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社會及歷史的性質(zhì)

9.唯實論與唯名論是如何理解社會的?

誠如齊美爾所言,個體與社會的關(guān)系問題是社會學(xué)的基本問題。但仔細體察的話,這個問題實際上包含著彼此相關(guān)但又有區(qū)別的兩個層面:一是在本體論的意味上個體與社會究竟何者才是真正的“實在”(realty),或者說,“社會”究竟是不是“實在”;二是在社會與個體的發(fā)生、形構(gòu)、運行、變化上,兩者之間是如何作用的。前者涉及的即是本題中社會唯名論(realism)和社會唯實論(nominalism)對于社會的不同理解,而后者涉及的則是對結(jié)構(gòu)與行動之間關(guān)系的理解(見本書關(guān)于“怎樣理解行動與結(jié)構(gòu)的關(guān)系?”的闡述)

唯實論認為“社會”作為整體是一個確定無疑的實體,其實在性毋庸置疑。唯名論認為“社會”只是指稱一種虛幻存在物的一個集合名詞,并不是一個真實的“實體”,真正實際存在的、具有客觀實在性的,只有個體及其行為。屬于前一陣營的,在“社會學(xué)”這個概念誕生之前,有斯賓諾莎、孟德斯鳩等,在孔德發(fā)明“社會學(xué)”這個概念之后,則有孔德、涂爾干等;屬于后一陣營的,在社會學(xué)誕生之前,有霍布斯、亞當(dāng)·斯密等,之后,則有斯賓塞、塔德、狄爾泰、韋伯等。參見周曉虹:《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社會學(xué)內(nèi)部的對立與動力》,載:周曉虹《理論的邂逅:社會學(xué)與社會心理學(xué)的路徑》,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孔德認為,社會不是單純個體的簡單堆積,而是一個由眾多部分組成的相互依賴的有機整體,是一個真正的實體;涂爾干則吸取他在巴黎高師時的老師布特魯認為實在具有不同的層次,當(dāng)?shù)蛯哟蜗蚋邔哟伟l(fā)展時會發(fā)生突生屬性的觀點,而論證指出,發(fā)生、存在于社會層面的“社會事實”或“社會現(xiàn)象”是客觀實在的,“社會”是一個實體。但說“社會”是一個實體,并不意味著“社會”可以脫離個體而存在,而是說,“社會”具有超越于個體特征、不能用個人特性來解釋的屬性。而屬于唯名論陣營的塔德,同時也是涂爾干在學(xué)術(shù)上的競爭對手,則明確宣稱:“我是唯名論者,存在的只有個人的行為和個人的交往,其他的一切都不過是形而上學(xué)的實體和神秘主義?!?img alt=" Cited from:Steven Lukes. Emile Durkheim: his life and w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13."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6EBA5/1354423610323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400586-KL26KLmX5vTM1Vun0DSdjvHXUkAUGwiz-0-aeed9556dc961c78f63d6a2a2e2a82ff">

但實際上,真正能始終如一地把唯名論或唯實論的立場在自己的研究中貫徹到底的并不多,這又更多地體現(xiàn)在唯名論的陣營中。如斯賓塞,他一方面明確表示自己傾向于唯名論,但另一方面,在其《社會學(xué)原理》中又專辟一章《社會是個有機體》,而且在論述社會是個有機體之前首先論證社會是一個實體。再如韋伯,也“常常在為有關(guān)社會結(jié)構(gòu)的宏觀社會學(xué)搭建理論攀緣的腳手架”周曉虹:《唯名論與唯實論之爭:社會學(xué)內(nèi)部的對立與動力》,載:周曉虹《理論的邂逅:社會學(xué)與社會心理學(xué)的路徑》,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頁。。而在社會學(xué)的實際發(fā)展中,可能更有影響的則是像齊美爾這樣試圖跨越兩者的對立、尋求兩者調(diào)和的努力。正如在闡釋本書第二個問題時所說的,齊美爾認為,社會存在于若干個人有著相互影響的地方,正是彼此之間的互動,使人與人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結(jié)成“社會”,社會學(xué)所要研究的,就是“把個人的孤立的并存塑造為相互參與和相互支持的某些特定的形式”,也即“社會化”的形式。在齊美爾看來,社會這個概念如果有其“存在形態(tài)”上的意義,指向的也就是這種形式:“因為沒有泛泛的相互作用,只有一些相互作用的特殊的方式,正是隨著這些特殊方式的出現(xiàn),社會才存在?!?img alt="齊美爾:《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xué)文選》,林榮遠編譯,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36EBA5/1354423610323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400586-KL26KLmX5vTM1Vun0DSdjvHXUkAUGwiz-0-aeed9556dc961c78f63d6a2a2e2a82ff">當(dāng)然,另一方面,這種形式,也只有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實際的互動中才獲得現(xiàn)實的體現(xiàn),就此而言,所謂“社會”乃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除了齊美爾,像認為“自我與社會是孿生兄弟”的美國社會學(xué)家?guī)炖约罢J為社會就是不同個人之間有組織的、定型化的互動的符號互動論者米德也都傾向于將社會從根本上看作一個過程。

值得提一下的是,在本體論的意味上唯名論者和唯實論者對于“社會”之理解的不同,直接地影響了他們在方法論上的區(qū)別,唯名論者在方法論上通常傾向于還原論,即認為通過了解、認識個體及其心理行為的特征,就可以認識把握“社會”的性質(zhì)。而唯實論者在方法論上則通常傾向于整體論,即認為單單通過了解個體是無法認識“社會”整體的,整體必須從整體上來把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囊谦县| 澄江县| 金川县| 沙坪坝区| 托克逊县| 柳州市| 平泉县| 杨浦区| 台山市| 吉木乃县| 安新县| 阜阳市| 剑川县| 巫溪县| 疏勒县| 丽水市| 崇义县| 阿坝县| 信阳市| 无锡市| 滦南县| 海兴县| 陵水| 黄山市| 宽甸| 平遥县| 宁乡县| 婺源县| 和田市| 湖南省| 鹿泉市| 班戈县| 沾化县| 乃东县| 称多县| 平凉市| 彩票| 嫩江县| 宾阳县| 白朗县| 洛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