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愛上“餿味兒”

一般知道我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半會問兩個問題:

“快遞能到你那里嗎?”最近好一點了,都知道什么快遞都能到這里,而且廣西網購總額還擠進全國十強。

所以現在一般問:你們是不是穿著少數民族服裝,一開口就唱山歌?

對于這個問題,我總是高興地說:不但穿民族服裝唱山歌,還專門放假給我們回去對山歌,要不然我們寨子會輸哦!

而這兩個假就是比春節少放一天假的“三月三”,還有這兩天又在放假的民歌節。

沒錯,壯族自治區的好處之一就是比別的地方多了那么一兩個小長假。

而這假期又少不了傳統美食,雖然又是一種粉,但這是壯族才有的粉,而且發源地就是一個小鎮——蒲廟,不是廟了,是南寧周邊的小城鎮。

這種產自壯家的生榨米粉,既不是生吃的,也不是油炸的,更不是活生生榨出來的。酸酸的(沒有甜甜的)、圓圓的粉,一大堆各種配料……有沒有想起自從做成袋裝就沖出廣西走向世界的螺螄粉?只不過這粉的味道更獨特,就連土生土長的廣西人,比如我爸,都拒絕吃它:那是放臭后,才煮來吃的。

可是人家就是要吃這股餿餿味啊!

生榨米粉在壯話里稱為“粉拉餿”。

米漿提前磨好,滴干水分,用布包起來,放進火膛中,用草木灰埋上,起碼發酵兩三晚,第3天才開鍋使用。吃的時候,米團放進專門容器,擠壓成條直接下到鍋里,那獨特的酸溜溜味,據說遠在10米之外都能聞到。而在南寧市區的粉店,受條件所限,一般店鋪只將米漿發酵一晚后,次日使用,沒有那么酸,也就沒有那么餿。弄好了粉,加上剁碎了的頭菜,這個是生的,再放些紫蘇香料,一勺醬油膏,一勺豬肉末,至于那高湯,也是早早一大鍋熬好,由吃的人自己看粉加湯……

更妙的是,生榨粉仿佛什么都能配,油膩一點的:豬腳、脆皮豬肉、香腸,不那么油膩的加鵪鶉蛋、來根油條……我就喜歡生榨粉端上來時,被各種配料配菜覆蓋全碗,根本看不見粉的樣子。其實吃起來比螺螄粉要爽滑、彈牙,畢竟是現做的粉嘛。

這種發酵出來的酸,我總覺得其實有點類似喝牛奶需要的酶:據說對牛奶適應的人,就是能生成一種消化酶,而沒有這種酶分解消化,喝牛奶就容易拉肚子。

我有個表弟,跟著老婆頭一次回她壯族的娘家,當地人也是喜歡喝放了幾天,有一點“餿”的玉米粥,表弟喝了一碗,從那天起到回自己的家,就拉得天昏地暗……所以,也許這種“餿”味里,其實含有排毒功能,至于能不能美顏,或者是減肥,那就不知道了。

古時候的人,來廣西多半是遭貶發配,所謂南蠻之地,而且總說這里充滿瘴氣,沒見誰是興高采烈來的,除了探險的徐霞客。

柳宗元來過,蘇東坡來過、黃庭堅來過、“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的秦觀也來過,但不知道是路途遙遠舟車勞頓,還是被貶邊遠心情郁悶,一般來到后多半就生病了,有的甚至病死在這荒蠻的異鄉。這么看來或許真是被瘴氣什么氣之類的毒素所苦,但如果他們入鄉隨俗吃點這樣的“餿東西”,或許真不是一個餿主意,是不是這一發酵,這一酸爽,什么毒都排出來了?可能這也是一種“神秘的東方力量”,只不過它刮的是腸胃里的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宁国市| 年辖:市辖区| 汕尾市| 宁夏| 江北区| 洛南县| 永顺县| 呼玛县| 岐山县| 平乐县| 宜川县| 四会市| 庄浪县| 汕头市| 浠水县| 东乡族自治县| 曲靖市| 顺昌县| 彰化县| 永清县| 台北市| 北海市| 莒南县| 甘谷县| 巴里| 江津市| 卓尼县| 敦化市| 博白县| 左权县| 喀喇沁旗| 南漳县| 垦利县| 乳源| 克山县| 霸州市| 牟定县| 闽清县| 大足县|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