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寧波職業教育史研究
- 任君慶
- 523字
- 2020-02-21 18:19:26
第一章 近代寧波職業教育的產生背景
寧波,自秦以降,始終是我國重要的沿海貿易港口,城鄉商品經濟十分活躍。明代中后期,寧波的資本主義開始萌芽,以商為業、因商致富的商品經濟觀念已普遍獲得民眾認同。浙東學派一代宗師黃宗羲較早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明清時期,寧波商人在各地經商已是風生水起、嶄露頭角。在當時,全國各地依然沉浸在“科舉功名”的狂熱追求中,而寧波人已經意識到經商盈利與考取功名是同樣榮耀的事情。民國《鄞縣通志》曾記載:“自科舉廢后,商多士少,世家子弟至有畢業學校仍往上海而為商者,良以地當商埠,習于紛華,故皆輕本業而重末利也。”近代以來,眾多寧波商人審時度勢,在上海、天津、漢口等重要通商口岸大力發展對外貿易,迅速崛起,形成了在近代國內工商業界頗有影響的商人群體———“寧波幫”。
寧波人文淵藪,文化昌盛,教育發達。據南宋《寶慶四明志》載,明州早在公元738年就設州學。而后的歷代寧波也成為天下學者聚集的講學盛地,如南宋的四明學派、明時的姚江學派、清時的浙東學派。故而,梁啟超曾盛贊寧波“碩儒輩出,學風霑被全國及海東”。鴉片戰爭后,寧波又成為最早興辦近代教育的地方之一,尤其是職業教育的創辦,在全國起步較早,為當代寧波職業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