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抗旱(三)
- 鳳凰橋往事
- 豫東布衣
- 1709字
- 2022-02-21 09:50:00
“那中,”田松年點點頭,“明兒個我就找幾個學生讓他們到幾個村轉一圈通知一遍。”
“田老師,你不用通知了,馬上就開大小隊干部會,我讓小隊干部通知一遍就妥了。”
“好,你去忙吧。”
孟懷遠大步流星地朝南邊走去,田松年不緊不慢地朝村里走去。
田松年走到一個路口,迎面走來一位七十多歲、滿臉皺紋的老太太。老太太停下來笑著跟田松年搭話:“大兄弟,你這個教書先生干這樣的活,累不累啊?”
“我不累。嫂子,你出來走走啊?”
“出來轉轉。這樣的大旱天,我這個老婆子就是不下地干活,心里也著急啊。大兄弟,你是學問人,知道的東西多,這個天啥時候能下雨啊?這陣子真把咱老百姓難為壞了!”
田松年笑了笑,“快了,三伏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說不定明兒個就該下雨了!”
“那就好,那就好,”老太太顫顫巍巍地說道,“上級也不容易啊,天天就在廣播里講抗旱的事!”
“老嫂子,你不用操這個心了,把自己照顧好就中了!”
“我就是啥事都不管了,天天就在院里坐著。這陣子涼快了,我到村口看看。兄弟,你忙了半天了,趕緊回家歇歇吧。”說著,老太太拄著拐杖慢慢地朝村口走去。
老太太的丈夫名叫田永青,田永青靠給農忙時打地主家打短工和農閑時賣糖葫蘆為生。一九三九年冬季的一天,田永青去周家口賣糖葫蘆,有一隊日本兵從他身邊經過。有日本兵停下來搶了幾串糖葫蘆就走,轉眼他的幾十串糖葫蘆就沒有了。田永青急了,上前拉住一個日本兵的衣服跟他要錢,另外一個日本兵回頭用刺刀捅死了田永青,田永青當時還不到三十五歲。田永青死后,他的老婆跟三個兒子一下子就揭不開了鍋。無奈之下,他的老婆就把大兒子和小兒子都送了人,靠要飯把二兒子田長發拉扯成人。
解放后,他們家分到了幾畝地,田長發也娶上了媳婦,他們生了三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如今田長發的大兒子已經長成一個大小伙子了。
這個老太太經歷過舊社會的苦,她經常教育自己的兒孫不能忘了共產黨的恩情。生產隊組織憶苦思甜會,老太太總會上臺發言,哭訴自己一家在過去的悲慘遭遇。
田松年回到家里,老伴已經做好了晚飯。兩個人吃過晚飯,田松年就坐在油燈旁看書。
這天夜里十點半左右,田松年剛剛睡下就聽到外邊狂風大作。他興奮地對身旁的老伴說:“俗話說風是雨的頭,看來這一場大雨沒有遠跑了!”
“趕緊下吧,老百姓就盼著這一場大雨哩!”老伴高興地說道。
很快,一道明亮的閃電劃破了夜空,又透過窗戶鉆進了屋子里,隨后傳來一陣陣的雷聲。田松年的心里十分高興,老兩口都盼望著這場久違的大雨趕緊落下。
但十多分鐘后,依然沒有聽到雨聲,田松年的心里不免有些失落。老伴安慰他道:“放心吧,肯定會下大雨,你聽外面的雷聲一聲比一聲高!”由于連日到地里抗旱,田松年有些困倦,他很快就睡著了。
黎明的時候,田松年醒來,外邊除了幾只喜鵲的叫嚷聲,再沒有別的聲響。田松年不放心,就起床到院子里察看,他看到雨水只是打濕了地皮,老人不禁長嘆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幾天里,又接連下了兩場小雨,但它們對于解決旱情基本起不了作用,鳳凰橋大隊的干群心里都沉甸甸的,他們都盼望著一場喜雨的降臨。
時間進入到了八月,但往年多月的這個月份仍然沒有一滴雨落下。抗旱仍在進行,但除了保證人畜用水外,能夠用來澆灌莊稼的井水已經越來越淺了。鳳凰橋大隊的那些青壯年勞力每天都扛著扁擔來到水井旁邊,一些人焦急地等待打水,一些人無精打采地蹲在附近的樹下說著一些不咸不淡的話。
八月四日這天的上午依然是艷陽高照。中午時分,天空中突然劃過一道閃電,緊接著就響起了一陣轟隆隆的雷聲,狂風接踵而至,樹木左右搖擺著,天空很快堆滿了大塊的烏云,狂風夾雜著塵土使天地間變得灰蒙蒙一片。在村頭大樹下吃飯的人們端著碗飛奔著向自己的家里跑去。
幾分鐘后,傾盆大雨從天而降。被干旱折磨了一個多月的農民們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他們的心里都美滋滋的。這場大雨一直下了三四個鐘頭,傍晚時分,雨停了,西邊的天空出現一道美麗的彩虹。
一場大雨消除了一個多月以來的酷熱,大人和孩子們都從自家屋里走了出來,成年人大多聚攏在坑塘邊高興地議論著坑塘里的水漲了多少,還有一些人三三兩兩到地頭察看雨后的莊稼,孩子們歡快地赤腳在下過雨的路上跑來跑去,不時還會有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旁邊的人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