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機會篇
第001招 半年吸引了1000多萬“粉絲”
互聯網創業者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團隊人力有限,核心成員如果全部投入到內容創作中,那么推廣和運營由誰負責?如果全部投入到推廣和運營中,那么誰來保證內容的創作和更新?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那很簡單啊,如果團隊里有兩個人,那么一個人負責內容,一個人負責推廣和運營。”
表面上,這個答案是正確的。實際上,這個方法一旦用于實踐,新的問題就會不斷涌現。
中小企業的視頻營銷團隊大部分都比較弱小,過于精細的分工會分散精力,讓團隊的勁兒無法往一處使,效果自然就不會太好。小團隊的分工過于精細,會讓業績平平,長期下去無法創造震撼的成果。
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專注于內容創作,沒有人負責推廣和運營,那么優秀的作品也無法獲得更多的流量。
這就是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但是,今日頭條和抖音的出現,帶給了我們全新的驚喜。
今日頭條和抖音的推薦算法,讓所有參與者可以專注于自己的內容創作。平臺非常公平地給予每個賬號的每個視頻一定的基礎推薦流量,然后,平臺根據這個視頻獲得的點贊數量、評論數量和轉發數量來判斷這個視頻的質量,進而再給予這個視頻不同數量梯隊的推薦流量。
因此,基于推薦算法,參與者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內容的創作中,推廣和運營可以交給平臺和觀眾。
只要觀眾喜歡你的作品,平臺就會給你更多的推薦流量。
這個邏輯非常合理,并且創造了無數驚喜。
筆者最早推出的抖音賬號,是“最美古詩詞”。以這個賬號為開端,我們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抖音賬號,如“樂播者”“創業者課堂”“養生大課堂”“鄭俊雅”和“足球精神”等。
目前,樂播者(筆者公司簡稱)旗下有十幾個抖音賬號,“粉絲”數量超過200萬的賬號有3個,“粉絲”數量在100萬到200萬之間的有2個,其他賬號的“粉絲”數量大多是幾十萬或幾萬。
這些賬號的“粉絲”總數,目前已經超過1000萬,而取得這個成績,從零開始算起,我們僅用了半年時間。
而在這半年中,我們放棄了之前精細分工的模式,改為符合推薦算法規則的專注內容創作的模式。
力求傾注全部的心血,專注于高質量的內容創作。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能夠感受到你創作時的用心;平臺的算法是公平的,通過數據反饋,它會給你更加合理的推薦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