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泥料的分類

紫砂泥料的名稱通常是采礦者根據采礦作業中的直觀現象來命名的。如以礦料顏色命名的紫泥、綠泥等;又如以礦料所處位置命名的底槽清、南山紫泥等;再比如以礦料狀況和采掘狀況命名的團泥、降坡泥等;還有的是以燒成后所呈顏色命名的朱泥等泥料。因此,紫砂泥的命名方式非常廣泛。現在通常主要分為四大類別,其分別是:紫泥、紅泥、本山綠泥以及團泥。

紫泥

紫泥礦料是最常見的紫砂泥料種類。顏色多呈紫色、紫紅色并含有淺綠色斑點。燒成后以紫、紫棕、紫黑色為主。具有可塑性強,泥坯強度高,干燥慢收縮小,穩定性佳等特點。根據開采礦區和礦層的不同,紫泥擁有多種外觀特征。如開采于紫泥層底部相對比較純正的底槽青泥料。再如燒成后呈紫紅色的質地細膩的清水泥等泥料。而用紫泥制成紫砂壺后,透氣性突出并且容易泡養。比較適合沖泡的茶葉有普洱生茶和烏龍茶等。

紫泥礦料

底槽青礦料

紅泥

紫砂紅泥是依據燒成后的顏色來命名的,可以細分為紫砂紅泥和朱泥兩種。雖然同屬于紅泥類別,但是二者在顏色、聲音和制作難度上均存在很大區別。在礦料顏色上,紅泥為干黃色,朱泥為鮮黃色;燒成后紅泥為暗紅色,朱泥為鮮紅色;燒成后紅泥敲擊聲音沉穩,朱泥敲擊聲音尖銳;在制作難度上,紅泥制作難度大,但燒成容易,而朱泥因收縮率高,雖易制作,卻難燒成。另外,紅泥制品胎體密度小、氣孔多,結晶度相對較低,朱泥制品正好與之相反。因此,論保溫性,紅泥比朱泥好;論熱傳導性,朱泥又比紅泥優秀。

小煤窯朱泥礦料

黃龍山朱泥礦料

黃龍山紅泥礦料

大紅袍礦料

本山綠泥

本山綠泥,俗稱綠泥,也可簡稱本綠,所謂“本山”是指出產自黃龍山礦區之意,是以綠泥礦料顏色而命名的一類紫砂泥料。由于礦料產出量不多,因此是以作為紫砂坯體的裝飾泥料來使用為主。其可以分為綠泥和墨綠泥兩種,由這類泥料燒成的壺一般整體不是顯綠色或墨綠色,而是呈黃色調,胎質相對比較疏松且保溫和透氣性極好。

綠泥礦料

墨綠泥礦料

團泥

團泥,大多數制品燒成后呈多種黃緞色調,并且宜興方言中“團”和“緞”是同音,故也稱作“緞泥”,現在俗稱為“段泥”。團泥是一種包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天然混雜共生礦,以存在的狀態而得名。大多數是紫泥和綠泥的共生狀態,其他共生狀態相對較少。而以這種共生礦料不加分揀,直接煉泥并制作成壺的便是團泥壺。團泥壺燒成后砂質感非常豐富,色澤古樸自然,擁有較高的透氣性和吸水性。另外不同的燒制溫度下,團泥制品所表現的顏色也完全不同,如:棕黃、古銅、金黃,等等。

團泥礦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双峰县| 吉隆县| 调兵山市| 固原市| 海口市| 高陵县| 肇庆市| 东兰县| 仙游县| 铜川市| 吉林市| 敦化市| 张家港市| 遂昌县| 伊春市| 车致| 松原市| 包头市| 得荣县| 墨脱县| 永丰县| 娱乐| 运城市| 江都市| 陵水| 辉南县| 金华市| 南靖县| 阿克陶县| 建平县| 河池市| 革吉县| 昌平区| 桦川县| 广河县| 启东市| 栾川县| 涪陵区| 松阳县| 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