴我他辭職了,而辭職的原因讓我覺得有點匪夷所思——因為無法忍受搭檔說話啰唆,各位讀者怎么看?
事情是這樣的,小A和同事B在一個項目組,同事說話有個毛病——喜歡啰唆,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每次開會同事B都要長篇大論一番,而且總是喜歡談那些宏觀的東西,所以本來10分鐘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同事B可以講上1個多小時,甚至有時候會議結束之后,小A完全懵了,不知道會議到底講了什么。
而小A則是一個說話辦事利索的人,很不喜歡與這種啰啰唆唆、拖拖沓沓的人共事,因為在小A看來,這是工作效率低下的表現。于是,小A果斷辭職,說是想來我們公司和蘑菇頭一起共事,你們覺得小A怎么樣?
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無止境的啰唆真的很折磨人,我曾經見過一個部門開會,整整從早上上班到晚上下班,除了開會一點實際性的工作都沒做,更要命的是,很多人喜歡引申話題,本來應該解決的問題沒解決,反而引出無數個小問題,更有甚者,開會根本不打草稿,一頓亂說,根本分不清哪句該聽,哪句不該聽,所以我是討厭這樣的人的。
說話啰唆不僅僅是一種壞習慣,更暴露了說話者的不自信和語言駕馭能力的欠缺,而且還會耽誤時間,讓聽的人感到厭煩。
說話啰唆的幾種表現
說話啰唆的人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1.喜歡“炒冷飯”
同樣的觀點,第一個說的叫新鮮,第二個說的還可以接受,第三個會有點難以忍受,而到了第四個,就讓人反感了。但是有的人偏偏喜歡“炒冷飯”,不是重復別人的觀點,就是翻來覆去講已經說過的話。
2.說話沒有層次、沒重點
和這種人說話很費腦細胞,你時刻都要注意他到底在說什么,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對方要表達什么。這類人通常喜歡用一套連接詞打敗你:“首先吧……然后吧……其實吧……也就是說……然后吧……”
3.把不住話題的方向盤
說話啰唆還表現在把不住話題的方向盤,總說一些與談話主題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比如喜歡引申話題。
4.喜歡用長句子表述
兩個字能說清楚要說成五個字,五個字能表達非要說十個字,拜托,就不能說得簡單點兒嗎?我可是很珍惜時間的。
5.喜歡隨意插話
打斷別人說話本來就是一件不禮貌的事,何況是再加上這類詞語,“我補充一下”“哦,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剛才忘了說”……尤其是那些被你打斷再也說不上一句的人,一定是斜著眼睛看你的。
克服啰唆的幾點小建議
要想克服說話啰唆的毛病,下面的幾點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1.詞語篩選
在開口之前把要說的內容進行篩選、過濾,盡量用精簡的話完整地把意思表達出來,同時注意,除了特殊強調,盡量少用連接詞,如“然后”“再然后”“接著”“其實”等。
2.看人下菜
即根據不同的聽者,考慮自己說話的內容,做到有取有舍,而不是一股腦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
3.理清思路
請在說話前花點時間把說話的思路理一下,比如哪些要重點表達,哪些要一語帶過,要讓話語顯得清晰有輕重。
4.緊扣主題
在一場談話中切忌東拉西扯,談些沒必要的內容,而是應該緊扣主題,當然閑聊除外。
5.避免重復
避免重復觀點,盡量做到一次只表述一個觀點,如果需要強調問題,可以換不同的方式去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