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圣彼得堡游記

俄國圣彼得堡地區原是波羅的海芬蘭灣的出海口的一片沼澤地,沙皇彼得一世為了爭奪面向西歐的出海口,1703年在此建彼得堡羅要塞,后擴大為城。1712—1714年彼得大帝把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里,此后的兩百多年中,它一直是俄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普希金將其稱為俄羅斯“面向西方的窗口”。圣彼得堡歷史上曾三易其名:圣彼得堡(1703—1914),彼得格勒(1914—1924),列寧格勒(1924—1991)。1991年蘇聯解體后,經全體市民投票表決,又恢復圣彼得堡舊稱。現在的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的第二大城市,更是俄羅斯的文化中心,在這里到處都能看到俄羅斯古典建筑風格的宮殿和教堂。所以有人說:沒有到過圣彼得堡,就沒有到過俄羅斯。

我在圣彼得堡探訪了3天,參觀的第一個景點是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彼得青銅騎士像位于涅瓦河南岸,它是俄羅斯圣彼得堡的象征。這雕像是1782年法國著名雕塑家法爾科耐在這里創作的。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以武力奪取沙皇寶座的德國女人葉卡捷琳娜二世為了證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統的繼承人,修建了這個彼得青銅騎士像。銅像的底座是40噸重的一整塊花崗石,是在圣彼得堡芬蘭灣處找到的,用了5個月的時間運到這里。現在大家看到的彼得大帝所騎的馬代表俄羅斯,它雙腳騰空,好像要沖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在馬掌下有一條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彼得大帝改革維新的守舊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樣,彼得大帝沖破了重重阻力,在這片沼澤地建起了這座美麗的城市圣彼得堡,把落后、貧窮的俄羅斯,帶向了海洋與繁榮。

《青銅騎士》是普希金在1833年創作的關于圣彼得大帝青銅騎士像的敘事詩。該詩被公認為普希金最成功的敘事詩,并且對俄國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圣彼得堡的青銅騎士像也因為這詩而聞名于世。1834年政府在彼得青銅騎士像的周圍開辟了一個巨型廣場,開始時,因為附近有參政院,故命名為參政院廣場。為了紀念在100年前俄羅斯出現的反奴隸制的熱血的貴族青年于1825年組織的十二月黨人起義,1925年蘇聯政府把這片廣場命名為十二月黨人廣場。

接下來我參觀了圣彼得堡的夏宮和冬宮。

夏宮是彼得大帝為自己蓋的夏季行宮,始建于1714年,除了金碧輝煌的宮殿外,宮殿前的鍍金雕像和階梯式瀑布也聞名于世。夏宮的正前方是夏園,花園里有樹木、林蔭道、灌木叢、花圃、人工石洞和150個噴泉與噴柱。夏宮建筑豪華壯麗,被譽為“俄羅斯的凡爾賽”。據說當初彼得大帝蓋這個夏園就是受凡爾賽宮后花園的啟發,并決心要蓋得比凡爾賽宮的后花園更漂亮。我曾參觀過法國的凡爾賽宮,其后花園確實很漂亮。但與夏宮的這個下花園相比,似乎后者更為開闊壯麗,因為夏宮坐落在芬蘭灣南岸的森林中,夏宮下花園的河道直通芬蘭灣,兩邊開闊地帶樹木參天、花卉燦爛,再加許多噴泉、噴柱,交相輝映,更覺壯觀。

冬宮位于涅瓦河左岸,是一座蔚藍色與白色相間的三層建筑,長230米,寬140米,高22米,它是18世紀中葉俄國巴洛克建筑的杰出典范。冬宮原是沙皇的皇宮,十月革命后成為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一部分。其實,早在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登基不久,冬宮便已經成為女皇的私人博物館。德國貴族出身的葉卡捷琳娜二世,特別鐘情于歐洲文化藝術,收集了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雕塑,為后來博物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冬宮(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其他三個是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盧浮宮、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里收藏的文物有原始文化遺物、古希臘羅馬文物、古代東方文物、歐洲古代文物、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展室里可以看到達芬奇、拉斐爾、倫勃朗、提香、米開朗基羅等大師的作品。據導游講,博物館的珍藏數量浩瀚,若想走遍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約350間開放的展廳,行程約計22千米。總之,藏品非常精美,特別是繪畫和雕塑,并不比盧浮宮或大英博物館的展品遜色。如以雕塑維納斯為例,一談到維納斯,人們腦際就會浮現出巴黎盧浮宮鎮館三寶之一的那尊斷臂美女。其實,現存的古希臘羅馬時期的維納斯雕塑并不是只有那一座,而且也不一定要斷臂才美。我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拍攝到的那一座維納斯雕塑,不僅四肢俱全,而且披著一層薄紗,我覺得也挺美!

在游涅瓦河之前,導游帶我們去看停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巡洋艦。阿芙樂爾巡洋艦原為俄國波羅的海艦隊的巡洋艦,艦長124米,寬16.8米。“阿芙樂爾”意為“黎明”或“曙光”,在羅馬神話中,“阿芙樂爾”是司晨女神,她喚醒人們送來曙光。1917年11月7日21時45分,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炮擊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宣告了“十月革命”的開始。大家都知道毛澤東的名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后來有人考證,說阿芙樂爾發出的是空包彈,打到冬宮的炮彈實際上是彼得保羅要塞發出的。不過這也無關大局,只要發出的是革命的信號也就夠了。

圣彼得堡也和莫斯科一樣,到處都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教堂。但其中最漂亮的是圣彼得堡的滴血大教堂,又叫復活教堂。因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在此遇刺身亡,所以教堂命名為滴血教堂。亞歷山大二世在俄國歷史上被稱為“農奴解救者”。由于他在在位26年的統治期間決心改革落后的農奴制,給俄羅斯帶來了許多實惠,所以刺殺的行動引起全國上下的不滿和指責。為了懷念這位為人民而犧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點,于1883年至1907年興建了這座具有特別歷史意義的紀念堂。

滴血大教堂以莫斯科紅場上的瓦西里大教堂為藍本,又有所創新,外貌更加美麗、更加生動。它那五光十色的洋蔥頭頂可說是色彩華麗而不失典雅,宏偉高聳又錯落有致,是典型的東正教教堂建筑風格,與古老的俄羅斯風格及附近的古典式建筑物成鮮明對比。我認為它不僅是圣彼得堡,甚至是我在世界各地所見過的最漂亮的教堂。

在圣彼得堡我還感受了一點“白夜”的風光。由于圣彼得堡處于北緯60度,地近北極圈,夏季晝長夜短,故該市將6月21日這個只有一小時黑夜的日子定為“白晝節”。我是6月初游圣彼得堡,晚上只能在旅館里觀賞這一白夜景象。我在晚上11點鐘左右從窗口望去,覺得天色真如同白晝;到凌晨3點左右,我又起床望窗口,看到的則如日出東方。我想象如能在午夜出游圣彼得堡,一定能看到種種美麗無比的奇妙景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滕州市| 珠海市| 鄱阳县| 高州市| 革吉县| 尼勒克县| 罗定市| 尚志市| 兴义市| 文昌市| 广德县| 合山市| 始兴县| 特克斯县| 印江| 六枝特区| 达尔| 讷河市| 奎屯市| 沽源县| 马鞍山市| 文水县| 黎川县| 康马县| 常州市| 辽宁省| 巴楚县| 河东区| 仁寿县| 新乡县| 旺苍县| 东阿县| 灵山县| 平果县| 丘北县| 石河子市| 贵德县| 唐海县| 北海市| 漳平市|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