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創新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與實踐
- 朱吉梅
- 2265字
- 2019-12-06 15:36:33
四、大學英語協同創新發展的問題及障礙
十多年來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走過了一段不同尋常的發展歷程。各高校根據教育部頒發的《課程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建立了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新教學模式;實行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學英語教學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評估、教學手段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切實提高了大學英語教學質量。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國際合作與交流成為各高校建設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教育國際化對各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盡管大學新生的英語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新生英語水平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英語教學定位與目標不明確,可操作性不強
《課程要求》規定: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各高校應該根據各學校的人才規格定位,根據今后學生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科學地、實事求是地確定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與定位。可現實情況是:在某些人看來,大學英語教學僅僅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對一些學校管理層來說,大學英語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不少學生也持同樣的觀點,認為通過了四、六級考試就意味著英語學習成功了。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大學英語課時逐漸減少,大學英語教師感到前途渺茫,不明白教改的方向。參照即將頒發的《教學指南》,根據各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和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正確定位、確定具體的目標成為大學英語教改的關鍵。
2.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不夠完善,因材施教內容欠缺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以下簡稱《新課標》)實施近十年,全國范圍高中階段英語整體水平有明顯提高。由于我國外語師資和教學資源分布不均,全國英語教學質量的地區差異、城鄉差異明顯,新生英語水平呈兩極分化之勢,學生需求的差異性比以前大。單一、統一的課程設置無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無法滿足各院系學科、專業發展需求。還有,各院系學科、專業發展不平衡,國際化程度差異較大。根據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與目標,充分考慮不同學科學生的英語需求,完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成為大學英語教改的當務之急。
3.大學英語評價體系不夠細化,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指標缺失
自《課程要求(試行)》頒布以來,大學英語實施了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價體系,避免了“一考定終身”的現象。期末考試分數不再是唯一的課程分數,課堂表現、平時測試、口語、自主學習等都納入到平時成績考查,在總評中占一定比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評價體系極大地促進了大學生的英語學習。但目前大學英語評價體系中出現了三個方面的缺失,即教師對于學生發展的評價指標缺失、學生自評缺失、同伴互評缺失。還有,課堂表現等評價指標不夠細化,難以操作。進一步完善大學英語評價體系,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興趣,也是大學英語教改的關鍵。
4.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缺少有效性的考慮
中國學生從小學(一般從三年級,不少大城市都從一年級)開始學英語,學的是基礎性的語言知識(主要是語法規則和詞匯),主要是為了升學考試。到初中再到高中,然后再到大學還是基礎性的語言知識。大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懈怠情況,他們中許多人對于高校的英語教學不是很滿意。大學英語課堂教什么?怎么教?高校應該根據《教學指南》、學校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多媒體等多樣化現代教育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隨著網絡的普及,英語學習資料非常豐富,學生無從下手。大學英語課內、課外成為“兩張皮”,互不關聯。如何將課外變成課堂知識的延伸和補充,發揮課堂教學對學生課外學習的向導作用,將課堂學習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和統一起來,這已成為當今每一位大學英語教師思考和急于破解的難題。
5.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比較薄弱
近年來各高校大學英語教師職稱、學歷結構有所改善,講師和碩士比例大幅上升,但高級職稱、博士比例依然不高。另外,性別結構不平衡,女教師比例占80%左右。大學英語師資隊伍的性別、職稱、學歷結構不平衡,這些不平衡影響到教師個人的職業發展,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再者,大學英語教師承擔著繁重的基礎課程教學任務,科研能力相對較弱,發表純學術性論文、申請課題的人數少,現行教師評價體制不利于教師職業發展。大學英語教改呼喚復合型大學英語教師,即熟悉外語教學理論(教育學、語言學、測試學理論等)、具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有較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合理的知識結構。推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是一個關鍵因素。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大學英語教師隊伍成為各高校大學英語教改的重中之重。
6.大學英語教、學、管理一體化有待加強
大學英語作為面廣量大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涉及學生人數多,涉及部門眾多,通常情況下大學英語部孤軍作戰,收效甚微。大學英語教改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通過科學的規劃設計和組織管理,才能把各種因素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管理上,學校層面、職能部門、外語學院、大學英語部、語言實驗中心、學生所在學院、大學英語教師應協同作戰,切實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服務,這樣才能高效地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