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看村,戶看戶,社員看的是干部。”孟懷遠又說,“咱這些人只要有信心,不說那些泄氣話,走在群眾的頭里,給群眾帶好頭,咱就一定能打贏這場仗!”說完,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呵欠。隨后,田守財也打了一個呵欠。
孟懷遠笑了,“這陣子都沒少忙,心里有事,晚上睡覺也睡不好。等下了一場透墑雨,心里利亮了,就能舒舒服服睡一覺了。好了,今兒個就這一個事,誰還有沒有啥要說的?要是沒有,咱就散會吧,回去睡一覺,明兒上午咱還接著抗旱!”
田守財、雷天慶、陳鐵柱他們都起身走了,孟懷遠和任安邦又在大隊部商量了一會兒。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還一直討論著第二天的抗旱工作。
兩天后,清河公社革委會的主要領導去縣里參加了抗旱工作專題會。到縣里開過會之后,當天下午,他們馬不停蹄地返回公社召開千人大會。參加會議的有公社大院所有的成員職工、各個大隊的黨團員和大小隊干部、全公社所轄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全鄉的中小學校長。
在會上,公社黨高官兼革委會谷成山號召全公社的社員做好抗旱保苗工作,谷書記還要求公社全體干部都要深入到抗旱的第一線,供銷社等部門全力搞好配合,他并且要求所有的中小學全部停課,全體師生都要參與到抗旱保秋的戰斗中去。
會議結束的時候已是黃昏,孟懷遠領著一起前來參會的二十多個人匆匆返回鳳凰橋。他們顧不上回家吃飯,就去大隊部又開了一道會,討論研究第二天參與抗旱人員的具體分工。
兩個多小時后,他們都離開大隊部返回各自的家中吃飯。
第二天的上午,在清河公社鳳凰橋大隊的田野里出現了一派壯觀的抗旱場景:青壯年勞力用扁擔從河里、坑塘里或井里打水來澆地,孩子們則端著盆或拎著瓦罐來抗旱保苗。
勞動的間隙,在老師的組織下,十幾、二十幾個孩子站在一起為大家演唱激昂歡快的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絲釘,集體主義思想放光芒......”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紅星是咱工農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長夜里,紅星閃閃驅黑暗;寒冬里,紅星閃閃迎春來;斗爭中,紅星閃閃指方向;征途上,紅星閃閃把路開......”孩子們動聽的歌聲使得大家的勞動熱情更加高漲了。
這天上午,正在河邊帶領十多個學生打水的田松年忽然聽到有人喊他,仔細一看,原來是孟懷遠來到了他的旁邊。
“田老師,你當了一輩子的教書先生,這幾天抗旱把你累壞了吧?”孟懷遠笑著說。
“還行,上歲數了,我就不緊不慢地干,不敢跟那些棒勞力比啊!其實我來抗旱也就是湊個數,兩天沒有那些人半天挑的水多!”田松年說道。
“田老師,別說你再挑水了,你就是天天來地里看看,俺幾個就感激不盡了!”孟懷遠由衷地說。
看著孟懷遠消瘦的臉龐和嘴唇上結的痂,田松年笑了笑,“懷遠,你不能那樣說,我也是咱鳳凰橋大隊的一員,抗旱也有我的份。我既然來了,不管干多就干少,反正不能閑著。”
“那中,田老師,你領著這些孩子歇著干著,都別累著了,我到那邊看看。”說罷,孟懷遠就急急朝西邊走去。
前幾天的抗旱成效確實很明顯,用水澆灌過的禾苗長勢喜人。一夜過后,它們就能長高幾公分。但十多天過去了,老天爺依然沒有下一滴雨,鳳凰河和鳳凰橋大隊村里村外的各個坑塘都差不多干涸,井水也下降了很多,地里的禾苗有一半已經干枯了。生產隊的隊長依舊每天敲鐘催促社員去地里抗旱,但河里和坑塘的底部剩下的只是稠糊糊的泥漿,整個大隊的地里只有十多眼井,去打水的人得排隊,而且井水都很淺,打了十幾桶水就打完了,打水的人還得等上好一會。
從哪里去取水呢?大家都想不出好的辦法。
這天下午收工,田松年挑著一副扁擔回家。走到田屯的村口,他遇見了孟懷遠。田松年憂心忡忡地對孟懷遠說:“懷遠,馬上都一個月不下雨了。別說地里莊稼苗了,要是再這樣下去,人跟牲口的用水都有困難,這可咋辦吶?還是先保人畜用水吧。”
“田老師,說實話我也心焦啊,”孟懷遠苦笑著說,“再不下雨的話,秋季莊稼就得旱死完了,遇上這樣的天災誰也沒有辦法啊!今兒下午我去公社開一個會,谷書記說旱災不光是咱一個公社,整個縣、整個地區都是這樣,北邊沙河里的水馬上也沒有了,谷書記說先保人畜用水。我這就是去大隊部開會,從明兒個開始,學生就不用再去抗旱了。天熱,就讓他們放假在家歇幾天吧,你們幾個老師也在家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