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中國數字營銷行動報告:以思創行
- 哈佛商業評論
- 1143字
- 2019-06-03 17:36:16
短視頻的下半場
更多用戶看短視頻,更多的短視頻平臺出現,更多的創作者涌入,更強的營銷關注度,在快速發展中短視頻營銷開啟了下半場。
展望2019年,短視頻會繼續成為營銷熱點,但哪些平臺、哪些內容和形式會火?還需觀望,品牌主和營銷人也應該沉下心思考——短視頻的營銷價值到底是什么?短視頻的營銷閉環如何構建?
巨頭新寵、跨界熱門
短視頻平臺,創作者/MCN機構以及制作工具,更多大玩家、新玩家在2018年進入短視頻領域。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僅騰訊一家就推出了十幾款短視頻平臺產品。其他媒體平臺也在短視頻重點布局,比如微博,一直是短視頻分發的主戰場之一,正在著力發展Vlog;微信在2018年底升級7.0之后新增了“即刻視頻”功能,將社交與短視頻強強聯合。
在長視頻平臺上,短視頻的播放量也已經非??捎^。據愛奇藝公布的數據,截止2018年5月愛奇藝各渠道的播放量中,長短視頻已基本持平。長視頻平臺在發展短視頻方面選擇了內部放大和外部孵化兩條腿走路,比如愛奇藝,平臺內的搞笑、資訊、熱點、花絮等內容均以短視頻主導,并在外部接連上線新的短視頻APP。
對于原有以圖文創作為主的自媒體來說,是否轉戰短視頻是一個正在面臨的選擇。視頻創作的門檻、新的表達方式、粉絲能否遷移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據新榜統計,截止2018年底有21.6%的微信500強賬號已入駐抖音,其中有接近一半是時事政務類賬號,這說明很多泛娛樂類、生活類的自媒體仍在觀望,當然這也給新一代自媒體人/機構留出了不小的市場空間。

探索短視頻新樣貌
從媒體的常規發展路徑來看,垂直化、多元化將是短視頻內容的發展趨勢。而在移動大趨勢下,豎屏短視頻也一定會越來越主流。
新的形式方面,近一兩年,國內的Vlog主要活躍在B站和微博上,如前文提到,微博從2018年開始將Vlog作為重點發力方向,一方面挖掘明星/偶像資源,一方面也在大力扶持創作者Vlogger。目前Vlog才還處于起步階段,它最適合哪類內容,是否能像當年140字符成就Twitter一樣,創造出一種新的標準模式,都還有待觀望,視頻+Vlog是一個炒的比較火得方向,關鍵是要找到Vlog與特定場景、體驗的結合點。
小步快跑推進商業化變現
無論媒體還是品牌方,對短視頻的商業化推進都很迫切。
2018年,頭部的抖音和快手都在商業化上大步前進。6月,抖音開始購物車功能的內測,7月上線星圖平臺,為品牌主、MCN公司和明星/達人提供內容交易平臺。10月快手在各種公測之后正式推出營銷平臺,主打信息流廣告、電商轉化、內容生態三個商業化方向。總之,媒體方正努力使流量變現,并推進營銷閉環的形成。
營銷人同樣看重短視頻的商業化落地。在HDMR的調研中,超過七成的被訪者表示希望將品牌的視頻廣告、定制視頻更多應用在短視頻平臺。在短視頻的營銷方式上,與網紅/KOL內容共創,激發用戶互動、以及與明星/偶像合作成為Top3的選擇,這意味著短視頻的營銷內容將更強調個體視角,并與社交緊密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