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茗鑒清談:茶葉審評與品鑒
- 張琳潔
- 1929字
- 2020-03-12 15:52:24
閑時茶話之二
西湖雅韻——關于青春和愛情的圓滿
一直認為關于西湖、關于龍井是有些青春和愛情的話題要說的,只是珠玉在前,精彩的故事太多,白娘子、蘇小小、梁祝,這些已經足夠膾炙人口的故事,再去贅述難免落俗。我能講的是我自己因了龍井茶、借了西湖景而成就的一段青春和愛情心路的圓滿。
2009年的春天,我所在的學校接受了一項參加第六屆全國民族茶藝茶道比賽的邀請。為了這場千里之外的比賽,師生團隊專門創作了一個茶藝的節目,名為《西湖雅韻》。我本意是找個借口隨了隊伍一同去云南,正好借機看茶,但要求同去總不能不承擔任何責任,于是就謀了文案創作兼解說一職。誰想參與起來卻越做越起勁,后來儼然成了主創人員之一,自己的想法也越來越多地融入節目之中。
這段節目意在表現漢族之儒雅有節,吳越文士外冷而內熱的性格,又兼男女兩人沖泡西湖龍井,不免帶有青春和愛情的味道。形式上是以男女主泡分設兩席沖泡龍井茶,一席用青瓷壺盞,一席用玻璃杯和黑釉水注。另有助手兩人著白藍兩色漢服、戴面具、和節拍而動,意在表現吳越文士外表的寧靜與內心的激蕩。奉茶時,助手兩人就摘掉了面具,以青春之容顏奉上青春的茶。

●水光瀲滟

●青春容顏
茶葉之于愛情的詮釋,見微知著,我幾乎用上了整個青春時代對愛情的憧憬:
君似湖中水,
儂若水心花。
龍泓邊倒影成雙,
分明偕采新茶。
少年人青梅竹馬,相約踏青采茶,晴空瀲滟,龍泓映出雙雙倒影,這些是真實的記憶還是曾經的夢想已經分不太清了。只記得許多年前的春天,第一次來杭州小住,在錢塘江邊的五云山上,清晨時分站在半山腰看江景時,一邊也能看見旁邊的小山上三三兩兩的采茶人。以私心揣度,那里或許就有青春年少的小情侶,又或者他們更會喜歡龍井邊清幽的風景吧!
君單衫結綠,
儂雙鬢如鴉。
唯盼吃茶之日,
含英咀嚼芳華。
青春少艾不必細細描畫也知是美的,影綽綽看去就只是飄逸的衣帶和如云的鬢發,像園中的春茶,望過去盡是一片嫩綠,無須細數嫩的葉、新的芽!

●吃茶之約
吃茶之約就算是芳心暗許了吧!江南一帶自來有“吃茶”即約為婚姻之意的習俗,女子受聘謂之“吃茶”,《紅樓夢》中也有王熙鳳打趣林黛玉說:“你既吃了我家茶,還不與我家做媳婦?”清代鄭板橋的《竹枝詞》對于“吃茶”一事寫得最是精彩:“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閑時來吃茶。黃土筑墻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
虎跑泉中水,
獅峰頂上茶。
毓天地之靈秀,
得山水之精華。
西湖美景無限,
錢塘自古繁華。
馥郁是儂氣息,
醇和似君儒雅。
虎跑水、龍井茶堪稱“雙絕”,天地靈秀所鐘不獨茶葉,江南的人物想來也是得了眷顧的。龍井的香氣,栗香之外還有嫩香,嫩香之外又有清香,層次豐富,馥郁持久,好比女子氣韻生動;龍井的滋味醇和回甘,猶如謙謙君子,不偏不倚,溫潤儒雅。這一席的泡茶男子,著綠衫,弄青瓷,席邊插了大朵的荷花,好不倜儻儒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假如之后的歲月都是琴瑟和鳴,畫眉深淺,愛情似乎也會平淡和模糊起來。所以生活帶給我們的多是相聚后的離別,相思中期望的相守!
人間因緣聚散,
自有悲歡。
而今獨上蘭舟,
采蓮在平湖秋。
低頭弄蓮子,
蓮子青如水。
杯中起舞的綠色花朵啊!
我心中相思君知否?

●南風知我意
秋風漸起,采蓮于湖上的女子莫不是相思難遣?杯中茶涼,嘗到的怕不是苦澀難耐?從春天到秋天,從年少到年長,西湖邊上演過多少幕相似的故事,大約只有湖上的明月知曉。于是,這一席的泡茶女子就著黃衫、盤發髻,杯盞邊放著幾枝干了的蓮蓬,形容上些許像新嫁了周郎的小喬。
記得那時我們這隊人到達云南比賽時,“小喬”需要尋覓化妝師來定妝,誤打誤撞間找到了一位婚紗影樓的女化妝師。她似乎很快就明白了我們想要表達的意圖,帶著職業的尊嚴給“小喬”細細裝扮,全然不去理會旁邊等待著的待嫁嬌娘們,裝扮出來后,人人為之驚艷!那“小喬”的眉宇間既有嬌羞又有思念,或許只有明白其中滋味的人才畫得出這般神韻。可惜后來返回浙江再表演這檔節目時,無論什么樣的影樓、化妝師,竟再也沒有畫出如那邊陲小城的女老板手下一般動人的“小喬”。
明月映著天高,
湖水蕩漾深綠。
若南風知我心意,
送茶香去往西洲。
百無聊賴間,
再彈一曲長相守。
百無聊賴間,
再彈一曲長相守。
斯須間茶已泡好,交由兩名助手奉上茶來,帶了半晌的面具也該揭開了。很多年前有一部極唯美的電視劇《大明宮詞》,里面有一個鏡頭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也抹不去:少女太平揭開昆侖奴面具的時候,面具下是俊美的薛紹如春風般的笑容。于是在我的定義里,一見鐘情就是揭開面具的那一剎,你剛好笑如春風,而我就呆在當場!
相思之意說到盡處只好寄托琴音,這琴曲指的也就是太平的故事里反復彈奏的《長相守》。這一節反復詠嘆,仿佛才能平伏百感交集的心緒。這一幕文案寫完,我對青春與愛情的糾結也好像就此找到了安放之所,走了許多年的心路總算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