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需要自己去爭取
有的時候,林默然相信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由一雙無形的大手的牽引,就如同每天過的生活,都是如此。
她也曾經祈禱過,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她也曾經失落過,在經歷了感情的波折之后。生活中沒著兒沒落兒的時候,林默然便開始胡思亂想起來。心中打了無數的底稿,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有一個什么目標。
想著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但是萬事開頭難,真的不知道如何起步。而今,踏入社會多年,早已經習慣了各色的冷眼旁觀,現實中早已經將大家各自的生活環境劃分出了不同的區域。
以為可以信心滿滿談論的事情,到頭來還是一場空歡喜。
林默然是在最需要朋友關心的時候遇到葉天明的。
昔日的戀人再次相見的時候,他們仍舊有著以往的默契,原本應該很生疏的兩個人,卻在各自的輕言淺笑中將那份生疏,消失殆盡了。
林默然也不知道為什么,她就是可以從對方眼神中,感受到到那份似曾相識的濃情。
原來,他們應該會有一生一世的相守,只是他們是命運捉弄吧?
林默然和葉葉天明沒有走在一起,他們竟然都會選擇相忘于江湖。
有的時候不是言語的冷漠就是沒有感覺,林默然怎么能夠讓葉天明理解自己對他的那份無言的愛。很多時候,事情不是看表面的,他們的心是不會欺騙自己的。
什么話也不想說,心里的感覺是足夠讓自己無法欺騙自己的證據。
林默然和葉天明彼此相視的那一刻,心里的感覺讓她明白,她還是無法漠視他。
歲月的痕跡,讓彼此少了那份青澀,多了一份成熟,而林默然更是多了一份沉穩的歷練,理智的就如同應付日常的公司事務。
無論是如何開始的都好,無法袒露在陽光下的戀情就如同罌粟花,讓人迷失卻無法自拔。不是沒有過提示,不是沒有過掙扎,時間的推移讓一切都淡化了,人生中值得林默然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仍舊無法忘情于你,而今天我能得夠找回自己的自信,最原始的動力是你給于我的。是你讓我充滿了斗志,給自己一片奮斗的天空,讓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那里。
因為了解自己才能夠去奮斗,你怎么會想到我會依附于你的雙翼之下呢?即使你的雙翼足夠大,我也不想做你背后的女人。
你仍舊那么愛護我,讓我知道,你還是那么在意我。
只是,你知道嗎?我在心里,放不下你。
舍不得,就是無法割舍這份感覺,我相信有一天我們哪個城市的街頭不期而遇。我知道,就如同那日一樣我們對面相逢。
我知道,一個眼神可以表達所有的秘密;
我明白,有一份愛已經深藏心底揮之不去。”
似乎是下了無數次的決心,林默然總算是將這個文件用EMAIL發了出去,整個上午她都在等著葉天明的電話。
但是,葉天明似乎明白一切似的,沒有答案就是真的答案吧!
葉天明還是在第二天來了一個莫名其妙的信息:
“當我們都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可以瀟灑談人生,但是是什么時候?”或者“此情可待成追憶”,或者“此恨綿綿無絕期。”
我很明白你,你就是不服氣,你就是不想認輸。
放飛我們的希望吧,我知道你的夢想,也知道你的心情。
我們不要再聯系了,有的時候放任感情,我們又怎么可以收放自如呢?
林默然太了解對方了,而今,他們都不是碌碌無為之輩。今日的擁有與當初何止云泥之別呢?只是,當初的那份真情早已消失在今日城市的喧囂中了。
今天的心情很復雜,林默然淡淡地看著手機里的信息,她連回復的機會都不想給自己留下。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有軟肋,但是林默然從來不知道葉天明會是她最軟的那根骨頭。
下次見面我們還能夠簡簡單單嗎?林默然將汽車開離了城鎮的主干道路,車載音樂伴隨著呼呼的風聲,感覺這個世界只有一條沒有終點的道路,而林默然看到了自己孤獨的身影。
為什么,那么久了,心還是會很痛很痛;為什么可以原諒他的一切,只為了當初的負氣而走,彼此都沒有牽好各自的手。
不要承諾,林默然知道自己不必承諾的時候,是為對方想的最多的時候。
是否,應該相忘于江湖,還是讓自己如此的痛苦。那個曾經告訴自己,幸福是要自己去爭取的那個人,如今選擇了逃避。
過去,葉天明很在意林默然的一舉一動,而今,他更加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和自己今時今日的社會背景。
林默然給葉天明打了一個電話,用一種醉酒的呻吟告訴他,自己喝多了,開著車子。故意掛斷了電話,給對方一個回復的理由。
電話打回來的時候,葉天明的語氣低沉而厚重,他說自己在開會,讓她將車子開到一邊停下來,等酒醒了再回來。
林默然苦笑了一下,繼續順著一條鄉村公路開著車子上。
轉彎處,她看見了一輛白色的BMW。
如此的熟悉,車前站著一個男人,在落入的余輝中,落寞的背影引入遐思。
林默然沒有想到會在這里遇到葉天明,看看周圍的環境,才知道,這是他們第一次相識的地方。
難道在內心深處的那份記憶是永恒傳奇嗎?
“介意有個人陪你看落日嗎?”
夕陽西下,兩個人影靜靜的站著,等待屬于他們各自的風景。
……
一只手電筒
一個小男孩,走出低矮的房屋。他的衣衫有些破舊,彎著腰,低著頭,瘦弱的背上背著一袋碎玻璃,吃力地向前走。他走一步,向著垃圾場的方向,望望。那是他利用放學后的時間,眼光遍布街道的每個角落,辛辛苦苦撿來的。現在他要把這些碎玻璃賣掉,賺回他想要的錢。他不怕別人的眼光,他不看別人的臉色,那個目標,那對他的誘惑力太大了。每次賣掉玻璃后,看到零零碎碎的錢躺在手心里,他的心里就充滿了自豪感。他知道,每攢一分錢,他就離自己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他舍不得花掉一分錢,一心一意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是的,男孩是有目標的,那是一只漂亮的手電筒。另外一個小朋友有這樣一只,聚集了身邊的小朋友羨慕的眼光,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和他玩,只是羨慕他的手電筒。有了手電筒,就可以在黑夜里看到那道神奇的光柱射向鳥窩,射向呆呆地小鳥,就能捉到在白天神氣飛翔的小鳥,就能像那個被眾多小朋友熱寵的中心。于是,他咬咬嘴唇,下定決心:我一定能擁有這樣一只手電筒。爸爸媽媽是不會給他錢的,這個他知道。窮困,像一張無形的網,籠在父母的身上。最后,他終于如愿以償,得到了和那個小朋友一模一樣的手電筒。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就埋下了一個信念: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只有靠自己。
一個青年人,彈著悠揚的吉他,唱著浪漫的歌。微風中,滿頭輕揚的發絲,襯托著他俊秀的臉龐,吉他,掩住他帥氣的身形,旁邊的同伴如醉如癡地隨著哼唱。那時,他是一個工廠里技術工。幾年里,他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初中畢業生,變成一個技術最好的工人。每每技術評比,他總是名列前茅。最漂亮的姑娘,向他投來最灼熱的一瞥,牽引了他青春的眸子,清亮的歌喉。那是一段難忘的日子,演繹著前人花前月下的戀情。他的心,浸泡在愛的溫潤里。
一次偶然,他發現了女友的隱情。他看到女友竟然和自己最要好的男友在一起。那刻,他憤怒了,像一頭獅子。他想質問,他想發泄,他想流淚,可是,他什么也沒有做,他忍住了。望著那輪曾經覺得最美最溫暖的月亮,他默默吞下人生里第一枚苦澀的果子。為了成全朋友,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他選擇了退出。他以隱忍,結束了自己的初戀。那是因為,他想起了,小時候手電筒的故事。他堅信,一定在不遠處,有一份更好的愛情,等待著他。時間,讓他從失戀的痛苦中慢慢走出來。不久,他又邂逅了另外一個女孩,比原來那個女孩感覺還要好。他笑了,自信地笑了。多年后,當他再碰到初戀女友的時候,女友曾向他流露愧悔的話語,他只是笑笑,一番打趣。往事,不堪回首。人生,不會重新來過。
多年以后,那名技術工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成為部門經理,事業正處于巔峰時期。只是,工廠里人員眾多,競爭激烈,每個人時時面臨被裁員的威脅。面對明爭暗斗的日子,做人一向低調的他,厭倦了。一如那次婚姻的選擇,他放棄了已經工作了幾十年的崗位。在人們驚異的目光中,離開了工廠,成為一名下崗人員,開始了人生里的第二次打拼。那時,他已經步入中年。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東山再起,一定能迎來人生里的第二個春天。因為,那個手電筒的故事,長在血肉里,成為一種潛在的力量,鼓勵著他闖過重重難關。
妻子很想出去闖蕩一下,和他商量,要去遙遠的城市,和自家姐妹一起賣服裝,他同意了。那段時間,家里有老人,需要時時探望;有孩子,需要天天照顧。他是男人,他有的是精力,他不怕。那時候,他們是多年的好夫妻,他信任妻子,就像信任自己。妻子出去,也是為了這個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他用多年的積蓄,開了一家水果批發市場。他把全部的心力傾注到他的商場里去。每天,他早出晚歸,眼珠子一樣關注著自己的事業。那是他最后的一搏。
他不吸煙,不喜歡喝酒,更拒絕賭博,只嗜好讀書。多年來,他的床頭,總是擺滿了隨手買來的書。每天的茶余飯后,帶著工作后的倦意讀上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使他的靈魂安寧,使他的日子充實。他夢想成為一名儒商。隨著購買電腦的人群,他也進入有網的行列。他喜歡文字,也偶爾寫些文字。文字,是他思想的總結,是他情感的述說。我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與他結識的。我,只是他的一個網友,一個很談得來的朋友。而上面那些文字,也是通過陸陸續續的交往概括總結出來的。我一直很佩服他,為結識這樣的朋友而慶幸。他說不喜歡聊感情方面的問題。我知道,他要說的,是什么。我們的想法是一致的。網絡里,一樣有道德,那條準線,在人心里。寫之余,偶爾和他聊,聊主席的詩詞,聊魯迅的文章,聊瓊瑤的詩,聊寫的內容,或者擬定一個題目,一起寫,其樂融融。那是一段快樂的日子,純純的、讀與寫的快樂。盡管文字一直淺顯、幼稚,但因為有朋友一路同行的感覺,真好。最初交往的幾個月里,他給我的感覺,始終是積極、向上的,直至那個雨夜,讓我認識了他的脆弱。
那夜,他回來得有點晚。上線后,他找我聊,一種頹廢的語氣。這是我原先印象里沒有的。他說他的兒子跑丟了。我嚇了一跳。以前,他曾經夸過兒子聰明。在那段剛開商場的那段日子里,兒子時時通過手機鼓勵爸爸,為爸爸加油。這么乖的兒子怎么會跑丟呢?細問,原來是因為迷戀網絡游戲。是兒子的班主任打過來的,說孩子那天沒去學校上學。他著急了,把兒子經常去的同學家找遍了,把能聯系的地址都聯系過了,就是找不到兒子。“問過大嫂嗎?也許,想媽媽,去找媽媽了吧?”“問過了,沒去她那里。”“看來,他是藏在哪個同學家了,不愿意出來見我吧?”兒子這樣,讓他感到很失望。那時,正是深秋。一整天,天上下著雨,他就奔走在那座南方的小城里,到處尋找他的兒子。回家的時候,渾身的衣服都濕透了。那夜,覺得,他更像一位父親,一個普通人。他說了很多,我也勸了不少的話,是什么,已記不清了,只是想起來,讓人難過。在第二天,才找到他的兒子。
春節臨近,他的妻子從南方回來了。也許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和出去一年的妻子,缺少了和諧。總是因為生活瑣事,因為網絡,莫名地吵。于是,我很少找他聊了。只在心里默默祝愿,他能處理好自己身邊的事情,找回原來生活的溫馨。
有過一段更為玄幻的交往。年底的一天,去過一個朋友的空間,看到很多感覺凄美的文章,轉了兩篇。兩天后,那人加我做好友。于是聊,聊得很投機。一位直爽、熱情的女人,給我印象很好。雖然是初次聊,竟然有很親切的感覺,猶似姐妹。聊著聊著,從話語間竟然猜測出,她是他的妻子。笑了。也沒再敢深聊。能感覺出,女人對他的心,并沒有改變。我心里想,他有那么好的妻子,他的婚姻,應該是幸福的。他們的困境,應該是暫時的。
半年、一年的時間,在我,很快過去了。偶爾和他聊兩句,還和妻子處在冷戰之中,妻子在家煩悶了,又去了遙遠的城市。只好又是一番好言相勸。再聊,還是如此,真是為他難過。太悶了,我就和他說:“唱只歌吧。”于是,他就唱。他的聲音很好,雖然沒有伴奏,但吐字清晰,能聽出歌曲的美。他也為我吹過口琴,當悠揚的曲子響起的時候,便陶醉在琴音里。那時候,我就想,這么優越的男人,他的妻子為什么就不好好珍惜呢?如果吹奏這樣一支美妙的曲子,難道妻子就真想不起那些初始的美麗?一起走過幾十年的夫妻,真得就不能原諒彼此偶爾的過錯,破鏡重圓?也許,他真得有些疲憊了,小時候那只小小的手電筒微光,因為太久遠,已經不能照亮他以后的路了。也許,他是在反思,在積蓄更大的能量,準備更好地走以后的路。我衷心祝愿他走好以后的每個日子。他的善良,他的溫厚,他的博學,以及他后來的憂郁、迷惘、反思,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一直是我很尊重的朋友。我曾經很天真,渴望自己的話語,能變作他那手電筒的微光,能給他一點溫暖,讓他看到曾經美好的日子,看到未來的希望。可是,一個人美好的愿望,只屬于自己,若想改變別人,影響別人,很難。那,我的祝愿,就只能原地徘徊了。
在網絡里邂逅每一位朋友,也如現實中的路,坎坎坷坷的,留下深深淺淺的心事。無形中話語的交往,我不想讓它慢慢回歸無形,留下一段文字,作為一種紀念吧。我仍希望朋友們,在網絡里,依然保持著一顆警醒、明智的心,做一個獨立、善良的自己,不要沉迷網絡,而要讓網絡為自己服務,豐富自己的生活,讓生命的質量更高。任何時候,善良、堅韌的心,就猶如那只小小的手電筒發出的亮光,照亮我們要走的路。
烏云散盡,是晴天
圓桌上,飯菜的香氣氤氳繚繞,朦朧著張張漾著微笑的臉。
中間位置上,坐著一對小夫妻。女人,鵝蛋形的臉上閃著白瓷般的光澤,細膩瑩潤,細長的眼睛,笑成兩枚彎月牙,元寶般的嘴角,向上揚起。身邊,坐著他新婚的丈夫,身材瘦削而挺拔,窄長臉,兩條濃黑的劍眉,長在有些突出的額頭上,掩飾著一雙朗目特有的神韻。就是用雙眼睛,盡管在眾人面前,依然深情注視著新婚的妻子,流露出無盡濃情蜜意。飯桌上的親人們,頻頻祝賀他們新婚幸福,盡管這祝福的話語,來得有些晚。
因為距離婆家很遠,女孩結婚后沒有回家。這是結婚一個月后,第一次回家看望父母。父母當時沒去參加女兒的婚禮。在那個幸福的日子,女兒不知道,爸爸、媽媽是抹著眼淚度過的。想到女兒馬上就是別人的媳婦了,雖然女兒常年在外,難得一見,母親的心還是承受不住,內心仿佛被掏空似的。
女孩的父親當過海軍。因為一次海上航行,輪船險些淹沒在那片汪洋之中,被搶救上來以后,精神受了一些刺激,提前退役,回到家中,多年沒有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回家最初的幾年,父親喜歡靜靜呆著,表情呆滯,不喜歡接觸外人。孩子還小,父親就在家看孩子,母親去生產隊掙“公分”養家(一個古老的詞匯)。那是一段最艱難的日子,母親的心里很苦,但是從不外露,他相信男人一定會好起來的。幾年以后,母親又生下妹妹。安寧、和諧的家庭,讓父親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在村子的建筑隊里干活,掙錢貼補家用。母親就自己在家里養雞、養鴨、養豬、養羊,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孩子們,在緊巴巴的日子中成長,并沒有覺察出生活的欠缺,因為母親寬厚而知足的微笑。父母都是高中生,在那時屬于有文化的人,知道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讓她們安分守己,讓她們自尊自愛。兩個孩子也體諒父母的辛苦,小小年紀都知道搶著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打豬草。她們的學習,在班級里總是最棒的,在學校里,從來沒聽說她們和誰打過架。看著她們一天天健康長大,父母雖然累,但是很欣慰。
那年,女孩初三畢業的時候,就悄悄對媽媽說:“媽媽,我不想上學了,讓妹妹上吧,我也要去掙錢養家。”媽媽看看懂事的女兒,難過地低下頭,默認了。她知道,家庭生活,實在太困難了。在女兒的堅決的語氣里,母親只好忍痛默認了。那年,女孩在全鄉所有畢業學生中的名次,是第九名。
女孩是個很要強的女孩子,不想干粗重的體力活,她想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她和一起下學的同學,去市里的人才市場轉,去中介公司詢問,終于在一家服裝公司有了一份工作。
女孩很漂亮,性子柔中有剛,無形中有一種震懾人心的力量。農民女兒的質樸、善良、堅忍一一在她身上呈現出來。經歷很器重她,一段時間以后,她被調去北京工作。那是很難得的機會。第一次告別父母,去那么遠的地方,女孩沒有退縮,勇敢面對。
在北京,這座大都市,她得到更好的鍛煉。幾年的打拼之后,不斷被提拔,成為部門經理,統領著很多工作人員。這期間,他沒有忘記家里的父母和妹妹,在那種高消費的環境里,盡量節省自己的開支,供妹妹上學,給父母買治療儀,買時尚的衣服。雖然一年難得回家一次,但是父母時刻能感到女兒對他們的依戀。小妹也很爭氣,經過不懈的努力,考上了本省的一所師范大學。父母的年歲在變老,但心里一直開心著,因為兩個善良、乖巧的女兒。
女兒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父母的心事越來越重了。左鄰右舍看到出落得花一樣的女孩,都搶著給她介紹對象。當媽媽興沖沖地打電話讓女兒回家相親的時候,女兒對這樣的事情總是很冷淡,沒有一點熱情。一次次的相親,一次次不歡而散,母親失望了。幾年的城市生活,已經將女孩完全改造為一個城市姑娘了,女孩再也不想回到農村的環境里去了。左鄰右舍的冷言冷語,也雨點一般砸過來,說她家女兒眼光太高了,好高騖遠。眼看著女兒的年齡一年年變大,母親心焦如焚,一向不信神的她,竟然四處算卦,預測女兒的婚姻。可憐天下父母心,都渴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很好的歸宿。
然后,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沉寂。父母沉默著,擔心著;鄉親們沉默著,在冷眼看著女孩的婚事,會有怎樣的結果。
終于,女孩將自己新婚的丈夫領回家里。就是剛開始那一幕。家鄉的兄嫂,熱情款待,遠方歸來的小妹。笑聲中,前嫌盡失。酒席間,觥籌交錯,歡聲笑語。
女孩新婚的丈夫,家在秦皇島,是一個從小在城市長大的孩子,但是沒有一點輕浮的樣子,很深沉,也很健談。他說起他們婚后的一些瑣事。他的父親是一位老中醫,很想讓兒子長大后,子承父業。可是,他性格活潑,外向,忍受不了醫生的生活方式,他說長年累月在一間屋子里給病人看病,那很可怕。他喜歡人多的地方,喜歡有更多人際交往的地方。他和女孩所在的公司很近,偶爾的相遇,竟然一見鐘情,紛紛墜入愛河。也許,人對自己的愛情,是不能急的。那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女孩愛得很認真,男孩也是。
婚后,女孩悄悄對男孩說:“來城市里幾年,我還沒啃過豬蹄呢!”面對這樣可笑的問題,丈夫簡直要噴飯了。他說:“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唄!干嘛管別人怎么想?”女孩就笑:“多不好意思。”他在飯店工作過一段時間,什么飯都會做。他買了最新鮮的豬蹄,親自下廚,做出香噴噴、油亮亮的豬蹄,一定要看著女孩吃下去。女孩就當著自己丈夫的面,沒有一點顧忌地把豬蹄一點點吃下去,看著她吃得那么香,那么好看,直到吃得嘴上沾滿油,手上沾滿油,直到丈夫笑得陽光燦爛。丈夫又聽說女孩想吃海鮮。他在海邊長大,海鮮吃得多了,并沒有多少吸引力,他想滿足女孩所有的愿望,來證明自己是多么愛他。嫂子們就笑侃:“難怪妹妹結婚才一個月就胖了些了呢!”
他說:“在城市里,像她這樣的姑娘,真是太少了。純情、美麗之外,我還喜歡她的樸實、善良。能娶上這樣的姑娘,我家祖輩的墳上真是冒青煙了。希望哥哥嫂子們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對待她的。也希望你們能到我們家去玩。我們家離海邊很近,可以隨時去看海……”
他這樣說著的時候,還不停用眼睛注視身邊的女孩。女孩,也就在沐浴在了這愛的眼光中,一臉幸福的笑。這樣想著,看看窗外,本來陰云密布的天空,早已經藍天白云。天,好晴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