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6章 莊子 外篇 天道(二)

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外圓內方,外王內圣,隨外界變化而內心不變,此為莊子思想的要點。

《莊子》一書由內篇、外篇、雜篇編纂而成,內容寵雜繁復,汪洋恣肆,唯秉持莊子思想之要點,才能較好地理解貫通莊子全書。

第三章

續論無為而治可使天下太平。講述帝王無為之道,乘天地、馳萬物,任用天下人。

繼以小點釋讀:

1.夫帝王之德,以天地為宗,以道德為主,以無為為常。

帝王的德行,以天地為根本,以道德為主導,以無為為常規。

2.無為也,則用天下而有余;有為也,則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貴夫無為也。

無為,治理天下而閑暇有余;有為,為天下事竭盡全力而唯恐不足。故,古人看重無為。

3.上無為也,下亦無為也,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臣;

君上無為,臣下也無為,是下與上同德,下與上同德則不合臣道;

4.下有為也,上亦有為也,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主。

臣下有為,君上也有為,是上與下同道,上與下同道則不合君道。

5.上必無為而用天下,下必有為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

君上必無為而能治理天下,臣下必有為而為天下所用,這是不變的道理。

6.故古之王天下者,知雖落天地,不自慮也;辯雖雕萬物,不自說也;能雖窮海內,不自為也。

故,古代統治天下者,知識雖涵蓋天地,不自行謀劃;辯才雖通達萬物,不自行論辯;才能雖雄冠海內,不親自而為。

7.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

天不生產而萬物自行化育,地不生長而萬物自行繁衍,帝王無為而天下運轉自如。

8.故曰莫神于天,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

故說,沒有比天更為神妙,沒有比地更為富庶,沒有比帝王更為偉大。

9.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馳萬物,而用人群之道也。

故說,帝王的德行可與天地相合。此為隨順天地、調和萬物,任用天下人之道。

第四章

論述天尊地卑,四季有序,人間也有次序,即人道,人道是大道的一部分,是為本源。

而未端,須運用精神、動用心術,方能辦成,不可取。未端之舉,古人早有,而不視為本源。

以天地為師,效法天地,亦為莊子思想之要點。

繼以小點釋讀:

1.本在于上,末在于下;要在于主,詳在于臣。

本源處于上位,未端處于下位;治世綱要在于君上,詳雜事務在于臣下。

2.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賞罰利害,五刑之辟,教之末也;禮法度數,形名比詳,治之末也;

三軍五兵的運用,德行之末端;獎賞懲戒,刑罰施行,教導之末端;禮法、尺度,實體稱謂的詳察,治理之末端;

3.鐘鼓之音,羽旄之容,樂之末也;哭泣衰绖,隆殺之服,哀之末也。此五末者,須精神之運,心術之動,然后從之者也。末學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鐘鼓之音,羽毛裝飾,音樂之末端;哭祭喪服,各具等次,哀悼之未端。此五種末端之舉,須運用精神、動用心術,方能辦成。這些未端之舉,古人早有,而不視為本源。

4.君先而臣從,父先而子從,兄先而弟從,長先而少從,男先而女從,夫先而婦從。

國君為先,臣下隨從,父為先子隨從,兄為先弟隨從,年長為先,年少隨從,男為先女隨從,夫為先妻隨從。

5.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

尊卑、先后,是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圣人取而效法。上天尊貴,大地卑下,是神明的位列;

6.春夏先,秋冬后,四時之序也。萬物化作,萌區有狀,盛衰之殺,變化之流也。

春夏先,秋冬后,是四時的順序。萬物化育生長,萌芽之初即各具形狀,盛衰存亡,是萬物變化的流轉。

7.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況人道乎!

天地最為神妙,尚且存在尊卑、先后的序列,何況人道,人間的次序。

8.宗廟尚親,朝廷尚尊,鄉黨尚齒,行事尚賢,大道之序也。

宗廟崇尚血親,朝廷崇尚位尊,鄉黨崇尚年長,行事崇尚賢能,是大道的秩序。

9.語道而非其序者,非其道也;語道而非其道者,安取道!

談論道卻否定它的秩序,則不是真正的道;談論道而不尊崇該尊崇的道,又怎能獲取真正的道!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二年三月讀書筆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河县| 颍上县| 定兴县| 扎赉特旗| 桃园市| 南漳县| 甘泉县| 莱阳市| 临夏市| 鄂伦春自治旗| 合作市| 石景山区| 深圳市| 陆良县| 河间市| 文安县| 秦皇岛市| 白城市| 朝阳市| 皋兰县| 都昌县| 亳州市| 大余县| 抚州市| 利辛县| 大兴区| 堆龙德庆县| 泽库县| 韶关市| 宣化县| 汉川市| 张掖市| 临朐县| 息烽县| 甘孜| 庆元县| 九龙城区| 巴南区| 闽侯县| 麟游县| 顺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