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其所好,從對方的喜好開始談起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感興趣的事,也都有自己擅長的事情,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甚至一些一般不提倡的事情,比如抽煙、喝酒等,也算得上是愛好。愛好是一個人的樂趣所在,就是通常意義上人們說的快樂,一般情況下,為了獲得這種快樂,人們都會愿意付出人力、物力和財力,甚至是情感的投入。如果你能投其所好,就會與其成為朋友,而相反,你若沖撞他的愛好,輕則討人嫌,重則讓對方怒氣沖天。尊重別人的愛好,可以贏得別人的喜歡,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投其所好,并且要對對方的愛好有一定的了解,這才會為你們架起成功溝通的橋梁。
拜訪過羅斯福的人都驚訝于他的博學,因為無論你是政治家、哲學家、運動員、工人或小牛仔,他都能針對你的職業或特長與你交談。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當羅斯福知道訪客的特殊興趣后,他都會在前一天晚上預先研究這方面的資料,以此作為第二天交談時的話題。因為羅斯福很清楚,抓住人心的最佳方法,就是談論對方感興趣的事情。
羅斯福這樣做狡猾嗎?不!誰不希望別人對自己最喜歡的事物感到興趣呢?“說別人感興趣的話,雙方都會有收獲”,談論別人感興趣的東西能夠很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史蒂夫·鮑爾默曾經對手下的微軟經理說:“不要成為一個喜歡潑冷水的人。”紐約著名銀行家杜威諾則說:“我仔細研究過有關人際關系的叢書后,發現必須改變策略,我決定先找出這個人的興趣所在,然后想辦法激起他的熱忱。”
當然,了解交際對象的愛好和興趣所在,并不是曲意逢迎,民間有句話“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是指人人都喜好順耳之言,這本身就是人性的弱點之一。但在與人交際的過程中,惡意的投其所好遲早會被對方發現,這無疑是給自己設下使人際關系路越來越窄的障礙。同時,我們也不要委屈自己去滿足別人的快樂。
“有緣千里來相會,話不投機半句多”,兩個意氣相投的人聚到一起,總會有說不完的話。因此,即使與陌生人交往,我們也應該細心觀察,多尋找別人的興趣所在,這樣,談話的時候,才能尋找出更多的共同點,形成共鳴迅速拉近距離,增進情感。那么,具體說,我們該怎樣挖掘別人的興趣和愛好呢?
1.從對方關心的對象談起
交談時如能從對方十分關心的對象切入,也是一種投其所好的方式,有利于打開交談局面。
2.從對方最深切的情緣談起
人是有情感的。交談時,能從對方最深切的情緣切入,情深意切,往往能使其打開話匣子,達到交談的目的。比如,你可以從對方的口音入手:“您也是××人嗎?”
3.從對方“在行”的話題談起
常言道,三句話不離本行。人們都喜歡談論自己在行的話題,因為它關系一個人的成敗與榮辱。因此,我們與人交流時,要接近對方,可以從他最精通的話題談起,常常能夠引發對方的談話興趣,喚起對方的成就感,讓他覺得與你有共同語言,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交談就會有好的結局。而對于你所熟悉的專門學問,對方不懂,也沒有興趣,就請免開尊口。
總之,與人溝通,要從心理的角度,及時抓住有力時機,投其所好,打開對方的話匣子。做到這一點,交談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