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竺可楨國立浙江大學年譜(1936-1949)
- 李杭春
- 1708字
- 2020-03-23 14:44:52
8月 [泰和]
8月1日 本校中國文學系正式成立,郭斌和任系主任。《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2頁
8月3日 夫人張俠魂病故。
8月4日 前線慰勞隊陸續(xù)返校。《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2頁
8月5日 學生代表擬為張俠魂發(fā)起募款,捐助泰和傷兵,以為紀念。
8月6日 馬一浮來吊喪,并謂應陳立夫之邀,擬往重慶辦書院,旅費千元已寄到。下午召集特種教育委員會。
同日 學生自治會話劇團結隊南至贛州連演三日,售票募集救護傷兵捐款,公演《中華民族的子孫》等劇。三日間先后演出五場,每場均告客滿,共收入1100余元,除尾數(shù)交由《浙大日報》社匯《大公報》館外,悉數(shù)交予地方當局充作救傷之用。《西遷紀實》第23頁
8月7日 國立各院校統(tǒng)一招生吉安招生委員會成立,召集吉安區(qū)浙大、同濟、中正三校招生委員會,議定報名和考試日期等。并呈請教育部另在浙江永康設一招生分處,復準。《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2頁
8月8日 王駕吾代擬祭張俠魂挽聯(lián):“慘兮,子遽離塵世!同甘苦已廿年,相期以大義,奈一朝永訣,雪館云峰情何以堪!嗚乎,余何負昊天?哭仲兒才十日,又遭此奇災,縱再度重逢,落花流水渺不可期!”
8月9日 日機轟炸吉安,落彈80余枚。遷校委員會吳馥初、蔡作屏、梁慶椿、張曉峰、夏濟宇、儲潤科、沈魯珍七人會議有關遷移事宜,決教職員組由蔡作屏、梁慶椿指導,學生組由張曉峰、儲潤科、夏濟宇指導,其他事項如人員運送、圖儀運輸、舟車調(diào)度、房屋準備、設站招待等,皆由沈思玙負責。《西遷紀實》第28頁
8月10日 在浙大禮堂蕭氏公祠祭張俠魂。
8月12日 在新村大禮堂開教職員遷移會議。《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2頁
8月13日 上午召集招生委員會,指定閱卷及命題委員會,并電各考試地點,聲明浙大移貴州。晚計算入黔路程,由衡陽、柳州入貴陽,凡1786公里。
同日 “八一三”紀念日,校自治會話劇團以短劇招待贛州軍警各界。《西遷紀實》第23頁
8月14日 至周家村晤柳翼謀,知已能行動自如,并欲回上海。對于國事亦萬分悲觀。
8月15日 晨接胡剛復7月31日電,云宜山可用。電邱昌渭,告以李絜非、滕和卿將赴桂轉(zhuǎn)宜修繕房屋。派張東光等五人押運儀器至宜山。
8月16日 柳翼謀書張俠魂之墓碑來。
8月17日 校中大巴送柳翼謀偕學生王庸經(jīng)蓮花、茶陵、攸縣至衡陽,后經(jīng)桂林、梧州赴香港,于9月中旬抵上海。《柳詒徵年譜簡編》,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柳詒徵、張爾田卷》第527頁 滕和卿、李絜非等赴宜山籌備校舍及沿途察勘。
8月18日 至松山為張俠魂定墓地。
同日 致電教育部長陳立夫,請電貴州省主席吳鼎昌準撥安順標營作為校址,又道遠運難祈酌撥遷費8萬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卷宗五-5320-1-94,五-5320-1-88
8月19日 首批圖書儀器裝船啟運。《竺可楨在宜州》第30頁
8月20日 保薦鄭曉滄、孟憲承(伯洪)為浙大師范學院院長。聞漢口《血路》雜志刊陶百川《贛行隨筆》一文,云浙大導師制之所以失敗,乃由教員之不負責與愛打牌。
8月23日 接浙教育廳電,囑浙大派員偕大學招考試題前往。
8月24日 派葉筠赴永康招生分處襄助招生。《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13頁
8月25日 接教育部電,選定鄭曉滄為師范學院院長。上午史地學會請張曉峰講《“張鼓峰”事件》。
8月26日 除最急要之100余箱圖儀由泰和直達車裝運宜山外,為減輕運費見,其余1600余箱循水道裝運。第一批200余箱泰和啟程,循贛州、南雄、曲江、三水、梧州、柳州而宜山。參《校刊》復刊第1期
8月27日 閱沙村墾殖場6、7兩月工作報告。
同日 致函教育部高教司長吳俊升(士選),告以“萬一安順無適當?shù)刂罚瑒t惟有暫駐宜山,先籌開學,徐圖遵陸入黔之策。宜山去柳州不遠,水運可通。儀器圖書,今已起運,溯西江直達,當無困躓。員生則取道湘桂,亦可于半月內(nèi)抵宜,開學上課,或可不至衍期”。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卷宗五-5320-1-88、89
8月30日 第一批職教員家屬由校車送往茶陵,計有孫逢吉、蔡邦華、葉良輔(左之)、張孟聞
等。第二批圖儀880箱南運。《校刊》復刊第1期
本月 依教育部令,將文理學院教育學系擴充為師范學院,并于1938年度正式成立,頒發(fā)《師范學院規(guī)程》《國立大學設立師范學院辦法》等。聘鄭曉滄為院長,計設國文(主任郭斌和)、英語(主任梅光迪)、教育(主任孟憲承)、史地(主任張其昀)、數(shù)學(主任蘇步青)、理化(主任王季梁)六系。《校刊》復刊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