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 拼盡全力,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
- 喬子青
- 1799字
- 2019-04-18 15:44:10
以前,曾有一位朋友問我:“人努力是為了什么?”
這個問題讓我思索了很久,期間也想到了很多答案,比如,這個社會講究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汰,只有努力才可能站穩(wěn)腳步;個人的價值需要被認同,被肯定,被接納;為了讓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有更好的生活……如果是單選題,這些答案都讓我覺得一方面有了,一方面欠缺,讓我覺得這樣的解釋還不夠完整。有沒有一個答案,可以全面囊括以上內涵呢?這些年我一直在苦尋。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讀到一句話:“我拼盡全力,只不過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成就更好的自己,不正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嗎?
上學時期,我學習一直很用功。母親說,上小學時,別的小朋友一回家就想著玩,而我總是一門心思先寫完作業(yè)才會玩,或是幫她干活。小學畢業(yè)時,我以全校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考入重點中學。之后,我又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一所一流大學,大學流行“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可我比上中學那會兒還要努力。我不惜每個周末,大家都在宿舍里大睡特睡,我也要拼命地復習。那時的我,在同學們眼中就是“學霸”“考神”,我的成績令很多人折服,也為之汗顏。
多年以后,一個學長告訴我,“你是我大學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人,知道為什么嗎?剛入學的那次體能測試,仰臥起坐,女生做24個就及格,你卻堅持做了42個。女生的800米跑,你明明已經累到跑不動了,卻硬是堅持跑了下來。當時我不僅好奇:‘這個矮小瘦弱的女生的內心到底有多么頑強?她明明可以和其他人一樣選擇中途下場,卻要拼命地堅持到底,到底是為了什么?’”我的答案是——“我不想落于人后,即便有時候真的技不如人,我也不想放棄自己。”
工作十余載,我輾轉調動幾次工作。以前是青年,現在是中年。以前滿腔熱血,現在趨于淡然。唯有不變的是,我一直還很努力。這幾年,我利用周末和業(yè)余時間進修完成了MBA(工商管理碩士)課程,考取了心理咨詢師和人力資源管理證書,還學會了基本的國畫技法,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等。
為什么我這么努力?其實我最不喜歡競爭,我一直努力使自己在競爭中變得強大,也不是為了打敗誰,我只是喜歡用努力,用汗水,哪怕是用辛苦,用艱難,對身體、毅力、思想、心智進行磨練鍛造,一步步完善自己,一次次提高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在每一個轉角都能華麗地轉身。
我們拼盡全力,只為成就更好的自己。
什么是“更好的自己”,更好究竟是一種什么意思?相信每個人對“更好”的定義肯定有所不同,因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是這么定義的: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不懈的努力、扎實的行動、誠懇的修為,努力堆砌出一個向上的階梯。
那要有多努力,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呢?到底要多好才算更好呢?
成就更好的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對自身的形象負責。我們需要努力從形象打造自我,有質感的穿搭、合適的妝容,舉手投足,言談微笑,一走一動,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仔細學習,反映出不俗的審美和品味。
成就更好的自己,意味著我們要對自身的生命負責。我們需要在生活中磨礪品性,培養(yǎng)寬容的美德、大氣的性格、成熟的心態(tài),拿捏為人處世的分寸,活得氣定神閑,方可讓生命飽滿而有質感。
成就更好的自己,更意味著我們要對自身的價值負責。我們要跟自己和解,允許自己的一時落后和不足。我們還需要有獨立的人格,超越他人和環(huán)境的局限,付出數倍于常人的努力,讓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向和方式行進。
……
看了這些,你應該知道做更好的自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耐心,需要你苦心孤詣,需要你改變現有的觀念,需要你一次次地超越自我。當我們每天都在成長進步,拼盡全力改變現狀,竭盡全力達到目標,向前看、向前走的旅程中,我們就是在成就“更好”。
當我想到這些時,我的生命狀態(tài)也隨之改變。如今,當認識與不認識的人稱贊我時,當更好的自己為我的內心、生活、事業(yè)帶來數不盡的贊美、收獲、機會時,我更深刻地意識我們的人生只有一次,在有限的時間里讓自己的生命發(fā)揮出無限的價值,才能真正體現我們活著的價值。于是,我決定把自己的心得寫出來,與更多的朋友分享,也希望大家藉由這本書得到啟迪。
“如果你問努力真的有用嗎?”“堅持一定會成功嗎?”我不能確切的回答“是”。可是我可以很明確的說,當你真正努力了之后,所謂的結果如何也就不再那么重要了,因為在努力的過程中,你已經打敗了那個坐享天成、不知進取的自己,已經發(fā)現了一個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自己。
是這樣的,最好的一切總是在你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不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