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話題,讓溝通事半功倍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若想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就必須先接近對方,讓對方產生好感。而能用來接近對方的話題可說俯拾皆是,關鍵在于要善于根據特定的情境去發掘,并恰到好處地運用。的確,一旦話題不對,就難以與對方順利聊下去,所以,尋找好的話題是順利溝通的關鍵所在。
有些人認為,溝通時只有那些不平凡的事才值得談。因此朋友見面想開口時,往往滿腦子都在苦苦思索,企圖找到一些怪誕、驚奇的事件或相當刺激的新聞來當話題。但實際上,我們的生活是樸實的,這類話題畢竟是少數。而且,如果我們每天與對方談新聞,則再新鮮的事也會毫無新鮮感可言。
事實上,我們都是普通人,所關心的問題也比較普通,比如,孩子大了,到哪個學校讀書比較好;花卉被蟲子咬了,該用什么藥;養個什么寵物比較好;豬肉又漲價了……
話題的選擇最好能就地取材,依照當時所處的環境選取話題。比如,你和對方相遇在朋友家里時,不妨與對方聊一聊與主人的關系:“聽說您和某先生是戰友?”這樣,無論問得對與不對,都不會引起不愉快。
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向對方詢問一些他熟悉、感興趣的問題。如果對方是銷售員,你可以問他:“你銷售什么產品?生意好不好做?”因為這是對方熟悉的話題,所以對方很容易開口。如此,你們就能按這條路子聊下去了,你們可以聊聊產品、行業前景等問題。
某君以伶牙俐齒見長,有人向他請教有什么訣竅,他說:“其實非常簡單,就看對方是什么人,對什么東西感興趣,然后你和他談他感興趣的東西就可以了。比如,對方是屠夫,你就和他談豬肉;如果對方是廚師,你就和他談菜肴。”請教者又問:“那如果屠夫和廚師都在場怎么談?”他說:“那我就談紅燒肉。”
當然,這是個笑話,但足以看出合適的話題對溝通的重要性。
總之,只要有了好的話題,就不愁談不下去了,也就不愁聊天中會面臨無話可說的尷尬局面了。
那么,在溝通中,我們該如何選擇話題呢?
1.用興趣打開溝通的突破口
與人溝通的時候,會出現一些令人頭疼的問題,比如,不管我們說什么,對方都表現出一副不在乎的情緒。其實,這是因為你說的話令對方不感興趣,要想讓對方打開話匣子,我們需要從對方的興趣入手。如果可能,你應盡量找出對方最感興趣的事,然后從這個方面去接近他。即便沒有機會,或這種機會不易得到,也該盡可能選擇對方最大的興趣點去聊。我們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對方對你產生興趣,這樣才能讓聊天繼續下去。
某文藝編輯曾講過一段故事。他邀一位名作家寫稿,該作家非常難合作,各報社的編輯都為他大傷腦筋。因此,這個編輯在見面前也相當緊張。
一開始果不出所料,怎樣都談不攏。作家一味說:“是嗎?”“也許是吧?”“這我還真不清楚。”鬧得這位編輯很是頭痛,只好打定主意,改天再來,于是閑聊起來。
他把幾天前在一本雜志上看到的有關該作家作品近況的報道搬出來,說:“您的大作最近要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出版了?”作家見對方如此關心自己,就很感興趣地聽下去。編輯又說:“您的寫作風格能否用英文表現出來?”作家說:“就是這點令我擔心……”
這位編輯在遇到這位“難對付”的作家后,逐漸轉變了聊天的策略,他抓住對方的心理,從對方感興趣的作品入手,從而打開了交談的突破口,令交談繼續下去。
2.用熱情帶動溝通氣氛
如果你選擇的話題與你長期的經歷、追求或者愛好有關,那么你是不難打動對方的。
缺少熱情的談話和聊天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也沒有人愿意迎合。比如,你在與朋友聊你開車,因為超速而被警察發現了。實際上,對方希望聽到的不是你的輕描淡寫,而是希望聽到你當時的感受,希望你能說出你看著警察寫罰單時的情況。你將當時的情況描述得越詳細,越精彩,就越能吸引聽眾。
所以,在與人聊某些話題時,你的話語中有多少激情,就會激起聽眾多少激情。
3.不要輕易否定別人
當你在與別人溝通時出現了與對方相左的觀點,特別是你想說服對方接受你的觀點時,你最好不要一上來就否定對方的觀點,說他的觀點是錯誤的、荒謬的,否則你一定不會獲得你想要的結果。相反,你應機智、委婉地說出你的觀點,然后將對方引導到其他話題上去,從而讓他們忘記自己原來的觀點,這才是能將話題繼續下去的明智之舉。
比如,對方在你的面前指責你一個非常熟悉的朋友:“他這個人脾氣太壞,那次我們一起去談某項業務,結果與對方負責人沒說三句話,就在飯店吵了起來。”你可以問他:“哦,是嗎?在哪家飯店?”對方回答后,你不妨就哪些菜比較有特色與對方聊一聊,將話題引開。
4.避開別人的痛處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人人都討厭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我們在與他人溝通時,就要避開這類話題,把握分寸,不要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
掌握以上話題溝通技巧,我們就能把話說到對方心里去并產生積極的作用,這樣一來,對方就會產生愉快的情緒,也就愿意與我們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