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離散余弦變換

DFT變換是頻譜分析的有力工具,但DFT變換是基于復數域的運算,因而給實際運算帶來了不便。因此,工程上特別需要各種在實數域內的變換,DCT變換就是其中一種。DCT變換除了具有一般正交變換的性質之外,還具有許多突出的優點。DCT變換陣的基向量很近似于Toeplitz矩陣的特征向量,很好地體現了人類語音信號及圖像信號的相關特性。因此,許多學者認為,在語音和圖像信號處理方面,DCT變換被認為是準最佳變換。而且,DCT變換還可以通過實偶函數的傅里葉變換建立與FFT變換之間的關系。

DCT變換由Ahmed和Rao于1974年首先提出,隨后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許多領域,DCT變換被認為是一種準最佳變換。在近年頒布的一系列視頻壓縮編碼的國際標準建議中,都將DCT變換作為其中的一個基本處理模塊。DCT變換除上述優點之外,還具有許多特點,如DCT為實數變換、變換矩陣確定(與變換對象無關)、具有多種快速算法,二維DCT還是一種可分離的變換等。

3.2.1 一維DCT變換

一維DCT的變換核定義為

式中

fx)(x=0,1,2,3,…,N—1)為N點離散序列,則一維DCT變換的定義為

式中,Fu)是第u個余弦變換系數;u是廣義頻率變量。

一維DCT逆變換定義為

根據式(3-65)和式(3-66)可以看出,一維DCT正變換與逆變換的核相同。與DFT變換一樣,DCT變換也可以寫成如下矩陣形式:

式中

3.2.2 二維DCT變換

一維DCT變換可以很方便地推廣到二維DCT變換,設二維離散圖像序列為{fx,y)(x=0,1,…,M—1;y=0,1,…,N—1)},則二維DCT正變換核為

其中,Cu)和Cv)的定義與式(3-64)相同。

二維DCT正變換為

二維DCT逆變換定義形式為

與一維DCT變換一樣,二維DCT變換也可以寫成如下矩陣形式:

根據式(3-69)和式(3-70)可以看出,二維DCT正變換與逆變換的核也相同,而且是可分離的,即可分離以后進行運算。

x,u=0,1,2,3,…,M—1;y,v=0,1,2,3,…,N—1

與DFT變換類似,根據可分離性原理,一次二維DCT變換可以通過二次一維DCT正變換完成。其算法流程如圖3-6所示。

圖3-6 DCT變換的分離運算流程

3.2.3 DCT變換的快速算法

DCT變換根據定義也可以直接進行計算,但計算量非常大,在實際應用中很不方便。目前,基于DCT的快速算法有許多種,由于FFT算法是一個應用廣泛且非常成熟的快速算法,因此許多DCT算法也是基于FFT的原理建立起來的。具體步驟如下:

(1)將離散序列fx)延拓為如下形式的2N點序列。

(2)根據一維DCT的定義,對延拓序列f1x)進行DCT運算。

u=0時

u=1,2,3,…,N—1時,有

因此,DCT快速算法可以通過對延拓序列f1x)進行FFT運算完成,即將N點的序列fx)延拓為2N點的序列f1x)后,對序列f1x)進行FFT運算,再將結果乘以并取其實部,然后乘以就是DCT運算的結果。

對于DCT逆變換(又稱為IDCT),也可以采取類似的方法進行快速運算。

(1)將離散序列Fu)延拓為如下形式的2N點序列。

(2)根據一維IDCT的定義,對延拓序列F1u)進行IDCT運算,公式為

3.2.4 二維DCT的頻譜分布

以圖像傅里葉變換為基礎,二維DCT的頻譜特性比較好理解,現以一個DCT變換實例來分析其頻譜分布。

例3-4:DCT變換實例

圖3-7(a)為原始圖像,圖3-7(c)為原始圖像旋轉45°角的圖像,圖3-7(b)和圖3-7(d)分別為圖3-7(a)和圖3-7(c)的DCT變換。對于DCT,頻率(0,0)點對應于頻譜原點(u=0,v=0),低頻在左上角,高頻在右下角,(M—1,N—1)點對應于高頻成分;DCT低頻系數值較大,高頻系數值較小,即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頻,從左上角往右下角頻率升高、能量降低。根據DCT變換原理,其運算相當于對帶有中心偏移的實偶函數進行二維DFT運算,因此,DCT的頻譜分布與DFT相差一倍。

圖3-7 DCT變換的頻譜分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灵山县| 屯门区| 百色市| 高雄市| 黄骅市| 仪征市| 延川县| 竹山县| 石渠县| 朝阳区| 石家庄市| 博湖县| 毕节市| 蓬莱市| 杭锦后旗| 仁寿县| 开原市| 东平县| 雅安市| 德格县| 巴里| 苏尼特右旗| 泸水县| 于都县| 信阳市| 大埔县| 宜黄县| 沙坪坝区| 南汇区| 开平市| 五华县| 泊头市| 曲水县| 确山县| 舟山市| 乐业县| 永康市| 台山市| 南投市|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