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密檔案之怪奇事件錄
- 大碗
- 1636字
- 2019-07-01 11:09:12
三、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
其實大部分英國人都對上述金蟬脫殼的說法嗤之以鼻,英國泰坦尼克協會的專家也同樣持否定態度,理由其實很簡單。
他們只提供了一項十分簡單的證據——白星公司的總裁約翰·皮爾龐特·摩根。這是一位著名的銀行家,著名的大富翁,人稱“世界的債主”,連英國政府在困難時期都會向他借錢。他甚至對美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從他創建的美國鋼鐵公司就可見一斑,這是一家合并了50多家企業后成立的超級公司,僅此一家公司便控制了美國65%的鋼產量。
簡言之,摩根是個有錢人,白星公司對他來講不過是九牛一毛,如果白星公司面臨破產,摩根完全可以輕易解決其所面臨的困難,沒有必要使出騙保的手段。
此外,泰坦尼克號雖為摩根出資建造,但真正承建泰坦尼克號的其實是哈蘭德和沃爾夫兩家造船廠。把奧林匹克號改裝為泰坦尼克號,且與此同時要把正在建造的泰坦尼克號改裝為奧林匹克號的樣子以偷天換日,其保密工作將會變得相當復雜,風險和代價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金蟬脫殼之計的可行性并不高。
其實,泰坦尼克號沉沒之謎也許并不復雜,綜合各路學者的研究分析,“英國泰坦尼克協會”最終做出了可能性最大的推測。
1.偷工減料釀悲?。?/span>
早在1995年,即泰坦尼克號殘骸被發現10年后,就有學者在泰坦尼克號殘骸的船體上發現了問題:多個船艙連接處總計發現有六條裂縫,而這些裂縫的位置恰恰都在鉚釘固定的位置。倘若鉚釘位置只有一條裂縫出現,此類情況很有可能是巧合,但六條裂縫全部出現在鉚釘位置,說明造船時所使用鉚釘也許存在問題。
帶著疑問,美國學者對殘骸中的鉚釘成分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鍛造鉚釘的鋼鐵質地極其不純,尤其船頭部位的鉚釘,其鋼鐵中礦渣含量超標達兩倍,直接導致鉚釘質地極其脆弱、極易斷裂。此外檢驗發現制造船體的鋼板質量也存在不小的問題:當年工程師只考慮到要增加鋼板的強度,卻沒有想到也要增加它們的韌性,因此這些鋼板在受擠壓后也極易發生斷裂。
船體材料未達標,在受冰山撞擊擠壓后發生破損釀成悲劇也是情理之中了。
2.幻像使冰山“隱身”?
天氣問題在前文中也有提及,正因天氣原因,加里福尼亞號未能及時趕到救援。
英國歷史學家蒂姆·馬爾廷仔細研究了事發當年的氣象圖,還查看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當天附近其他船只的航海日志。最終他發現當時泰坦尼克號經過的時間和地點恰好是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的相遇處,此時這片海域的空氣柱自下而上冷卻,并由此產生了逆溫現象。
逆溫現象會使光線發生特殊折射,從而產生“上現蜃景”現象:從遠處觀察,地平線的位置會比實際位置稍微升高,導致觀測到的物體影響比其真正的位置要高,從而給人一種錯覺,認為物體距離自己很近。在泰坦尼克號事件中,上現蜃景現象的這一特點尤其致命,正因上現蜃景現象使人眼看到的地平線影像比實際位置高,所以導致肉眼看到的地平線影像與實際地平線之間的區域成為盲區。
對于當時的加利福尼亞號來說,泰坦尼克號發出的信號彈恰好處在這片盲區中(見圖4-3),因此它未能及時趕到救援。而對于事發前的泰坦尼克號來說,冰山恰好也在這片盲區中(見圖4-4),從而導致瞭望員未能及時發現并提醒,直到雙方的距離足夠近,上現蜃景現象不足以產生影響時,冰山才再次出現在視野中,但也為時已晚。

圖4-3 加利福尼亞號不能正確預估距泰坦尼克號的距離

圖4-4 泰坦尼克號看不到冰山
3.都是月亮惹的禍?
除天氣原因外,月亮其實也是“兇手”之一。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三個月以前,1912年1月4日這天,是1400年來地月距離最短的一次;而在事發前1天,1912年4月13日,地日之間的距離是當年最近的。
這種極端異常的天象引發了巨大且猛烈的潮汐,潮汐把大量北極冰山拍碎,使其在海洋中慢慢漂流。當年4月,隨著拉布拉多寒流的運動,一些冰山漂到了泰坦尼克號的必經之路上,加之前文所述的天氣原因,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綜上所述,陰謀論不攻自破,這才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真正原因。
圖片來源:
圖4-1、圖4-2 http://thelistlove.com 《10 Reasons Why RMS Titanic May Have Been Deliberately Sunk》
圖4-3、圖4-4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 《Did the Titanic Sink Because of an Optical Illusion?》
參考資料:
①Smithsonian Magazine 《Did the Titanic Sink Because of an Optical Illusion?》(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