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已成為過去,別讓過去成為你的包袱
莎士比亞說過:“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坐在那里為自己的損失而哀嘆。他們會用情感去尋找辦法來彌補自己的損失。”因此,請拋卻那些失敗之后的不安吧,如果你想取得最后的成功,就必須破釜沉舟,就必須勇于忘卻過去的不幸,開始新的生活。
曾經有人對人生做了一個很恰當的概括:人的一生可簡單概括為昨天、今天和明天。這“三天”中,“今天”最重要。因為“昨天”已經成為事實,再去追悔已經無濟于事,而對于“明天”的事,我們誰也不能打包票,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活好當下!
本節將要談的是,我們該怎樣面對自己的過去才對自己最為有利,使其不至于變成包袱拖累自己,這樣才能將過去轉化為經驗資源和建設美好未來的智慧。
袁先生原本有個美滿的家,有個美麗的妻子,但就在他三十歲那年,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剛懷孕五個月的妻子在家中摔了一跤而流產。后來,妻子就被診斷出患有不孕癥。整天郁郁寡歡的妻子又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喪生。一段時間下來,袁先生早已心力交瘁,但他還是堅持努力工作,并擔任了幾個小公司的兼職顧問,雖然很勞累、很操心,甚至很壓抑,但是他未流過一滴淚,朋友們都夸袁先生是個硬漢!
后來,袁先生感覺自己的頭總是很疼,吃了一些頭疼藥也無濟于事,朋友推薦他去求助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他,他內心的悲痛壓抑太久了,如果想哭,就哭出來。在醫生的建議下,他將長久以來壓抑在心中的苦楚全部以淚水的形式宣泄了出來,整個人也輕松了很多。
很顯然,生活中和袁先生一樣有類似經歷的人有很多,如果背著過去沉重而巨大的心理包袱是無從談未來的,要開啟全新的人生,就必須丟掉這些包袱,從接納并尊重自己的過去開始。
有一篇日記這樣寫道:
剛開始的幾天心里真的很難受。我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自己再也走不出記憶了。現在我都不太清楚那些天是怎么過來的,曾經我強迫自己去忘掉,可是越是這樣,那些畫面在我的腦海中就越清晰。悲傷、難受這些詞根本無法詮釋我當時的心情。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接受了這個事實,不再刻意地去想以前,我努力地生活,努力地讓自己快樂,關心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漸漸地讓自己走出來了,偶爾聽別人提到他,也忍不住去關心一下,但是我知道這已經與愛情無關了。
恐怕很多人在愛情之路上都曾經受過傷,也都有過這樣一段“療傷”的經歷。人活于世,誰都有不愿提起和想起的傷心往事,這被人們稱為“舊傷”。它不像電腦程序一樣,可以被人刪除、剪切,只能靠我們自己來修復。那么,我們該怎樣從心理的角度“修復”那些舊傷呢?
心理學家指出,要修復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的狀態,就要接納和尊重自己的過去和昨天,因為下一秒,現在也將變成過去。
如果你能減少抗拒的時間,那么,你就能較早地走出來。例如,當你的親人去世了,你肯定會傷心、痛苦,但如果你能告訴自己:“逝者已逝”,那么,你會逐漸變得平和起來。反過來,對于既定的事實,你越是長時間抗拒,越是會痛苦,你處于低潮期的時間就會越長。只有接納,才能摒棄消極不安的狀態。接納并不是意味著“算了,認命吧”“我不會再有什么發展了”“接受這種狀態吧”,而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只有不斷地采取行動,才能取得理想的結果。
所以,對于糟糕的昨天,我們應該選擇接受它,我們越是抗拒,越是無法平和地面對。因此,不要再不斷地反問自己:“我怎么會這樣呢?”“我怎么會遇到這種事情”,這樣,只會讓你的痛苦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