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云南味道
  • 張家榮
  • 2477字
  • 2021-11-23 16:40:30

棕苞

在云南保山、德宏等地,棕苞是普通蔬菜之一,就像其他地方人們食用的青菜、白菜那樣。

棕苞,就是棕櫚樹的花苞。棕櫚,對大多數人來說首先體現的是一種風情,一種熱帶、亞熱帶風情,巨大的輪狀葉片就是這種風情的表現。李時珍《本草綱目》說:“棕櫚皮中毛縷如馬之鬃盧,故名。椶俗作棕,盧音閭……三月于木端莖中出數黃苞,苞中有細子成列,乃花之孕也,狀如魚腹孕子,謂之棕魚,亦曰棕筍。漸長出苞,則成花穗,黃白色。結實累累,大如豆,生黃熟黑,甚堅實?!弊貦翱浦参锬壳耙阎?02屬約2800種。它們通常單干直立,不分枝,喬木為多,也有少數灌木或藤本植物。它們葉子巨大,互生或簇生于樹干頂部,但在藤本中散生,全緣、掌狀或羽狀分裂的大葉。花小,通常為淡綠色或者淡黃色,兩性或單性,排成圓錐花序或穗狀花序,多為一枚或多枚鞘狀的苞片所包圍。在單子葉植物中,它們獨具特點,一是形如喬木,二是葉片寬大,三是有發達的維管束。

云南人家的菜園子里總會有幾棵棕櫚樹,尤其那些圍繞在房前屋后的菜園子更是如此。云南人喜歡棕櫚樹,一是容易生長,二是看上去很好看,三是它的作用大,棕紅色的棕可以編蓑衣,搓棕繩,莖可以做平房的樓棱,棕葉可以編扇子。

春天,百花季節,棕樹也開花。棕樹的花由乳白的小粒組成長長的塊狀,包在同樣乳白色的棕苞里。從外形上看,因似人的手巴掌而被人稱為棕巴掌。我們小時候將鐮刀綁在長長的竹竿上,將棕巴掌從高高的棕樹上割下來,有些能耐大的孩子,用棕葉綁一個腳套,套在兩只腳上,像青蛙一樣一蹦一跳地爬上去采。將棕巴掌乳白色苞衣撕開,露出細密粒狀的棕樹花,揉捏下來,一把把向“敵人”的頭上打去,好玩。春天是熱鬧的,我們也是熱鬧的。

棕苞由花變果,我們用它作“子彈”。彼時,綠色的小果擠滿了整個棕樹的頂部,我們采下來玩戰斗游戲。除了用手打,還創造出一種竹筒槍,力量很強:選粗細正好可以塞一粒棕果的竹筒,在竹筒的一端塞一粒棕果,另一端也塞一粒,一根木棍從一端推進棕果,瞄準“敵人”,用手一拍,另一端的棕果由于突然的壓力而射出去,打在臉上有時能將臉打青。這種武器暴力性強,最終都被大人收走,在火里燒了。

采棕苞花作為食物,在云南大部分地區都有,但以滇南為多——大至文山、西雙版納、普洱、臨滄、保山等地的五十多個縣區。一是因為這些地方屬熱帶、亞熱帶地區,棕櫚樹的生長更普遍,野生的和半野生的都很多,棕櫚開花結果的情形也更常見。為什么這樣說呢?千年的鐵樹開了花,是說想見鐵樹開花很不容易,但在這些地方,鐵樹每兩年就會開花結果一次。棕櫚樹的情形也是一樣。二是云南人對自然的饋贈都能充分利用,既然這些地方的棕樹多,棕苞花多,將其進行味覺上的開拓也是自然的。

我在文山的集市上和紅河州的蒙自縣都見到過出售的棕苞花,沒有試過,但在保山見到棕苞花時,享用了幾次。

一月,保山、德宏,快餐店里各種炒好的菜式中,一定有棕苞炒肉這道菜,就像炒青菜一樣不能少。保山人的棕苞炒肉,是將棕苞花掰成小塊,與肉片炒,但還要加入當地的臘腌菜,就是腌酸菜,還要加胡蘿卜絲和青椒絲。這樣一份當地的普通小吃,綜合了許多種味:肉香,這不用說了;臘腌菜酸,回味而恰到好處;胡蘿卜絲,脆且帶一點甜;辣椒,云南人最喜歡的味道之一,那是真有點辣的,不是作點綴的。最后來嘗棕苞花,嚼到口里,細碎的感覺,那是金黃的花蕾啊,然后有清苦慢慢在口腔深處展開,再與其他味綜合,雖然兼具多種味道,卻不雜亂,不糊涂,各是各。有意思的一道菜。

“棕苞花好吃回味甜?!碑數厝诉@么說。

棕苞燉雞是另一種口味。做法其實很簡單,云南人做肉類這些所謂的“大菜”,通常以直接而純樸的方式來表達,命名直接,口味直接,強調的是原材料,而不是復雜多變的工藝。棕苞雞也是這樣,將雞塊與棕苞花一起燉,加入鹽就行了,沒有別的技巧,但這道菜的清爽回味卻是技藝無能為力的,因為那是棕苞。

棕苞雜菜湯味也不錯。在芒市,這是一道日常菜。一點酸筍,幾個番茄,幾種野菜,幾片豆腐,幾塊旺子(豬紅),再加點棕苞,一起煮熟了,就是帶點酸味和苦味的雜菜湯。它們也不是特別的菜,當地人自家做,小吃店里也做,那湯喝起來真舒服。

滇南人還吃棕樹心,吃法流行于景谷、景東到鎮沅這一帶。景谷生活著傣族,他們與西雙版納的傣族不是一個支系,至少潑水節的過法不一樣,景谷傣族只是以水賧佛,民間不潑水,但民族風情濃郁獨特。景東、鎮沅生活著彝族、哈尼族等民族,鮮為外地人所知,他們的美味也鮮為外地人所知。當然,棕樹心也不僅僅是他們的美味,保山人吃的也不錯。

長勢不好的棕樹,或者因為其他原因要挖去的棕樹,都是人們享用的棕樹心的來源。當地河谷中,棕櫚樹多,差不多快趕上竹子了。人們將這些將被清理的棕樹剝開,棕可以用,然后取出清白如牛脂的棕樹心,生吃,味道微甜;與雞一起燉了,異樣的清甜和芳香。我并沒有吃過這道菜,但嘗試過棕樹心,與此揣度,味當不惡,要不然為什么當地人那么推崇?這些地方有太多需要嘗試的東西了,也有著太多別地所不知道的東西。

油棕在云南民間居然也有人享用。

油棕原產西非,是熱帶木本油料作物,中國引進不過幾十年,只在海南、云南等少數地方可見。云南的西雙版納和普洱等地的各市縣,街邊的景觀樹多是它們的形象。它們植株高大,須根系,莖直立,不分枝,圓柱狀,葉片羽狀全裂,單葉,肉穗花序,雌雄同株異序,因果肉、果仁含油豐富,在各種油料作物中具優勢,有“油王”之稱,所以得名油棕。

孟連是個民族風情濃郁的地方,當地生活著傣族、佤族、拉祜族等民族,很多在其他地方已消失的風俗在這里還保留著,比如當地佤族婦女喜歡抽草煙,比如當地的火燒肉味道很不錯,比如當地人食用的昆蟲就很多。我在一個傣族大媽的攤位上發現了一種奇怪的果子,一問,說是油棕果,就是街邊長著的那種樹。油棕常見,但油棕果不常見。大媽說這是吃的,是當地的零食。這金黃的果子比棕櫚果大,煮熟的。大媽抓一把給我,示意我嘗嘗。我嘗一下,像其他棕櫚果一樣,極少果肉,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層,而且多是纖維狀的,味覺有些油膩,不香不甜不苦不澀,說不上來是什么味。

棕苞清苦,回味微甜,都算是平和中正,生活的滋味大抵如此。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泌阳县| 泸西县| 公主岭市| 百色市| 宣武区| 丹凤县| 钦州市| 庄浪县| 潞城市| 长兴县| 徐闻县| 永平县| 隆林| 微博| 军事| 西丰县| 进贤县| 二连浩特市| 务川| 同德县| 新绛县| 东乡县| 肇州县| 社会| 兴业县| 南充市| 云安县| 青神县| 明溪县| 伊通| 阳江市| 抚远县| 麻江县| 达州市| 荃湾区| 南澳县| 桦川县| 道孚县| 万载县| 荔波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