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與健康的是是非非
人們在吃喝玩樂時總是愛考慮一點:這東西到底是致癌還是養生保健呢?仿佛任何東西都是非黑即白。于是你可以看到大家對啤酒的態度:
一邊認為,啤酒會引起尿酸、痛風和結石,形成啤酒肚,導致胃腸炎,此外,酒精還致癌……
一邊認為,啤酒中的維生素B族保護眼睛,多酚有助消化,酒精能舒緩神經和血管,還補鈣……
每一種說法都能吸引無數人關注,以此謀生的媒體也可以一直就此吵來吵去。然而讓大家失望的是,我這里回答啤酒到底對身體好還是不好其實就一句話:
拋開劑量談毒性或益處,都是耍流氓!
A.所謂的好處
啤酒中的酵母的確含有各類水溶性維生素(尤其是B族)、17種氨基酸、各種酯類、礦物微量元素,對身體當然有好處。然而,這遠不至于用“富含”一詞來形容。
1升啤酒中維生素B族總含量才5毫克左右,重要的B1、B5(泛酸)、B9(葉酸)都是以0.1毫克為量級;而身體每天需要至少1.5毫克的B1、10毫克的B5和1毫克的B9,至少需要喝掉10升甚至更多啤酒才能夠滿足身體所需!遠遠超過人體一天2升的正常補水需求,你根本喝不下去!
同樣的道理,對于啤酒中所謂“富含”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多酚/酮類等抗氧化物質,為滿足人體需求得至少喝下30~50升不等的啤酒,相當于100~150小瓶啤酒了,估計沒人受得了吧?
以上所有的有益物質,基本上吃二兩雞肉就可以做到了,何必通過啤酒去補?
B.所謂的壞處
喝啤酒到底會不會長啤酒肚?1升高酒精度啤酒的能量在250千卡以內,酒精的代謝產物主要是乙醛和乙酸,且由于啤酒里酮類和多酚的利尿性,人類并不能直接利用這些能量,對這250千卡的吸收實際少于這個數據。但即便能夠全部吸收,為了達到讓人體長胖的目的,至少得喝下10升啤酒才能做到,恐怕一般人做不到這個地步吧?

■ 喝酒時的各種下酒菜才是“啤酒肚”的真正原因(圖片來源:Pixabay)
而同樣的能量,你只需要吃下400克薯片或者5個雞翅就夠啦。啤酒肚這個鍋,啤酒可不能背!大家往往就著下酒菜一邊喝一邊吃,下酒菜中的能量才是最多的!
而另一個誤解就是啤酒與痛風的關系,這讓無數深受痛風困擾的人也對啤酒深惡痛絕。痛風的產生跟尿酸直接相關,尿酸也的確與嘌呤的攝入有關。然而,1升啤酒中的嘌呤總含量才30~100毫克,遠遠比不過2兩魚干里的1500毫克,且這個量人體代謝起來并無太大壓力。按照正常人的代謝能力,你至少得喝下去45瓶啤酒,里面的嘌呤才會給人體帶來代謝壓力。
真正出問題的是酒精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競爭性乳酸抑制了尿酸的代謝,導致尿酸堆積析出結晶產生痛風。但這個鍋得所有酒類一起背,那些比啤酒更高度數的白酒、烈酒、葡萄酒更加擺脫不了干系,喝任何酒都不要過量為好。
而必須說明的是,酒精是世界衛生組織公認的一級致癌物,現在的研究只能說明適量飲酒無明顯害處(普遍是每日身體攝入20~30毫升的酒精,相當于喝下最多2小瓶啤酒)。適當飲用啤酒的情況下,人的肝臟可以處理掉體內的酒精,對人體幾乎沒有影響,但如果過量就會產生壞處。
因此,既不必為啤酒所謂的益處而沾沾自喜,更不必為啤酒所謂的壞處而恐慌不已。它們對你的身體造成影響之前,你的身體恐怕早已吃不消幾十升啤酒灌下去的壓力。
那到底該如何喝啤酒呢?

■ 輕松愜意地喝一瓶啤酒,才是它正確的飲用方式(攝影:李劭康)
事實上,喝酒最大的作用是放松身心,作為一種神經麻醉類物質,適當的酒精能使人注意力分散,從工作、社會、家庭的壓力中暫時得以解脫,敞開心扉,更善言談,成為親朋好友之間增進感情最好的潤滑劑,帶來的社交效果和對你本人心理健康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各類酒背后的歷史與文化故事,更是最寶貴的談資與財富,無形中提高了酒友的生活質量。在這個方面,適量飲酒的價值是無限的!
當然,甭管好壞、重要與否,筆者將在這里放上本書最想強調的一句話:
喝酒不開車!喝酒不開車!喝酒不開車!
啤酒雖好,可不要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