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途上的建筑:漫步美洲
- 郭學明
- 4033字
- 2019-08-02 15:50:20
13 墓穴·地畫·石門·土城
奢華的墳墓是社會分層的產物。
南美洲金字塔遠沒有中部美洲那么多,那么漂亮,那么精致。南美洲的統治者似乎更在意死后的安排。在安第斯山地區,有陪葬品令世界驚嘆的王公陵墓;有把死去國王的宮殿原封不動用土掩埋直接作為墓臺的;還有把死去國王做成木乃伊,讓其依舊“生活”在王宮里,“生活”在活人世界里的。
絕大多數動物不掩埋死去的同伴。早期人類也沒有墳墓。墳墓是定居的產物,或許是出于衛生防疫的考慮;或許是出于祖先崇拜;或許是出于生命結束后以另一種形態繼續存在的渴望。奢華的墳墓是社會分層的產物。
秘魯北方距離首都利馬680公里的西潘村出土了莫切王國時期的墳墓(圖13-1)。墓里埋葬的是什么人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國王,有人認為是兼做武士和祭司的貴族。
西潘王墓的陪葬品有璀璨的金銀珠寶,有印著精美圖案的陶器,有精致的武器,有精美奢華的服飾和首飾,還有殉葬的成年人和兒童。
圖13-1 西潘王墓
殉葬是專制統治者極度自私、貪婪、野蠻和殘暴的罪證,世界許多地方都出現過。最早的活人殉葬墓在蘇美爾,大約4600年前;安陽殷商墓也有活人殉葬,大約是3500年前。中國15世紀明朝景泰帝死時還有宮女殉葬,自那以后才明文取消了活人殉葬。歐洲殉葬證據最少,只在希臘北部色雷斯發現過活人殉葬墓。
莫切王國是查文文明之后第一個重要的文明體。它代表著安第斯文明的第3階段——發展階段;這一階段重要的文明體還有南方的納斯卡地區。
莫切王國大約歷時900年,從公元前200年到公元700年。與同時代中部美洲的特奧蒂瓦坎一樣,莫切人是好戰民族,莫切王國統治人口有幾十萬,在秘魯北部沿海地區,影響范圍有500公里。莫切王國是集權帝國。
從西潘王墓出土的陶罐圖案可以得到一些莫切人的生活圖景:農耕、狩獵、捕魚、戰爭、宗教祭祀。出土文物還表明莫切人在貴金屬冶煉、制陶業、藝術、手工藝品加工和紡織染色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莫切是沙漠地區,干旱缺雨,莫切人又好戰,他們以人祭的方式求神賜予雨水和戰爭勝利。他們的儀式與中部美洲掏心獻祭的方式有所不同,主持祭祀儀式的祭司本身就是武士,他們會割斷犧牲者的喉嚨,飲其血,再把犧牲者大卸八塊。
莫切人的神廟有太陽神廟和月亮神廟,與中部美洲特奧蒂瓦坎一樣。但他們的神廟建筑不是用石頭建造的,而是用風干的黏土磚,據說太陽神廟用了1.43億塊磚。每塊泥磚上都有標記,大概是不同人制作、進貢的泥磚的識別記號吧。
莫切王國的首都是莫切城(圖13-2),大約有1萬人。莫切是個等級嚴明的社會,這從城市布局可以看出來。王公貴族的住宅靠近神廟,平民的住宅在城市外圈。莫切由于干旱,需要建設灌溉工程,如水庫、輸水管線等,這些公共項目的組織強化了權力。
莫切文化延續了近千年,最終變成無人所知的荒漠。學者認為“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是主要原因。越來越炎熱干旱的氣候不再適于居住。
與莫切王國大約同時期的納斯卡位于秘魯南部,距離利馬約400公里,也是塵土飛揚的荒原。納斯卡的興盛期在公元前100到公元500年間。納斯卡地區南端有一座名叫卡華赤的古城,有寬闊的廣場,雄偉的石級,還有幾十座大約30米高的金字塔。納斯卡最著名的建造物是大地畫。
大地畫分布在500平方公里范圍內。主要是各種動物和植物的圖案。
圖13-2 莫切城遺址
納斯卡大地畫由線條構成。納斯卡人將地面褐色巖層的表面刮去幾厘米,露出淺黃色巖層,形成凹入的線條。線條從幾十米到幾百米長,寬度10到20厘米。
大地畫是人造景觀,它的奇怪之處在于平面尺寸太大了,如果不升入天空,沒有人能看到它的面貌。一只46米長的細腰蜘蛛,一只大約300米長的蜂鳥(圖13-3),一只108米長的卷尾猴,一只188米長的蜥蜴,一只122米長的兀鷲,一個巨大的蠟燭臺在俯視著大地??创蟮禺嫳仨氃诟呖罩?。最初發現大地畫的人是坐飛機時無意中發現的。
納斯卡人在地上創作了一幅幅巨大的地畫,自己也看不到,要不是2千年后人類發明了飛機,任何人都不會看到他們的作品全貌。他們究竟為了什么作畫?是為了引起天神的注意?這些圖案是他們的宗教圖騰?
目前比較多的學者認為大地畫是古納斯卡人分配水源的標識,那些圖案是不同家族或部落的族徽。在那些圖案覆蓋的地下,分布著大量地下水渠。納斯卡是干旱地區,幾乎沒有降雨,農業灌溉靠地下水。大地畫把地下水的分配標記定格了,避免部落間因搶水發生戰爭。從納斯卡地區出土的陶器上可以看到與大地畫一樣或接近的動物圖案。
有人說大地畫是外星人留下的標記,很牽強附會。不過,美洲的瑪雅文明和納斯卡大地畫都被說成是外星人的作品,至少說明其具有獨特性和某種神奇性。
圖13-3 納斯卡蜂鳥地畫
大地畫的制作很簡單,就是鑿去表面褐色巖層,但線條放線定位有一定難度。一些線條爬坡穿谷,綿延很長距離,仍要保持筆直;一些線條是曲線的,那時候沒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更沒有衛星定位,如何放線?研究人員在現場發現了1.8米大小的圖案小樣。表明納斯卡人先在現場放小樣,再根據小樣按比例放大。對于直線,可能用3根木樁拉線;曲線則在圓心處立樁,拉繩旋轉畫出弧線。不管怎么樣,2千年前的納斯卡人具有了一定的幾何知識。
高地文明蒂亞瓦納科和瓦里王國代表了安第斯山文明的第4個階段——中興階段;在公元600到1000年期間。
蒂亞瓦納科位于現在玻利維亞境內的的喀喀湖附近,海拔4千多米,鼎盛時期約3~6萬人。蒂亞瓦納科統治或影響范圍包括玻利維亞、秘魯南部、阿根廷北部、智利北部等。
蒂亞瓦納科人依靠農業、漁業和牧業為生。山區土地少,他們大量修建梯田;的的喀喀湖提供了水產品;他們還牧養大羊駝和羊駝。整個美洲馴化的動物很少,主要集中在安第斯山地區。
由于地處山區,蒂亞瓦納科建筑大都是石材建筑,這些建筑不用灰漿砌筑,而是干砌,大都是在公元700年以前建造的。
蒂亞瓦納科最著名的古跡是太陽門,是宗教祭祀場所。太陽門用整塊巨石雕成。寬3.84米,高2.73米,厚0.5米。夏至那天,太陽沿太陽門中心線升起。蒂亞瓦納科人顯然對太陽運動規律有著準確的觀察。太陽門的雕刻細致精美(圖13-4)。
蒂亞瓦納科城在公元1200年被棄。降雨太少,環境日趨惡化應是主要原因。
瓦里王國與蒂亞瓦納科同是安第斯山文明中興階段的代表。瓦里王國位于秘魯南部高地,在利馬和庫斯科之間的阿亞庫喬城附近。瓦里王國興盛的時期為公元500~1000年。
瓦里城面積大約有10平方公里,是最早用石頭建造的有城墻的城市。在瓦里出土墓葬中,有精美的金銀首飾、珠寶、陶器等,還有人殉葬,包括兒童和少女。瓦里人在宗教祭祀儀式上也用兒童和少女做祭品。瓦里統治者死后尸體做成木乃伊。
瓦里王國建造了糧食倉庫、道路和驛站系統,這些都被后來的印加帝國所繼承。有學者認為瓦里王國可能實行某種供給制度,是印加帝國供給制經濟的序曲。
歷史學家認為,瓦里文明是將現今秘魯境內多支古代部落統一起來的第一個統治政權。
西坎和奇穆王國代表安第斯山文明的第5階段——中晚期階段,在公元10~15世紀期間。
圖13-4 蒂亞瓦納科太陽門
圖13-5 瓦里的石頭建筑
西坎位于秘魯北部,是拉姆巴耶克王國首都。拉姆巴耶克王國統治著秘魯北部和厄瓜多爾部分地區,公元900~1000年期間興盛,后來被奇穆王國所滅。
西坎發現了神廟和陵墓,陵墓里出土了大量殉葬品,有陶器和陶制動物頭,還有1百多具人的遺骸,許多是被斬首的,所有遺骨都有被砍的痕跡。其中還有30多位女性遺骨。專家認為這些殉葬者是宗教祭祀儀式上的人祭犧牲。有人認為這些人祭是在宗教祭祀儀式上自愿殉葬的,以求獲得新生。這種說法沒有什么依據,也不符合邏輯。這些犧牲是被砍死或被斬首的。再有,一個社會如果存在著在宗教儀式上自愿死亡可以獲得新生的理念,那搶先去死去尋求新生的應當是王公貴族。西坎神廟的遺址是土磚建筑(圖13-6)。
奇穆王國是印加帝國之前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它的疆域沿著太平洋綿延約800公里。奇穆王國的首都昌昌城是一座土城。昌昌城遺址在秘魯北部最大城市特魯希略城西北4公里的海濱沙漠地帶,距離利馬以北600公里。
昌昌是太陽太陽的意思。昌昌古城占地面積30~40平方公里,核心城區面積為6.5平方公里。全盛時期人口接近10萬。
昌昌城內有廟宇、宮殿、豪宅、普通住宅、廣場、制作工場、糧倉等。城市功能齊全。廣場既是聚會之處,也是貿易市場。
昌昌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土城遺址,完全用土坯磚建造。建筑物墻體是土坯磚,黏土里有貝殼、砂子等骨料,屋頂用黏土、藤條和草建造。結構上很結實。昌昌城被高大厚重的城墻環繞,城墻是精致的雕刻土坯(圖13-7)。
圖13-6 西坎神廟遺址
古城內用土坯磚建造的房屋,最早建于9世紀,為中國唐朝時期,最晚建于15世紀。這些建筑經歷了多次大地震和風雨侵蝕,有的建筑可能有1200多年的歷史。居然沒有倒塌,建筑質量非??煽?。我國一些地方農村至今也有土坯房,但需要年年表面涂泥維護。昌昌金字塔也是由土磚砌成的,在風雨侵蝕下看上去像一個小山丘。
奇穆王國位于干燥的沙漠地區,農業依靠灌溉工程。奇穆人不僅在建筑方面有優勢,在水利工程方面也很出色。他們修建石頭堤壩的水庫并用大型石板覆蓋水渠。奇穆王國還在統治區內修建了道路網,后來印加帝國貫通全國的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是從奇穆開始的。奇穆人為了增加土地面積,把沙土地表面的砂層挖去,露出好的土層,形成凹地。
修建水利工程、修筑道路等公共工程需要組織大量的勞動力。奇穆人建立了被稱作“米塔”制的勞役制度,就是每個人輪流出兵役或勞役,服役期間土地由別的農戶幫助耕種。后來印加帝國繼續了這種制度。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期,西班牙人對土著人的勞役剝削沿襲了米塔制度。
奇穆王國是等級嚴格的社會。這從建筑可以看出來,雖然都是泥土建筑,有的建筑體量大,舉架高,墻面有精美的浮雕。
昌昌城出土的一處國王陵墓中發現有殉葬的年輕婦女。奇穆王國的國王死了,就埋在他住的宮殿里,把宮殿封閉成墓臺。奇穆國的王位繼承者不能繼承先王的財產,先王的財產由其他兄弟繼承。這樣就促使每個新任國王必須發動擴張戰爭掠奪財富。
奇穆王國1465被印加帝國征服,16世紀西班牙人到來時,昌昌城還有人居住,但后來大多死于傳染病。
本章我們跨越了1600年,介紹了安第斯山文明的3個階段和6個有代表性的古城。
圖13-7 昌昌城的土坯磚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