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的情商高,就是口才好會做事
- 鄭斌
- 1466字
- 2019-08-23 19:14:28
給他人面子就是成全自己
對于中國人來說,面子問題是人際交往中比較注重的一個方面。項羽戰敗,為了保全顏面,竟不惜自殺,對他來說,面子問題竟然比千秋霸業還重要。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惡,也往往由于面子問題。三國時,孫權替兒子向關羽求親,關羽拒絕說:“吾虎女怎肯嫁犬子乎?”令孫權大失顏面,懷恨在心,最后關羽被自己的盟友孫權所殺。歷史上,因為逞一時口舌之欲而引來災禍的事比比皆是。其原因并不在于雙方有多大的深仇大恨,而往往只是因為一方言語不慎,令對方感覺“很沒面子”,最終反目成仇。在現代社會中,由于言語不慎令對方“丟面子”的也屢見不鮮。我們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給足對方面子,不要讓對方“丟面子”,這樣才可能換來良好的人際關系,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19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個17歲的女孩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高級珠寶店做營業員。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女孩非常珍惜這份工作,因為她必須依賴這份工作來貼補家用。
圣誕節前夕,珠寶店里的生意非常忙碌。這天,女孩正在整理柜臺上的戒指時,進來了一個中年男人,他衣衫襤褸、滿臉落魄,貪婪地盯著那些高級珠寶。
突然,電話鈴響了,因為著急接電話,女孩一不小心碰翻了一個盛放珠寶的碟子,六枚精致的鉆石戒指瞬間全部落在了地上。女孩急忙俯下身尋找,卻只找到了五枚,第六枚怎么也找不到了。
這時,她看到那個男人正朝門口走去,頓時,她知道戒指在哪兒了。當男人的手即將觸碰到門把手時,女孩柔和地喊了一聲:“對不起,先生!”男人身形頓住,并轉過身來,雙方對視足足有一分鐘的時間,然后男人聲音顫抖著問:“什么事?”
女孩沒有說話,男人的手不自主地伸進口袋,粗聲粗氣地再次問:“什么事?”女孩低著頭,神色黯然地說:“先生,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唉!現在這個年代,找一份工作可真難,您說是嗎?”
男人不語,也低頭沉思了良久,忽然一個溫和的微笑浮現在他的臉上:“是啊!的確如此。但是我相信……你在這里一定會做得不錯。”說著,男人向前走了一步,把手伸向女孩說:“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女孩立即伸出了手,溫柔地微笑著,緊緊握住了男人的手,用十分柔和的聲音回答:“也祝你好運!”隨后,男人轉身離開,女孩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大門外,然后轉身回到柜臺,輕輕放下手中的第六枚戒指。
毋庸置疑,案例中的男人是一個賊,但是女孩用一種十分巧妙的方法保全了他的顏面,最后不僅找回了戒指,還得到了對方的祝福。假如當時女孩不顧一切大喊起來,被逼得走投無路的男人說不定會做出什么窮妁極惡的事情來,甚至危及女孩的安全。所以,無論什么人,心中都有善的一面,都需要顏面。假如你既能指出對方的錯誤,又能保全他的面子,那么對方心中的善良就會被喚醒,就會用善意來回報你的好心,從而皆大歡喜。
俗語說:“蚊蟲遭扇打,只為嘴傷人。”尖酸刻薄、譏諷嘲笑的語言是人際交往的大忌。揭人短處、曝人隱私更是令人深惡痛絕的行徑。你不給別人“面子”,別人就不會給你“里子”,輕則撕破臉皮,當場大吵一架;重則記恨在心,日后伺機報復。這就叫作“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最后只能落得個兩敗倶傷。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也是人際交往中最適用的一條準則。若你保全了他人的顏面,給足了他人面子,別人就會銘記在心,感恩戴德,日后投桃報李,他給你的面子很可能遠遠大于你所給他的面子。劉備三請諸葛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因為劉備給足了諸葛亮面子,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所以諸葛亮自然也全心以報,不僅傾盡一生輔佐劉備,還輔佐了他的兒子劉禪,最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