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東宮與后宮樂官

(一)東宮太子率更寺“伶官”

唐代皇太子(東宮)系統的職官很龐雜,但實際上多半閑簡無事。在職官制度上,太子率更寺“制比”中央機關的宗正寺、太常寺、大理寺和司天臺。

據《唐六典·太子率更寺》:率更令1人,從四品上;丞1人,從七品上;主簿1人,正九品下;其下還有錄事、府、史、伶官師等吏員百余人。

率更令之職,掌宗族次序,禮樂、刑罰及漏刻(報時)之政令。凡皇太子釋奠于先圣先師(學校祭奠先圣先師的典禮),講學齒胄(太子與公卿之子序次年齡大小),皆總其儀注(禮節),而為之導引。若皇太子備禮出入,則乘軺車(輕車),位亞(次于)家令(太子家令寺長官)焉。[率更丞]掌判禮樂、刑獄之事。[主簿對]禮儀不節,音律不諧……皆舉而正之。

在率更寺屬下有“伶官師二人”,《舊唐書》卷四四《職官三·東宮官屬》,第1911頁。其主要職責是“改變音律、[創作]新曲調”,在典禮儀式上指揮音樂演奏。此外,在“太子左春坊”屬下有司議郎四人,正六品上,其職掌之一就是記錄“伶官之改變音律、[創作]新曲調……每歲終,則送之于史館”。《唐六典》卷二六,第665頁。“太子仆寺”設仆一人,從四品上;丞一人,從七品上。其職責之一是“掌太子儀仗之政令(儀仗之付受等)……”《唐六典》卷二七,第702頁。

由此可知,在東宮率更寺下既有供奉“禮儀”樂舞的樂工,還有供奉“俗樂”的女伎(參見第二章唐玄宗“整改”教坊)。

在上述皇太子釋奠、備禮出入等禮儀活動中,都要使用雅樂(用“軒懸”之制,文舞、武舞各“六佾”,即36人)、儀仗鼓吹音樂,供役的樂工一般來自太常樂署。而負責主持這些禮儀活動,則是由太常官員和太子率更令、丞等一起來承擔的。《通典》卷一一七《開元禮纂類·吉禮九》,第2986—2999頁。僅舉“皇太子元正、冬至受宮臣(東宮臣下)朝賀”時,所用禮儀音樂的繁縟程序為例。

前一日,伶官師展軒懸之樂于殿庭,設麾(指揮位)于殿上西階之西……其日,未明三刻,伶官師帥工人入就位,又伶官師一人升就位……

皇太子將出,[儀]仗動,伶官師跪,俯伏,興(站起),舉麾,鼓柷,奏《永和之樂》,皇太子升自阼階,即座西向坐;偃麾,戛敔,樂止……宮臣初入門,奏《舒和之樂》,至位,樂止……[宮臣]為首者初行,樂作,至解劍席后,樂止……[宮臣]為首者跪著劍,俯伏,興,樂作,復懸南位(回到樂懸之南位置),樂止……[宮臣]為首者初行,樂作,出門,樂止……禮畢,皇太子興(起身),樂作,降座以入,侍衛如來儀,侍臣從至閣,樂止。《通典》卷一二八《開元禮纂類·嘉禮七》,第3273—3274頁。

(二)后宮尚儀局司樂司《唐六典》卷一二《內官、宮官、內侍省》;《舊唐書》卷四四《職官志三·宮官》、卷五一《后妃傳上》;《新唐書》卷四七《百官志二·內官》,第1227頁。

在唐代皇帝的后宮中,皇后及以下的妃嬪,自貴妃、惠妃至于寶林、采女等,有百余名之多,統稱“內官”,皆有品級(正一品至正八品),各有職掌。《唐會要》卷三《內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頁。但其身份實質上只是皇帝的“眾妾”。而后宮里數千甚至上萬宮女(宮人、宮娥),承擔各種雜役勞作,其身份地位乃是皇家奴婢。

后宮中各項事務的管理,由宮官(女官)系統“六尚”和宦官系統“內侍省”分工負責。六尚(局)即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六尚之下各分四司、四典、四掌,分管禮儀、人事、法規、財務、衣食住行等具體事務。而“宮官”的身份地位,實質上就是皇帝和后妃的高級婢女、宮女們的“領班”。

尚儀局,設尚儀2人,正五品級,職掌宮中的禮儀、起居事宜。其下有司籍、司樂、司賓、司贊四司,分別理事。其中“司樂司”設置司樂4人,正六品,職掌宮妓(女樂工)的音樂教習,宮懸(雅樂樂器)及諸樂的陳設布置、拊擊(敲擊奏樂)、儀式進退等,并蒞臨閱習(檢閱演習、考核)。下屬有典樂4人,正七品,在典禮儀式上執麾(指揮杖)節制奏樂;掌樂2人,正八品;女史2人。

在后宮里,凡是以皇后名義舉行的各種典禮,如祭祀先蠶(蠶神)、親桑,元旦、冬至受外命婦朝賀,受冊命等“制度性”儀式上,也要使用雅樂、儀仗鼓吹音樂(由太常鼓吹署承擔)。《通典》卷一一五《開元禮纂類十·吉禮七·皇后季春吉巳享先蠶》、卷一二三《開元禮纂類十八·嘉禮二·皇后正至受外命婦朝賀》、卷一二五《開元禮纂類二十·嘉禮四·臨軒冊命皇后》;《唐會要》卷十下《皇后親蠶》、卷二六《命婦朝皇后》。而演奏雅樂,是由“后宮聲樂”(宮妓)來承擔。

早在唐高祖時,宮中就設置有“內教坊”(武則天執政時曾改名“云韶府”),挑選宮女“按習雅樂”,由宦官擔任內教坊使(詳見第二章“宮廷內教坊”小節)。在盛唐時期,后宮“云韶府”(即唐初以來的內教坊)的“云韶宮妓”,仍然是“按習雅樂”,以備宮中的禮儀性用樂。

又據《樂府雜錄·云韶部》,唐后期的宮內仍有“云(仙)韶院”,演奏雅樂《云韶樂》據《舊唐書》卷一六九《王涯傳》:文宗大和三年(829)正月,王涯自山南西道節度使任上入朝,擔任太常卿。“文宗以樂府之音,鄭、衛太甚,欲聞古樂,命涯詢于舊工,取開元時雅樂,選樂童按之,名曰《云韶樂》。”等樂曲歌舞;其所用樂器、登歌和舞蹈如下:

宮中有云韶院……用玉磬四架,樂[器]即有琴、瑟、筑、簫、篪、籥、跋膝、笙、竽、登歌拍板。樂分堂上、堂下。登歌四人,在堂下坐。舞童五人,衣繡衣,各執金蓮花引舞者。金蓮如仙家行道者也。舞在階下,設錦筵(舞毯)。

按:唐前期宮官系統的“司樂司”、宦官系統的“云韶府”,以及唐后期的“云韶院”(參見第十二章第四節所述),既是宮內的禮儀性樂舞機構,也是其傳承延續的“制度”保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安市| 景宁| 温州市| 德清县| 西宁市| 沂水县| 元阳县| 上栗县| 巫溪县| 和政县| 延庆县| 卢湾区| 新乡市| 荔浦县| 深圳市| 兴宁市| 江安县| 平南县| 迭部县| 宜州市| 崇州市| 甘德县| 视频| 沙河市| 尚义县| 澄城县| 滨州市| 葫芦岛市| 黑龙江省| 彭阳县| 仪陇县| 依安县| 修水县| 巴南区| 涿州市| 长岭县| 长泰县| 西昌市| 北海市| 雷波县| 阿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