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什么是代謝綜合征
- 常見疾病概念
- 劉燁
- 597字
- 2019-06-14 18:28:09
臨床上常常見到一些病人得了高血壓之后,又陸續發現了血脂異常或糖尿病;也有人得了糖尿病后緊接著又患上了痛風、冠心病。這些現象在上個世紀初就引起了醫學界的注意。到了80年代,有人提出了著名的“X綜合征”的概念。90年代后,這種現象被正式命名為“胰島素抵抗綜合征”或“代謝綜合征”。
代謝綜合征是一系列病理生理現象的統一體,它包括一組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群:中心性肥胖、糖耐量減低或2型糖尿病、高胰島素血癥或胰島素抵抗、血脂紊亂、高血壓、高尿酸血癥、高凝狀態、纖溶性降低等。最終導致過早動脈硬化、冠心病、腦卒中。此外,微量蛋白尿、脂肪肝、骨質疏松也與之有關。醫學研究已證明,胰島素抵抗是代謝綜合征的啟動環節,是產生這些癥狀和疾病的“共同土壤”。
正常情況下,胰島素能抑制肝臟釋放葡萄糖,并促進骨骼肌攝取利用葡萄糖,從而使血糖下降。胰島素抵抗是指正常濃度胰島素的生理作用降低,為了使血糖保持在正常水平,肌體代償性分泌過多的胰島素,即高胰島素血癥。這種繼發的高胰島素狀態又會使胰島素的其他生物效應增加,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引起高血壓、肝代謝異常、動脈硬化等等,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
代謝綜合征這一概念的提出,將過去彼此分割但實際上密切相關的疾病或代謝紊亂聯系在一起,提高了對其危險性的認識。當您發現機體存在某一個問題時,它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了解代謝綜合征的概念,有利于動脈硬化的多種危險因素的早期診斷和綜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