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現代物流管理與戰略的研究領域

一、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物流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再生產的需要,是流通的主要因素。物流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現在以下五方面:

(一)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它聯結社會生產各個部分,使之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任何一個社會(或國家)的經濟,都是由眾多的產業、部門、企業組成的,這些企業又分布在不同的地區、城市和鄉村,屬于不同的所有者,它們之間相互供應產品,用于對方的生產性消費和職工的生活消費,互相依賴而又互相競爭,形成極其錯綜復雜的關系。物流就是維系這些復雜關系的紐帶。馬克思對此曾有過如下一段論述:“交換沒有造成生產領域之間的差別,而是使不同的生產領域發生關系,并把它們變成社會總生產的多少互相依賴的部門?!?img alt="資本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B010A/13898256003304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661585-tGDAeE1PTC4ZEDiT4NrscCM7p2JMnyHc-0-02f369b453bf13911b3f4ffbe42a2794">“商流”和“物流”一起,把各個生產部門變成社會總生產中互相依賴的部門。

(二)物流是社會再生產不斷進行,以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前提條件

社會生產的重要特點是它的連續性,這是人類社會得以發展的重要保證。一個社會不能停止消費,同樣也不能停止生產。而連續不斷的再生產總是以獲得必要的生產原材料并使之與勞動力結合而開始的。一個企業的生產要不間斷地進行,必須保證原料、材料、燃料和工具、設備等生產資料不間斷地流入生產企業,經過一定的加工后將產成品又不間斷地流出生產企業。同時,在生產企業內部,各種物質資料也需要在各個生產場所和工序間相繼傳送,使它們經過一步步的深加工后成為價值更高、使用價值更大的新產品。這些廠內物流和廠外物流如果出現故障,生產過程就必然要受到影響,甚至會使生產停滯。

(三)物流是保證商流順暢進行,實現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物質基礎

在商品流通中,物流是伴隨著商流而產生的,它又是商流的物質內容和物質基礎保障。商流的目的在于變換商品的所有權(包括支配權和使用權),而物流才是商品交換過程所要解決的社會物質變換過程的具體體現。我國著名經濟學家于光遠同志為祝賀中國物流研究會成立的題詞中寫道:“貨幣的運動只是實物運動的反映,后者是第一性的……”“不僅要研究貨幣流通,還必須研究物資流通,把這兩種流通科學地結合起來。”這些論述十分精辟,充分說明如果沒有物流過程,就無法完成商品的流通過程,包含在商品中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就不能實現。

(四)物流技術的發展是決定商品生產規模和產業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商品生產的發展要求生產社會化、專業化和規范化,但是,沒有物流的一定發展,這些要求是難以實現的。物流技術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產品的生產規模和消費水平,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了重要的前提條件。而且,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物流對生產發展的這種制約作用就越為明顯。

(五)物流的改進是提高微觀經濟效益和宏觀經濟效益的重要源泉

這不僅由于物流組織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生產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決定著產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能否得以實現,而且物流費用已成為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國外資料,英國工廠每年的物流搬運費大約占工廠成本的四分之一。據估計,美國每年支出的包裝材料費用就超過110億美元,通用電氣公司的包裝材料費用僅次于它的主要原材料銅和鋼的支出,他們把包裝看成是發展市場的重要工具??偟目磥?,在日本和歐、美的經濟發達國家中,由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原材料、燃料節約已經取得較大成果,而產品包裝、儲存、搬運、運輸等方面的費用則在生產費用中占越來越大的比重。因此,搞好物流,被稱為獲取利潤的第三源泉。特別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急速進步,在工業發達國家,通過降低物料消耗而獲取利潤(即所謂第一利潤源泉)和通過節約活動消耗而增加的利潤(即所謂第二利潤源泉)的潛力已經越來越小,而降低物流費用以取得的利潤(即所謂第三利潤源泉)的潛力卻很大。

二、現代物流管理戰略的研究對象

(一)現代物流管理戰略的特點

現代物流管理戰略是一門新興學科,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交叉學科,也稱為邊緣科學。現代物流管理戰略更體現了高科技含量的物流技術,準確迅速的物流信息,高效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控制,高服務質量和高物流效益?,F代物流管理戰略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主要表現在:它是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即運輸、裝卸、包裝、保管和加工的技術科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交叉科學,其理論與方法是在綜合多學科的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形成的。在進行物流組織管理時,必須進行全面的、綜合的分析,既要考慮技術上的可行性、先進性,又要考慮經濟效果。因此,物流工作人員必須掌握多方面的科學知識,除了要掌握自然科學、生產和運輸等技術知識以及商品學知識外,還要掌握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如對政治經濟學、商品流通經濟學、財政金融、統計學、經濟地理等,都應有較好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

(2)是一門對物流過程進行系統分析的科學,具有很強的系統性。例如,要優選一個倉庫的庫址,不僅要考慮地質、場地等條件,還要考慮物資出入庫的條件和對流通成本的影響,也要考慮產品的銷售半徑和用戶的經濟效益。

(3)是一門在定性分析基礎上進行定量分析的科學,要有數量的結論。因此,物流學同數學及電子計算技術有密切的關系。

(4)是一門應用科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其研究課題、數據與資料來源于生產和流通,其研究成果又直接應用于生產和流通的實踐。它直接服務于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制定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提高物流技術和改進物流的組織管理。因此,物流學和物資經濟學、商業經濟學、商品學、施工科學、生產加工工藝學等學科有密切的關系。

(二)現代物流管理戰略的主要研究內容

現代物流管理戰略主要研究社會經濟中(包括生產性企業和非生產性企業)物質資料空間位移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和經濟問題,包括所涉及的運輸、包裝、儲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環節中的技術、經濟與管理,即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以系統優化理論為指導,研究物流的技術與經濟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現代物流運輸要在此基礎上尋求物流過程中的合理運輸方法,交通運輸技術與管理,研究物流之“物”的集散地——各種貨運站場的合理布局,以尋求運輸與物流的最佳配合,尋求技術與經濟的最佳結合,使物流的經濟效果最好,從而更好地為國民經濟服務。

技術進步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和物質基礎。技術一般包括自然技術和社會技術兩個組成部分。自然技術是根據生產實踐經驗和自然科學原理而發展形成的各種工藝操作方法、技能和相應的生產工具及其他物質裝備。社會技術是指組織、管理生產和流通的技術。技術進步會促進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發展則是技術進步的起因、歸宿和基礎。

經濟發展的需要是推動技術進步的動力,任何一項新技術的產生都是經濟上的需要引起的。同時,技術發展是要受經濟條件制約的。一項新技術的發展、應用和完善,主要決定于是否具備必要的經濟條件,是否具備廣泛使用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包括與采用該項技術相適應的物質和經濟條件。

為了充分發揮技術進步在物流中的作用,取得盡可能好的經濟效果,必須認真研究物流技術與經濟的關系,從技術的選擇、定型、制造設備到引進技術和推廣應用,都有一個使技術與經濟最佳結合的問題,以保證取得最好的經濟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技術的發展會帶來經濟效果的提高。隨著技術的進步,人類能夠用越來越少的人力、物力消耗獲得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效益,即技術的先進性和它的經濟合理性是相一致的。但是,有時在一定的條件下技術和經濟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對立的。因為任何技術的應用都必須受當地當時具體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約束,條件不同,技術帶來的經濟效果也不同。隨著條件的變化,技術的經濟效果也會發生變化。技術經濟學的主要任務,就是研究技術和經濟之間的合理關系,找出它們協調發展的規律,促進技術的發展和經濟效果的提高?,F代物流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物流技術、運輸技術和經濟管理的發展變化規律,其任務就是尋找物流與經濟發展的最佳關系,降低運輸和物流成本,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提高經濟效果,使物流技術和經濟發展能互相促進。

現代物流管理戰略應用經濟分析和現代數學方法,特別的線性規劃、運籌學及其分支,如決策論、排隊論、模糊數學,以及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等學科,應用計算機技術,尋求物流過程優化,特別是倉儲、運輸、配送子系統的過程優化并取得物流大系統優化的理想效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州区| 大关县| 锡林郭勒盟| 北流市| 阿图什市| 墨江| 清苑县| 涿鹿县| 乐东| 合阳县| 台中县| 九龙坡区| 德格县| 郸城县| 铅山县| 正镶白旗| 昌平区| 张掖市| 鹤山市| 突泉县| 绥德县| 洛阳市| 汾阳市| 台山市| 泰宁县| 蓬安县| 哈密市| 慈溪市| 贺州市| 贡山| 秦皇岛市| 黄石市| 琼海市| 嘉峪关市| 舒兰市| 郁南县| 昂仁县| 汽车| 杨浦区| 玛多县| 白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