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的兒童研究引論
- 王麗華
- 588字
- 2020-06-30 17:30:16
第三章 走進我國教師的兒童研究
姚老師關于兒童研究的想法
自六七年前,我開始接觸“兒童研究”這一在當時看起來很遙遠且是大學教授或相關學者才會涉足的領域。在這之前,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教學經驗比較豐富、也比較負責的老師,總希望我所傳授的知識能被孩子們最大限度地獲取(這大概也是所有老師的心愿),最怕也最厭惡因為某些孩子的調皮搗蛋而影響其自身和集體的學習,常有恨鐵不成鋼的焦慮和煩惱。
在初涉兒童研究領域之初,一線教師往往會產生類似于姚老師的看法,認為兒童研究是學者的事,教師只是知識的傳授者。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與我國中小學教師的研究經歷有關。我國中小學教師經歷的研究主要包括教研、科研、德研,除了德育研究組織機構的線索不是那么明確之外,前兩類研究分別對應教研、科研兩條線;教研活動往往由學校教務處、地市省等不同層面的教研室組織,科研活動往往由學校教科室、地市的教科所或省的教科院,晚近也有一些地方試圖融合兩條線的教師研究,并改名為教育研究院。不過,不論哪條線的教師研究,其重點在教材教法等的研究,極少進行兒童研究。為此,擬剖析我國教師的兒童研究從缺席到起步的大致歷程,在此基礎上,厘定教師的兒童研究的涵義,提出教師的兒童研究的本質及其內在價值。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民國時期曾有學者倡導教師開展兒童研究(參閱第一章第三節),為了避免可能產生的重復,本章主要討論我國當代教師的兒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