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打開通往中華武道殿堂之門
李小龍作為當代最具影響力,以影視為主要職業的技擊家,以其短暫的一生給世界帶了巨大的影響。然而,李小龍對世界的影響卻不僅限于“功夫片”本身,他讓世界看到的正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所具有的“武道精神”。他使人們看到了一種中國人特有的精神和骨氣,這正是習武之人所追求的“浩然之氣”。李小龍通過他一系列的中國“功夫片”,以及在世界武壇中的強悍形象,徹底改變了“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形象。從而使“Bruce Lee”成為在世界各地都路人皆知的大英雄。
李小龍對世界武壇的影響,也不僅限于他創建的“截拳道”(Jeet Kune Do)武技本身,還有一種對當代世界武術的啟迪。故而,現代搏擊運動中的MMA和UFC等搏擊形式均推崇李小龍為創始人。
然而,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首次將中國武術推向世界,并為此做出突出貢獻的李小龍,當初卻是以中國傳統武術的叛逆者的形象開辟國際武壇的。李小龍首次打破了傳統武術的門戶之見,摒棄了武術中許多華而不實的技法與套式,直取傳統武術技擊之精華。特別是將傳統武術中長期蘊含的哲學思想——武道哲理提升了出來。創建了“以無法為有法”與“以無限為有限”兩句名言為代表的截拳道,從而為中國武術拉開了開創性改革的序幕。
四十年的時間轉眼即逝,后人卻還在困擾截拳道究竟是什么。其實正如李小龍自己所解釋的“我只能說是國術,一個沒有門派之分的國術,是反對讓武術流入形式化的國術,是從傳統中解救出來的國術”。李小龍提出“國術應當有一套完整的道理才對,我希望用哲學精神,融化到國術里面去”的思想。無疑這將對中國武術各門派之間的整合,以及中華武道體系的建立起到深遠的影響。其實早在李小龍去世前兩年(即1971年)就曾聲稱,要收回載拳道的名稱,改稱為“Tao of Chinese Gung Fu”(中國功夫道或中華武道)。
可以說李小龍是中華武道理念的第一位倡導者。
隨著李小龍文化現象的興起,在國際上出現了許多李小龍文化研究的學者,開始對李小龍功夫片背后的文化內涵進行全面、系統而深入的研究。
從“死亡之迷”到“王者之路”,從“一代巨星”到“一代宗師”,從“成功之道”到“對生命的感悟”,人們在不斷地探解著其中之謎和他的人生之道。在隨之形成的李小龍文化現象中,更是把這種探解引向了對中華文化與生命的探討。但大部分人卻依然很少了解這位“一代武學宗師”更加深層的一面。
李小龍的過人之處,正在于他的武道體系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哲學理念。他不是一名普通的武師,而是一位武術哲人,一位武道學者。他的武學體系有著鮮明的武道合一的特征。
當前,中國武術的發展正徘徊于十字路口。李小龍倡導的是“大武道”的理念,中華文化的修行都是由“藝”入“道”的。無疑,他的武道思想和理念對于拋棄“競技”、回歸“傳統”,以及中國武術各門派之間的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同時,對中華民族武道體系的建立將起到十分深遠的影響。
李小龍把中國功夫推向了世界,他的武道理念對中國武術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他在傳統武道理念上第一次提出了開放的理念,也就是在技法上無門無派,以人為本,挖掘自身潛能,不斷前行、向上,不斷自我完善的精神,這正是一種學無止境、藝無止境的心境。
李小龍是一位勇敢的踐行者,他在不斷挑戰許多傳統觀點和理念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挑戰自我,從而使傳統武術在變革中走向世界。他對世界武壇的影響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而且仍然在不斷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李小龍由“武道”中悟出的哲理思想之影響也已超越了他對武術本身的詮釋。
李小龍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也是成功的一生。對其成功之路的解讀,會給人們,特別是年輕人十分重要的啟示,也會給中年人帶來許多人生之道的感悟。縱觀中華文化和中華武術數千年的歷史,李小龍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武道思想的倡導者和推行者!
《李小龍技擊法》和《截拳道之道》正是進入其武道體系的敲門磚,李小龍以他的武道理念與體系為人們打開了通往中華武道的殿堂之門。
鐘海明
201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