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辰生口述:新中國文物事業重大決策紀事
- 謝辰生口述 姚遠撰寫
- 3850字
- 2021-11-23 16:31:15
二 在鄭振鐸身邊
1946年春夏之交的時候,我跟著謝國楨到了上海。到上海的第三天,徐森玉請我們吃飯,鄭振鐸作陪,他們都是老朋友,多少年沒見了。鄭先生是大學者,我那時高中還沒畢業呢,對他很崇拜。吃飯的時候大家聊天,鄭振鐸說他現在太辛苦了,又要接收文物,那時國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委托他接收敵偽的文物;又要搞民主運動,搞上海的進步雜志《民主》,很需要人來幫忙。徐森玉說:“謝辰生剛到,他一年輕人什么事兒也沒有,又是剛主的弟弟。這個年輕人給你幫幫忙不是正好嗎?”我說:“那太好了,我太贊成了,那不等于給您當學生嗎?”鄭振鐸說:“那好啊,就這樣吧?!苯又焐窀艺f:“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你還不能老在鄭家。因為現在教育部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要搞一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文物的目錄,拿這個目錄追索、討要文物?!边@是徐森玉接的活兒,他對我說:“我也需要你這個年輕人。”鄭先生就說:“那你明天就到我家來吧?!蔽夷菚簺]事兒,就上半天在徐家,下半天在鄭家,一半兒一半兒。這是第一次見到鄭先生,他談笑風生,說話很痛快。那時候他名氣很大,他能要我,我說:“那我一定干啊,我就是給您當小學生,幫您忙?!?/p>
這就開始編《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怎么編呢?就把所有出版的目錄,日本出版的書,中國出版的書,只要知道在哪兒的,都編一個目錄。一開始有三個人,我、吳靜安、程天賦,他倆干了一個來月,覺得這個活兒太累,另外也沒太大興趣,就走人了。但我有興趣,畢竟過去在家里知道些文物知識,字畫也好、善本書也好,都明白點兒。我覺得這挺有意思,就留下來了,一個月以后就剩我一個光桿兒司令了。誰來管我呢?是顧廷龍,合眾圖書館館長,他來主持。我們就找各種書,除了合眾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也找,上海四馬路的書鋪也找,私人收藏也找,弄了很多書。結果在這些書里面把這目錄謄下來,注明哪年哪月哪本書出的。怎么寫呢?就是寫復寫紙,因為人家要好幾份,一次寫四篇,得寫兩次。那時候真是累得夠嗆,天天吭哧吭哧地寫??梢灿泻锰帲瑢ξ奈镏R熟悉多了,目錄里各種文物、善本書什么的都有。書完成后交給教育部,留下了幾本。這部書前后搞了九個多月才完成。
當時做完就完了,我也沒覺得怎么樣。完了以后就在鄭先生那兒管鄭先生的事兒了。目錄編好以后,交到教育部,最后文物索討也沒索討成。
合眾圖書館保存有一本目錄,是復寫的。到了1981年,顧廷龍給我寫了封信:“這書在我手里就這么兩本了,能不能想辦法油印一下,留個東西,要不然都找不著了。你是不是跟文物局說說,搞一下?!彼稚蟽H有的一份《目錄》,因為是復寫的,字跡日益模糊不清,難以保存。我說可以啊,我就找到文物局局長任質斌,他說:“這很重要啊,我支持,那就油印一百部?!苯Y果用了兩年多時間,重新油印了一百部,分發給各個地方的省博物館、圖書館,還有些設有文博專業的大學,這就散出去了。那是1981年,這到現在又是三十多年了。
前幾年,突然間上海的中西書局知道了這事兒,覺得這太有意思了,應該出版啊,不然等于白扔了。他們就來找我,我就剩一部油印的,中西書局以此出了書,三大本兒。我請啟功題的簽兒,我寫了前言,顧廷龍寫了個跋。我進入文物工作的開始,就是在徐森玉手下編這部《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開始的,而且在65年后又經我的手把它出版了,這也太難得了。我是一走上社會就進入文物界了,打這本書開始,從1946年到現在,一直沒有離開文物界,七十多年了。
完成編《中國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錄》的任務后,我就一直幫鄭先生做事,就住在他家,在靜安寺廟弄。1947年,鄭振鐸讓我和孫家晉,還有個中央圖書館的人,一起去迎接王世襄從日本押運回國的善本古籍,一共107箱。后來這些書大部分被國民黨運到臺灣去了,剩下的幾百本留在上海。那幾年,鄭振鐸太忙,有很多書和資料需要整理,就讓我先幫忙把他的書都整理好,編成目錄,他需要什么材料的時候再查一查,幫他找出來。他出書要下廠,我就去下廠。那時也沒有什么薪金不薪金,就在他家吃飯,每個月給我點零花錢,我已經很滿足了。我還零零星星地在他家里干點雜事,后來他小孩鄭爾康上學,還兼職給他孩子補些課。
在這階段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鄭振鐸在政治上是反對國民黨胡作非為的。他家是一個小樓,有個客廳,我就在客廳辦公,來來往往的人都見過。鄭振鐸發起的民主促進會,就是在我待的那個客廳成立的,他是民進的發起人,后來倒是不怎么參加了。他搞民主運動,民進在家開會都在那個小客廳,我都在旁邊聽著,聽他們討論怎么實現和平,怎么搞建設。民進里面我最熟悉的就是周煦良,他是周叔弢的侄子、周學熙的孫子。政治傾向方面我受鄭振鐸影響很深,因為我想參加革命,在政治上我跟他是一致的。鄭振鐸來往的人全是郭沫若、翦伯贊等名家,我也經常給他們送信。我知道鄭先生跟共產黨有聯系,好多往來的人我也叫不出來名字,那時候他們名字都是假的。所以,那時候我就是給鄭振鐸的民主事業工作,我過去一直沒有強調這些經歷,其實我參加革命工作從那時候就開始了。
那幾年,我在鄭振鐸身邊耳濡目染,加上我哥哥謝國楨是搞歷史的,也喜歡字畫什么的,在家讀書時他也時不時地跟我說些相關知識,我就開始對文物感興趣了。鄭振鐸的那些資料都讓我保存整理,由上海出版公司給他出書。我幫鄭振鐸編輯出版了張珩藏品所集成的《韞輝齋藏唐宋以來名畫集》和《域外所藏中國古畫集》。他編這兩部名畫集,都是因為中國文物大量外流,想通過出版圖集作為我國文物被掠奪、盜賣的歷史記錄,激發國人的愛國情懷。鄭先生天天跟我說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事情。別看他年紀很大了,但天真得很,激動起來非常生氣、非常痛心。他寫了很多文章,抨擊文物走私外流。當時很多文物從北方出土,從上海流出國外,讓他生氣極了。他是國民政府接收文物委員會的委員,接收的時候他發現有些文物沒了。到哪兒去了?就是被國民黨很多高官拿走了!所以他就寫了文章追問:這些東西都跑到哪里去了?他寫文章向國民政府要求他們趕快歸還,但最后還是沒有辦法。
到1948年,中共中央通知鄭振鐸去北平參加新政協會議,當然這是極端的秘密,我一直知道他要走,但具體的時間一直不知道。一直到走之前三天他才說:“我就要走了,這是絕密,你不僅不能跟別人說,即使對你哥哥也不能說?!彼o了我一個秘密通信方式,跟他聯系。他的老母親、夫人和孩子都在上海,他關照我說,他走后給他照顧一下家,同時讓我幫他繼續把一些資料搞好。這段時間,他編寫的很多書中最重要的一本是《中國歷史參考圖譜》,是我在上海幫他弄完的。這本書是中國第一部歷史參考圖譜,用文物說話,來說明我們的歷史。他說:“這事還沒有完成,你以后把這個書繼續完成,整理好將來好再出書。”《中國歷史參考圖譜》一共24輯,直到1951年才全部出齊。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我在上海繼續給鄭振鐸搞《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在上海出版公司出。上海出版公司總經理劉哲民看我干得不錯,就想留我干脆在他那兒干。后來鄭先生給我來了封信,一方面讓我繼續搞《中國歷史參考圖譜》,同時叫我早點來北平,說北平還有事情,有什么安排來了再說。他也寫信給劉哲民,意思是叫我來北平,不太想讓我在他那兒干。這樣就把我調到北平去了。因為他挺喜歡他外甥女,就讓我把這小孩也帶上了。到了北平以后,他告訴我,新中國要成立文物局,以后他就要搬到北京了,叫我也跟他去文物局工作。我是9月份到的北平,還沒開全國政協會議。政協開會后的第二天還是第三天,鄭振鐸的女兒打電話讓我過去,說是趕快去報到。那時候還是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文物部,正在籌備建立文物局,王冶秋正在負責籌備的事。鄭振鐸就給王冶秋打電話,介紹說是有這么個人,是他帶過來工作的。王冶秋同意了,鄭先生就讓我跟王冶秋接洽。那時候他們在中國大學的軍管會那兒籌備,就是現在的教育部那兒。我去軍管會報到的時候是9月,具體辦事的是羅歌,他告訴我文物局是要成立,但是現在還沒成立,得等到新中國成立以后。我說:“那我得先回家?!绷_歌說:“沒關系,我們十一以后才能成立,那時候我們也搬家了。你的情況都是鄭先生電話通知的,你回去以后可不可以讓鄭先生給我們寫封信,說明個情況?!被貋砦揖透嵪壬f了,鄭先生后來寫沒寫我就不知道了。這都是新中國成立前的事情,所以我離休的時候,就是從報到的1949年9月算起。

2014年7月22日,謝辰生先生在北京安貞里家中(姚遠 攝)
到軍管會文物部報到之后,鄭先生叫我趕快回去,把上海家里的事情弄一弄,準備搬家。我就又回上海搬家,過了一個多月回來?;厣虾0峒視r,周作人托我帶過一封信,給周總理的。周作人從監獄出來后,住在上海他的學生家。我認識他的那幾個學生,也結識了周作人。11月,我已經在北京上班了,周作人給我寫信,附上一封給周總理的信,請鄭振鐸轉給總理,我記得信的最后寫的是“附致吾家某公函,懇請西諦先生代轉為感”。我就給了鄭振鐸,但是鄭振鐸第二天帶著信上上海出差了,還沒來得及給總理。鄭振鐸到了上海,把信給方行看了,方行當即就抄下來,然后就被人轉抄散了出去,大家都知道了。鄭振鐸回到北京之后,才把這封信上交的。
從此以后,一直到現在,除了抗美援朝,我沒有離開過文物局。我的歷史比較簡單,就那段時間漂泊,然后就一輩子做文物工作。從1949年到現在,在一個國家機關、一個部委沒動過的人,恐怕不多。像我這樣干文物干一輩子的,太少了。我們家墻上掛著一面寫著“平生只做一件事,熱血丹心護古城”的錦旗,88歲生日時,曾一智代表全國文保志愿者送我的。我對這個“平生只做一件事”還是很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