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萬物之道

晚清重臣曾國藩曾經一度相當苦悶。為朝廷鎮壓太平軍,地方官僚不配合;歷經幾次跳河求死的千難萬險后戰爭形勢終于好轉,咸豐皇帝用人疑人,過河拆橋,竟然順水推舟地罷免了他。這令曾國藩很絕望。一位道長給他推薦了老子、莊子的書籍,他讀后茅塞頓開,豁然開朗。春風化雨般的人生大道,使他就此解開心結,人生境界也從此升華。

老子、莊子書籍里面所闡述的,就是一種道的思想。

道家始祖老子的《道德經》是一部哲學經典。里面有兩句話代表他最核心的思想,他的所有觀點都是由此衍生和發展的。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以此推理出道生萬物。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自然規律。

所以,萬物之道,指的就是天、地、人等宇宙萬物遵循的自然規律。

李白也在他的詩中寫道:“草不謝榮于春風,木不怨落于秋天,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歇皆自然。”這里的自然指的就是萬物之道。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孫中山這句振聾發聵的演講詞就蘊藏著萬物之道。做人、做事要順勢而為,順其自然,不然就不能合情合理,游刃有余。這就如同大禹治水,要因勢利導,而不能圍追堵截。

世界有太多的未知,人類有太多的疑惑。我們對它們的認知有的從經歷而來,有的從明白事理而來。而如果每一件事都要通過經歷才能知曉,顯然人生沒有效率,我們不可能參透人生再回來生活。《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寫道:“吾何以知眾甫之然哉?以此。”翻譯的意思就是:我是怎么了解萬物的情況的,是通過道。這恐怕也是老子最得意的地方:見微知著、窺一斑而見全豹、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他認為懂得了道,很多事情就可以通過分析規律推理出來。所以,《道德經》的第四十七章又說道:“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要開啟明白的人生,我們就要知萬物之道。

知萬物之道,就是掌握事物的原理和規律,挖掘內部蘊藏的道理。它是一種開啟生命的行為,能幫助我們對生命的領悟,能簡化和理順我們的人生。領悟之后就會有一種找到自我、獲取新生的感覺。

知萬物之道,才能享智慧人生。若探索至此,生命意味著雖艱難卻不迷茫。

當然,知萬物之道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我們不知道,生命將沒有智慧;如果我們光知道而不行道,生命將沒有力量;如果我們光行道而不享道,生命將沒有意義。知道、行道、享道應該完整地結合起來。

所以,人生就是一個知萬物之道、行萬物之道、享萬物之道的過程,如果行有余力,再施萬物之道,以惠及蕓蕓眾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溪县| 海口市| 长春市| 宝坻区| 长乐市| 民勤县| 贡山| 信丰县| 桐乡市| 湘潭市| 革吉县| 斗六市| 五大连池市| 罗甸县| 镇赉县| 洪泽县| 通河县| 五台县| 故城县| 陵川县| 稷山县| 娱乐| 疏勒县| 宿州市| 石城县| 忻州市| 连平县| 莆田市| 潼关县| 进贤县| 木里| 旬阳县| 辉县市| 五大连池市| 于田县| 广州市| 大城县| 巴马| 台东县| 泗阳县|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