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7章 莊子 外篇 天道(三)

《莊子·天道》篇,莊子外篇的第六篇。天道,即宇宙萬物的運行變化規律。天道篇由十個章節編纂而成。

續第五章

論述明大道者,依大道的九個階段來治理國家,教化民眾,不倒道而言,不忤道而治。

九個階段依次為:天地、道德、仁義、分守、形名、責任、審察、是非、賞罰。

提出治理天下最高的境界是,不用智謀,回歸天地自然之道。

以下分小點釋讀:

1.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道德已明而仁義次之,仁義已明而分守次之,

古代通達大道之人,首先明確天地自然的規律,而后才是道德,道德明確后,才是仁義,仁義明確后,才是職守,

2.分守已明而形名次之,形名已明而因任次之,因任已明而原省次之,原省已明而是非次之,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

職守明確后,才是形名(形體與對應的名稱),形名明確后,才是責任,責任明確后,才是審察,審察明確后,才是是非,是非明確后,才是賞罰。

3.賞罰已明而愚知處宜,貴賤履位,仁賢不肖襲情,

賞罰明確后,愚者與智者合理任用,貴賤各居其位,仁賢與不良之人,各依實情,

4.必分其能,必由其名。以此事上,以此畜下,以此治物,以此修身;

必須區分各自的才能,必須遵從各自的名分。以此方法來侍奉君?上,教化民眾,治理萬物,修養自身;

5.知謀不用,必歸其天,此之謂太平,治之至也。

智謀不用,必回歸天地自然之道,此謂天下太平,是治理天下最高的境界。

6.故書曰:有形有名。形名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

故書上說:有形體,有名稱。形體與對應的名稱,古人就有,卻不把形名的觀念擺在首位。

7.古之語大道者,五變而形名可舉,九變而賞罰可言也。

古代談論大道之人,到第五個階段(天地、道德、仁義、分守)才可以列舉形名,到第九個階段,才可以談論賞罰。

8.驟而語形名,不知其本也;驟而語賞罰,不知其始也。

直接談論形名,是不知根本;直接談論賞罰,是不知起始。

9.倒道而言,迕道而說者,人之所治也,安能治人!

顛倒大道順序而談論,或違反大道順序而論說者,只能讓明道的人去治理他們,又怎能治理世人!

10.驟而語形名賞罰,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

直接談到形名與賞罰,即便知曉治理的工具,也不懂得治世的道理;

11.可用于天下,不足以用天下,此之謂辯士,一曲之人也。

可以被天下所用,而不足以用來治理天下,此類人稱為辯士,是見解偏于一端的人。

12.禮法數度,形名比詳,古人有之,此下之所以事上,非上之所以畜下也。

禮儀、法規、計數、度量,形體名稱比較、審定,古人就有,此為臣下侍奉君上的作法,而非君上用以教化臣民的方式。

第六章

講述古代統治天下者,皆效法天地,像天地一樣寧靜自然地運行,效之管理天下,有條不紊,無紛擾、無繁亂之治。

1.昔者舜問于堯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堯曰:吾不敖無告,不廢窮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婦人。此吾所以用心已。

從前舜問堯:天子的用心如何?堯說:我從不怠慢有疾苦而無處訴說的人,不拋棄窮困民眾,哀悼死者,善待幼童,憐憫婦人。這是我的用心所在。

2.舜曰:美則美矣,而未大也。堯曰:然則何如?

舜說:這樣做,固然很好,但還不算偉大。堯說:那么應該怎樣?

3.舜曰: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云行而雨施矣。

舜說:應該像天地寧靜自然地運轉,日月照耀,而四季運行,像晝夜自有常規,云行而雨潤萬物一般。

4.堯曰:膠膠擾擾乎!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

堯說:我紛擾多事了。你,合于天地;我,則合于人間。

5.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黃帝堯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為哉?天地而已矣。

天地,自古以來最為偉大,黃帝、堯、舜都同贊美。所以,古代統治天下之人,怎樣行事呢?效法天地而已。

備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二年三月讀書筆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吉市| 定陶县| 永仁县| 航空| 淮北市| 菏泽市| 佛教| 秦安县| 虞城县| 东丽区| 无为县| 华池县| 依安县| 敖汉旗| 温宿县| 兴宁市| 仙游县| 泽普县| 若尔盖县| 寿阳县| 湘潭市| 泗阳县| 泽普县| 积石山| 荥经县| 丰原市| 南昌县| 温宿县| 延庆县| 萨迦县| 金阳县| 六盘水市| 色达县| 遂溪县| 锡林浩特市| 陈巴尔虎旗| 古丈县| 德钦县| 云安县| 兰西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