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前言

切·格瓦拉研究中心讓我為新版的《論游擊戰》寫一篇前言。這本書最初出版之后,格瓦拉又在從剛果回來、逗留于布拉格期間作了修改與補充。寫這樣一篇前言對我來說,是一件義不容辭的事。

格瓦拉在理論上極富創造性,這從他的論述涉及多門學科中可以看得出來,而且他的理論背后都有相應的實踐作支撐,這使得他的理論對于世界各地追求進步的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具有無可辯駁的指導價值。古巴的革命先驅們曾提出過“做格瓦拉那樣的人”的口號,時至今日,這句口號仍能道出幾乎所有追求全面社會公正的人們的心聲,其原因正在于此。

《論游擊戰》一書向我們展現了格瓦拉所從事的創造活動是多么豐富多彩,它不僅凝聚了古巴革命戰爭的理論—實踐經驗,也總結了古巴革命在奪取權力的斗爭中所運用的戰略戰術。這本書還匯聚了古巴革命尚處起義階段的軍事思想,描述了后來以菲德爾·卡斯特羅為領導人,以勞爾·卡斯特羅、胡安·阿爾梅達、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和切·格瓦拉為先鋒的軍事活動。格瓦拉認為自己有責任對這段經歷進行客觀的分析與歸納,其目的在于為游擊戰爭提供必要的理論框架,而這對于那些將來或許會采取這種斗爭方法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世界各地的許多革命戰爭分析家來說,《論游擊戰》是對這一主題討論得最為系統的著作之一。

該書剛一出版,它的這些特點便引起了美國軍事分析家們的注意。他們將其列為教科書,供組建清剿游擊隊的武裝力量(如綠色貝雷帽部隊)時研究和使用。當時,古巴革命的勝利掀起了革命運動的高潮,游擊戰爭在拉丁美洲有漸趨燎原之勢,創建并訓練這些清剿部隊就是專門針對于此的軍事舉措。

很明顯,這本書中所包含的想法是行之有效的,美國的智囊團在對古巴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進行分析時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還對古巴革命領導人提出的有關變革的其他戰略進行了研究,根據社會變革的新經驗,這些戰略都是應當會被采納的。

對這些想法,帝國主義敵人竭力要尋找出對策。最初的一招就是進步聯盟,該組織建立于一九六一年,其目的在于阻止古巴革命在拉丁美洲的其他地方再現,這樣就可以把古巴革命說成是一個孤立現象、一個例外了。這一目的從一九五九年古巴革命取得勝利以后便確立了,時至今日,美國依然在力爭實現這一目的,他們推出了一些新的協議,諸如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其目標同樣是對拉丁美洲進行征服和剝削。

這就讓我們明白了為什么格瓦拉會覺得有必要根據革命的理論和實踐對古巴的經驗加以分析,使其能夠被運用到其他國家人民的斗爭中去。正是基于這個目的,《論游擊戰》需要為拉丁美洲地區以武裝斗爭奪取政權的事業提供方法論、理論指導和具體手段。

這本手冊中的想法所針對的是這樣一個前提,即拉丁美洲地區剝削現象叢生,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后果,教育與醫療保健缺乏、失業以及難以解決的貧困出現在了南半球幾乎所有的國家里。這是寡頭集團當政的結果,他們全都是美國絕對的盟友。他們的所作所為阻礙了對這些積弊的解決,使得更加公正的社會無法出現。

鑒于沉疴積弊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境況,對于社會面臨的威脅,顯然已經別無良策,而只能訴諸暴力了。因此,在格瓦拉看來,開展游擊斗爭就是最合適最必然的道路,雖然這也是需要付出最多犧牲的一條道路。

還應當考慮到的一點是,格瓦拉思考的這種應對之策并不僅僅是一種革命理論和實踐的具體結果,也是他所做的一種嘗試——把一套特別的方法論和教導方式納入并運用到這種斗爭形式中去。格瓦拉嘗試對成功之道的優點給予清晰的定義,這就是所謂的游擊斗爭的“七條黃金準則”。此外,他也對有可能招致失敗的冒險行為與危險之舉進行了明確的描述。

所謂軍事思想,在理論的層面上,用革命的術語來界定的話,就是個人或團體關于如何指揮戰爭的觀念、想法和原則。一般說來,這些經驗都以書面形式得到了表達,如格瓦拉的經典之作《古巴革命戰爭回憶錄》、《革命戰爭回憶:剛果》、《游擊戰:一種手段》以及本書《論游擊戰》。

其他一些具體的方法是以經驗的形式傳承下來的,這些經驗是從實踐活動、戰斗、軍事行動和對戰爭的指揮中得來的。在古巴這個具體的例子中,卡斯特羅就是這方面的主要例子和最突出的代表人物。

許多人會問,在《論游擊戰》問世四十五年之后,格瓦拉提出的這些想法在當今的形勢下,對于如何取得政權是否依然行之有效。要回答這一問題,就得回到格瓦拉思想的主干上來。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他用的是客觀分析和把時間、形式和空間聯系在一起來研究現實的方法。要想對他的政治—軍事觀點進行分析和闡述,脫離了這兩點是絕對不行的。

之所以有可能運用這些觀點在游擊斗爭的非正規戰爭中取得成功,是因為除此之外基本不大可能再找到其他的方法來實現群眾的心愿和理想了。對格瓦拉來說,游擊戰士所起的作用應當是催化劑,他能在人民當中使斗爭的形勢更快朝有利方向轉變。這與他提出的以下原則是一致的:干革命絕不是袖手旁觀,無所事事,坐等帝國主義自己失敗沒落下去,而是要創造條件,加速它的滅亡。

對于古巴人民來說,他們至今仍需要革命戰爭及其戰斗精神。面對我們強大的敵人——美帝國主義,要想保衛我們自己,捍衛我們已經取得的革命成果和社會公正,這是唯一的出路。這一點不言自明地包含在了我們全民戰爭的軍事思想之中。這種戰略的目的就是讓每一個公民都可以投身戰斗,游擊戰也因此能繼續成為一種真正的群眾斗爭。

格瓦拉認為,游擊戰士與人民之間的關系就像魚和水的關系一樣,也就是說,離開了人民,游擊戰士將無法生存。在戰術的層面上,“七條黃金準則”依然有效,只要創造性地加以運用,還是能夠保證取得勝利。這七條是:

不打無把握之仗。

保持運動作戰,打了就跑。

讓敵人成為主要的武器供應者。

行蹤要保持隱蔽。

軍事行動一定要出其不意。

奪取了一些政權之后要立即組建新的縱隊。

一般而言,游擊戰爭的發展要歷經三個階段:戰略防御;敵方行動與游擊隊行動間進入相持;最終徹底地消滅敵人。

簡言之,這七條準則都是要通過游擊戰術的運用來實施的:機動性、靈活性,夜間運動、出其不意、速戰速決、注意準備給養的定量配給,以及兵力集中與分散間的快速轉換。

當下,隨著社會主義陣營的解體,大多數左派力量的混亂,以及霸權主義世界秩序的鞏固,敵人被迫——就拉丁美洲這一具體例子來說——對其實施壓迫與殖民統治的方法作出一些表面上的改變。軍事獨裁被偽民主政府取而代之,這些偽民主政府一如既往地對帝國主義俯首貼耳、惟命是從,作出試圖解決我們的人民正遭受的各種嚴重問題的虛假承諾。這些問題是新自由主義所帶來的,也是發展不足的后果,寡頭集團與跨國公司從來就無意對這些問題予以解決。

也有一些進步政府利用了所謂的民主通道,通過選舉道路取得了政權,他們規劃了社會改革的方案,意在改善其人民的處境。而帝國主義者們對此的迅捷反應就是指控他們為恐怖分子,稱他們構成了“邪惡軸心”的一部分,以及諸如此類的誹謗。伴隨著這種指控的是各種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侵略,其目的是阻撓那些能使占人口多數的階層受益的計劃。這樣發展下去,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就是形成對峙,而且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即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當民主的道路走到盡頭時,會有必要訴諸暴力,重拾游擊戰爭的基本原則,以此作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唯一途徑。

通過對《論游擊戰》的閱讀或再閱讀,你可以得出自己的結論,重新回到何塞·馬蒂[1]以斗爭來獲取盡可能多的社會公正的原則上來,這一原則正是格瓦拉在其整個革命生涯中為之戰斗的。

哈里·“龐博”·比列加斯[2]

注釋:

[1]José Julián Martí Pérez(1853—1895),古巴卓越的詩人、杰出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思想家。他從十五歲起就參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革命活動,四十二歲便犧牲在獨立戰爭的戰場上,把自己短暫的一生完全獻給了爭取祖國獨立和拉美自由的事業,被譽為古巴的國父。——譯注

[2]Harry “Pombo” Villegas,古巴共產主義革命家,格瓦拉的戰友,從馬埃斯特臘山區到玻利維亞,一直與格瓦拉并肩作戰。——譯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山县| 乐陵市| 铁岭县| 绥化市| 紫阳县| 宜君县| 武平县| 桐柏县| 达州市| 民乐县| 东辽县| 中方县| 揭东县| 镇原县| 菏泽市| 沁阳市| 偃师市| 九江县| 肥西县| 七台河市| 喀什市| 民勤县| 蓝山县| 辽宁省| 静乐县| 山阳县| 启东市| 贵德县| 沭阳县| 株洲市| 南投县| 舒城县| 镇安县| 化隆| 五莲县| 龙口市| 正安县| 高碑店市| 象州县| 巴青县| 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