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月 [建德]

12月1日 常州、江陰失守。嚴州中學允借部分教室、宿舍為浙大一年級生及教職員之用。

同日《浙大日報》創刊,由情報委員會毛啟爽、徐谷麒、李絜非主持其事。

12月2日 日軍占領丹陽、溧陽。《四庫全書》與善本得浙大卡車之助,分運三天已全抵緒塘位于今建德楊村橋鎮緒塘村,近今320國道,距梅城鎮12公里。,存建德民教館緒塘分部東首方麗齋先生家中。《運書日記》第155頁

同日 派杜清宇、李絜非兩先生赴金華、衢縣,向浙贛鐵路接洽車運。《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4頁

同日 教育部密電(文18931號),囑建德浙大與金華同濟,“于必要時得向浙或贛省南部擇一安全之地再行遷移”并預加籌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卷宗五-5320-1-177

12月3日 得周承佑電,謂允溪白鷺可容全校。囑李絜非、杜清宇二人赴金華成立運輸接洽所。王駕吾等自天目山來。午后召集特種教育會。

同日 天目山分校一年級學生首批抵建德。《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4頁

12月4日 柳定生、黃翼、林罄侯、祝文白等西自天目山來建德。

12月5日 得教育部電,贊成浙大移贛南,故吉安之議必成事實。李絜非等從金華回,知浙贛路運輸情形稍佳。衢州可得車五節,金華方面可得五六節。

12月6日 句容失守。紀念周請錢基博講《吾人大家盡力學習做學生》。

同日 金陵大學遷至成都。漢口《大公報》1937年12月6日

12月7日 周承佑自吉安回,報告白鷺書院位白鷺洲上,現為吉安中學,霉雨期間校舍有水,非長久之計。

同日 蔣介石飛離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南京為交戰區。《申報》1937年12月8日

12月8日 校圖書館姚佑林自杭州來,知杭州共裝書140余箱,所有西文書一萬五千本、中文書十分之二(一萬本)均裝來。連前已運到者,共200箱之譜。

12月9日[衢州] 偕周承佑、胡剛復等經金華、衢州至玉山、南昌、吉安復勘贛南校址,16日回建德。

同日 本校學生劉奎斗、吉上賓、湯蘭九、王家珍、程珍翔、洪鯤洪鯤(1915—2001),字子波,浙江杭縣(今杭州)人。1935年秋,由浙大高工考入浙江大學電機系。時作為12名浙大游擊勇士回杭參加保衛戰,任上尉政訓員。、丁而昌、程民德、黃宗麟、虞承藻、陳家振等12人離校赴杭,參加省公安局游擊隊。《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4頁

同日 日軍攻陷淳化,兵臨南京城下。《申報》1937年12月9日

12月10日[玉山] 至玉山浙贛鐵路總局,請撥車五輛至衢縣。晚抵南昌。

同日 一年級新生最后一批抵建德,天目山分校派馬宗裕、蔡正先暫時留守。《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4-5頁

同日 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唐生智(1890—1970),字孟瀟,號曼德,湖南永州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時南京衛戍司令長官,指揮南京保衛戰。拒在最后時限答復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松井石根(まつい いわね,1878—1948),日本陸軍大將,1937—1938年間率日軍侵占南京,并縱容部下制造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1948年11月12日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為甲級戰犯判處絞刑,12月23日零時在東京巢鴨監獄伏法。“和平讓城”之“通牒”,午后南京即遭四面圍攻。《申報》1937年12月11日

12月11日[玉山] 鎮江、當涂失守。

12月12日[吉安] 在吉安,至青原寺、陽明書院、平湖中心小學、徐氏宗祠、鄉村師范等處看屋。

12月13日[泰和] 南京失陷。赴泰和先至上田看蕭家屋,次至大原書院。晚回南昌。

同日 圖書儀器首批600余件,自衢縣裝浙贛車運贛。《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5頁

12月14日[南昌] 日方傀儡政府“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北平居仁堂成立。《王世杰日記》第72-73頁 至江西省府及教育廳,商撥用吉安青原山及泰和大原書院事。省府會議決定上述各處撥予浙大,并希望將來集中于泰和。往江西公路局晤處長蕭慶云蕭慶云(? —1984),江西泰和人,1924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時江西省公路處處長。泰和“蕭百萬”蕭炳南族后。《竺可楨日記》云:“蕭百萬,以鹽業起家,名蕭炳南。子名紹典,孫名葡春……”聯系日記中相關敘述,蕭氏譜系或為:蕭炳南(鑒亭公),長子蕭蕓浦(字紹芬,癸酉舉人),孫蕭敷德(辛卯舉人),時居上海;次子蕭楷堂(字紹典),大房(長孫)蕭敷政(字蒲村,蒲春,庚巳舉人),曾孫蕭敏泰,二房(略),三房蕭敷烈,曾孫蕭敏佑字福蒼,蕭敏偉字天奇,蕭敏健字天威,蕭敏杰字天善(過繼于四房)。其時,“蕭家子孫已有二家已回”。蕭氏家族在家鄉上田屋宇鱗比。另據考證,“蕭百萬”之號當冠于蕭炳南之子、揚州鹽商蕭蕓浦。,托其與蕭氏嫡嗣接洽蕭氏大宅,稱無問題。

同日 圖書儀器二批四百余件,自金華裝浙贛車運贛。《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5頁

12月15日[衢縣] 至玉山,與浙贛路總局商車輛及運費,知衢縣4輛、金華5輛車即可撥到。

12月16日[金華] 至八婺中學晤省府人員,云11月省費已發。擬在麗水設校,收容無家可歸之學生。下午回建德。農學院部分教師黃瑞綸、徐天錫、柳支英等六人勸阻無效,不顧學生學業,堅擬去贛。

12月17日 日本南京“入城式”。午后召集特種教育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到鄭曉滄、張藎謀、胡剛復、李喬年、沈魯珍,因南京陷落,杭州如失守,則公路必斷,故決定提早赴吉安。

12月18日 浙大遷移學生400人,教職眷屬300人,儀器430箱,行李千余件,共需車二十七八輛。囑齊學啟與玉山浙贛路總局方面接洽,保障車輛須源源撥給。

12月19日 下午至中山紀念廳召集教職員會議,討論遷移校舍及結束課程問題。決課程暫不結束,至吉安后繼續上課,兩周后大考。

12月20日 出席塢口壯丁訓練大隊所作擴大紀念周,并作演講,駁“好漢不當兵”之說,又提出壯丁之責任:維持后方秩序、留心漢奸、必要時赴前方作戰。此隊訓練已近四周。知浙大學生劉奎斗、洪鯤等輪流至各地為政治教官。

12月21日 定助教中20人偕赴吉安。

同日 高等教育司收(國玖4第23973號)熊式輝熊式輝(1893—1974),字天翼,江西安義人。1915年畢業于保定軍校二期,1924年畢業于日本陸軍大學。時江西省主席,國民政府軍陸軍中將。電件:浙大遷贛極表歡迎,經指定吉安青原山等處為臨時校址,徐圖集中泰和,已電該區專員縣長協助云。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卷宗五-5320-1-9

12月22日 下午李絜非、謝養若等押圖書儀器第三批船10艘,自建德出發循水路運金華。已運1096箱。

12月23日 新落成之錢塘江大橋下午被炸,同時被毀者還有杭州電廠和自來水廠。下午召集特種教育委員會,定次日起由教師領隊,分三批坐民船出發至金華,并于下周二、三、四坐金華特快掛車赴贛。

12月24日 南京成立“治安維持會”。日本人進杭州。布告學生出發辦法,并在蘭溪汽車站、金華第一旅館、南昌教育廳、樟樹公安局、吉安鄉村師范,各設辦事處,以便接洽招待。《西遷紀實》第7頁 第一批二年級生及全體女生出發,領隊為梁慶椿、舒鴻、鄭奎聯。

12月25日 下午第二批三、四年級生及教職員坐民船出發,領隊為陳柏青、陳大慈、白起鳳。房東孫太太不肯受房金,堅請始受。

12月26日 晨第三批一年級生出發,領隊夏濟宇、儲潤科。至此,全校師生均已開拔。姚卓文、王子青留守建德。《西遷紀實》“大事記”附錄第5頁 晚至蘭溪。

12月27日[金華] 二、三、四年級生均到蘭溪。午至金華,遇敵機轟炸。知金華之車在衢州為兵所扣,故決定令學生設法回蘭溪走常山。

12月28日[常山] 至龍游、衢州、常山。囑蘭溪各生集中玉山。

12月29日[玉山] 在玉山,知浙贛路允至金華為浙大開一專列,運出滯留金華之學生。常玉汽車公司允派卡車兩輛,運輸于玉山、常山之間。囑浙大學生向玉山集中,以撥一專車為浙大運輸之用。

12月30日[玉山] 偕胡剛復至浙贛路辦事處晤吳鏡清,稱請調專車須與線區司令商榷。

12月31日[玉山] 偕李喬年、齊學啟、胡剛復、盧亦秋等勘察李喬年為學生定的醫院、菜館、衛生院、中心小學等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姜堰市| 商丘市| 奈曼旗| 长岭县| 宣威市| 牡丹江市| 南丹县| 太谷县| 虞城县| 石棉县| 恭城| 松原市| 建昌县| 泉州市| 罗源县| 新乡市| 斗六市| 河西区| 健康| 木里| 揭东县| 南阳市| 张家港市| 托克逊县| 武隆县| 象山县| 敖汉旗| 武定县| 大余县| 锡林浩特市| 宝清县| 营山县| 桐乡市| 长子县| 泾川县| 万载县| 镇巴县| 兴业县| 双鸭山市| 天全县|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