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行業老手學經銷商開發與管理
- 黃潤霖
- 1442字
- 2019-09-18 18:57:49
前言 互聯網來臨,線下渠道里誰將倒下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經歷了無數商戰風云的傳統批發、零售系統的從業者們,包括廠家、經銷商、銷售人員,都應該記住以下時間節點:
1995年5月19日,瀛海威信息通信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中國互聯網的領跑者誕生。
199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在杭州公寓中誕生,中國電子商務的改寫者從此起航。
2003年5月10日,淘寶網誕生,C2C的零售市場由此打開大門。
2004年1月,京東多媒體網正式開通,京東進入電子商務領域,B2C市場徐徐啟動。
2008年4月10日,淘寶商城上線。
2016年2月16日,京東首提新通路事業部概念,進軍B2B領域。
最近10年,尤其是2012年以后,也許是線下渠道從業者們真正噩夢不斷的光景和歲月。電商渠道要成為扁平渠道的豪言壯語言猶在耳,經銷商的去留依然是兩難之境;零售市場已然要變成全民皆商,赤膊上陣的價格之戰讓經銷商痛不欲生;京東、天貓的快速崛起讓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的經銷商惶惶不可終日。過去,靠品牌、產品在經銷商面前頤指氣使的銷售人員,今天,還能憑著什么管好這群曾經的“山大王”?畢竟經銷商一旦以無欲之心,不求于人,廠商關系的博弈就會變成“人心散,隊伍不好帶”的艱難局面。
也有讀者和我私下交流,將廠商關系寫成博弈關系是不是將矛盾的一面放得太大了?我的看法是,只有承認廠商關系是利益關系、商業關系,才能在經銷商的日常管理中,從矛盾的關鍵點出發,照顧經銷商的利益、引導經銷商的利益、轉化經銷商的利益,讓經銷商在與你的相處中獲利,他們才會配合你的工作。否則,你就是兄弟關系、戰略關系說得再多也是自說自話,產生不了一丁點兒的生產力。
當然,在廠商矛盾依然沖突不斷的現實情況下,在互聯網對傳統渠道洗洗刷刷的沖擊之下,線下渠道里,誰將成為新的商業模式里隨時被摘除的對象?是制造廠家、經銷商,還是銷售人員?
從現在的情形看,制造企業絕不可能被淘汰。對制造企業來說,將來有沒有線下渠道也許不是唯一的生存選擇。專注于做好產品、用“工匠精神”精雕細琢好產品,在網絡銷售越來越成熟的那一天,在社會誠信體系足夠完善的那一天,只要有好產品,他們依然能夠重回“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
經銷商會不會消失?經受電商之痛最深的恐怕就是傳統渠道的經銷商,在電子商務如日中天的十多年里,經銷商過得很苦。他們不斷摸索新的銷售模式、鞏固自己的渠道價值,依賴于千差萬別的地理條件、風土人情,不斷強化自己的核心價值。有的經銷商合力抱團成立公司、打造品牌,向產業上游延伸;有的經銷商強強聯合,將過去的小門戶做成今天的大門戶,增強與企業叫板的能力;有的經銷商固守一隅,從售后市場轉向售前市場,將消費者變成粉絲,將一次消費變成多次消費,利潤不減反增。
無論是批發時代、零售時代、商超時代還是電商時代,都是工具對工具的替換,做一個好工具、做一個有核心價值的工具、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工具,誰也不能把你淘汰!
京東新通路事業部成立以后,銷售人員可能從此失業的江湖傳言不絕于耳。企業未來直接與平臺對接,通路的開發、維護、促進等都轉由專業的銷售公司承包,這種對未來商業前景的描繪,我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除非未來的產品世界大面積的同質化,個性化需求和技術性銷售消失,用平臺一統世界的想法才能得以實現。
當然,銷售人員把命運寄托在產品上是不現實的。銷售人員如何適應互聯網時代的變化,才是應對之舉,對此,我在導言中有所提及。
那么,互聯網來臨,誰將不幸倒下?我的答案是,不愿改變的人會倒下;不會改變的人會倒下;死扛到最后,不得不改變的人也極有可能會倒下!
黃潤霖
2016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