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茗鑒清談:茶葉審評與品鑒
- 張琳潔
- 1301字
- 2020-03-12 15:52:22
附 茶葉審評常用評語
干茶外形評語
顯毫:芽尖含量高,并帶有較多的白毫。
鋒苗:芽尖緊卷有尖鋒。
重實:條索或顆粒緊結,以手掂量有沉重感,一般是葉質嫩厚的茶葉。
勻整:指上、中、下三段茶的大小、粗細、長短較一致。
勻稱:指上、中、下三段茶的比例適當,無脫擋現象。
挺直:條索平整而挺直呈直線狀,不短不曲。
平伏:搖盤后,上、中、下三段茶在茶盤中相互緊貼,無翹起架空或脫擋現象。
緊結:條索卷緊而重實,為條形茶常用術語。
緊實:緊結重實,嫩度稍差,少鋒苗,制工好。
肥壯:芽肥、葉肉厚實,柔軟卷緊,形態豐滿。
壯實:芽壯、莖粗,條索肥壯而重實。
粗壯:條索粗而壯實,粗實與此同義。
粗松:嫩度差,形狀粗大而松散。
松條:條索卷緊度較差。
扁塊:結成扁圓形的茶塊。
扁條:條形扁,欠圓渾,制工差。
短鈍:條索短而無鋒苗。短禿與此同義。
脫檔:上、下段茶多,中段少,三段茶比例不當。
爆點:干茶上的燙斑。
輕飄:手感很輕,茶葉粗松,一般指低級茶。
露筋:絲筋顯露。
油潤:色澤鮮活,光滑潤澤。
枯暗:色澤枯燥而無光澤。
調勻:葉色均勻一致。
花雜:干茶葉色不一致,雜亂,凈度差。
湯色評語
清澈:清凈、透明、光亮、無沉淀。
鮮艷:湯色鮮明艷麗而有活力。
鮮明:新鮮明亮略有光澤。
明亮:茶湯深而透明。
淺薄:茶湯中物質欠豐富,湯色清淡。
沉淀物多:茶湯中沉于碗底的渣末多。
渾濁:茶湯中有大量懸浮物,透明度差。
香氣評語
高香:香氣高而持久,刺激性強。
純正:香氣純凈、不高不低,無異雜氣味。
平和:香氣較低,但無雜氣。
鈍濁:香氣有一定濃度,但滯鈍不爽。
悶氣:令人不愉快的熟悶氣,沉悶不爽。
粗氣:香氣低,有老茶的粗糙氣。
青氣:帶有鮮葉的青草氣。
高火:茶葉加溫干燥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干度十足產生的火香。
老火:干度十足,帶輕微的焦茶氣味。
陳氣:茶葉存放過久產生的陳化氣味。
異氣:煙、焦、酸、餿、霉等及受外來物質污染所產生的異雜氣。
滋味評語
回甘:茶湯入口微苦后回味有甜感。
濃厚:味濃而不澀,純正不淡,濃醇適口,回味清甘。
醇厚:湯味尚濃,有刺激性,回味略甜。
醇和:湯味欠濃,鮮味不足,但無粗雜味。
純正:味較正常,欠鮮爽。
粗淡:味粗而淡薄,為低級茶的滋味。
苦澀:味雖濃但不鮮不醇,茶湯入口澀而帶苦,令味覺麻木。
熟湯:茶湯入口不爽,軟弱不快的滋味。
水味:口味清淡不純,軟弱無力,干茶受潮或干度不足時帶有“水味”。
高火味:高火氣的茶葉,茶湯中也帶有火氣味。
老火味:輕微帶焦的口感。
焦味:燒焦的茶葉帶有的焦苦味。
異味:煙、焦、酸、餿、霉等及茶葉受到外來物質污染所產生的味感。
葉底評語
細嫩:芽頭多,葉子細小嫩軟。
嫩勻:芽葉勻齊一致,細嫩柔軟。
柔嫩:嫩而柔軟。
柔軟:嫩度稍差,葉片質地柔軟,手按如棉。
勻齊:老嫩、大小、色澤等均勻一致。
肥厚:芽葉肥壯,葉肉厚實、柔軟。
粗老:葉質粗硬,葉脈顯露,手按之粗糙。
開展:葉張展開,葉質柔軟。
攤張:葉質較老,攤開。
單張:脫莖的單葉,多見于低等級的茶葉,制工差。
破碎:葉底斷碎、破碎葉片多。
鮮亮:色澤鮮艷明亮,嫩度好。
明亮:鮮艷程度次于鮮亮,嫩度稍差。
暗:葉色暗沉不明亮。
花雜:葉底色澤不一致。
焦斑:葉張邊緣、葉面有局部黑色或黃色燒焦的斑痕。
焦條:燒焦發黑的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