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訓練要素:訓練頻率
我們再說一下訓練頻率。訓練頻率就是指一個部位的肌肉一周練幾次。關于這個問題,目前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還沒有達成一個統一。
原因可能在于,訓練頻率是一個高度個人化的東西,每個人的肌肉恢復速度都不一樣,有的人能多練,有的人練多了就容易過度訓練。因為,肌肉訓練一次后,一定要等它恢復了之后才能訓練第二次。
恢復要多久呢?一般來說,足量的訓練后,肌肉至少需要48小時才能恢復。有些大肌群,甚至需要72小時。
當然,每個人的恢復能力都不同,具體到個人,訓練后要恢復多久,不可能給出一個統一的結論。
而且,訓練頻率還跟訓練量的安排有關,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特別好的答案。最好的方法只能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摸索和安排。
這里只給出一般建議。對于增肌新手,一個部位肌肉每周做2~3次訓練[5]。因為新手單組訓練(一個動作只練一組正式組)效果也不錯,所以如果是單組,每個部位肌肉每周訓練3次,量也不會太大;若是多組訓練,則一個部位一周練2次,基本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對于中、高階增肌訓練者,每周1~2次的頻率可能是比較現實和合理的。
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總的來說,軀干部位的肌肉相比四肢肌肉,可能每周可以訓練得少一些。
【劃重點】
對于增肌新手,每個部位肌肉每周訓練2~3次;而中、高階訓練者每周1~2次為宜。在保證恢復的前提下頻率越高可能越好。
總之,訓練頻率是高度個人化的東西,個體差異很大。有些訓練者為了保證訓練頻率,安排每天2次訓練。但這種方法訓練量很大,有的人受得了,有的人受不了。所以,總的原則是,必須在保證不過度訓練的前提下,考慮提高訓練頻率。而且,訓練頻率的安排也要綜合考慮其他訓練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