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食用油營銷第1書
  • 余盛
  • 2449字
  • 2019-09-18 18:49:06

第1章 食用油行業概況

一、食用油進口依賴度的變化

食用油由油籽加工而成(本書所探討的內容屬于植物性油脂范疇,不包括動物性油脂)。油籽是脂肪及蛋白質豐富的農產品,油籽經壓榨后加工為食用油和油粕。食用油用于烹飪及生產食品,含有豐富蛋白質的油粕可以加工成動物飼料,兩者亦可加工成其他可作多種工業用途的化學衍生產品。

從世界范圍來看,2011年,全球生產了1.46億噸的食用油,產量最高的是棕櫚油、豆油和菜籽油,分別為4791萬噸、4196萬噸和2265萬噸,占全球食用油總產量的77%。同時,這三個油種的產量增長速度也是最快的。世界三大油種產地情況:

●種植油棕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

●種植大豆的美國、巴西、阿根廷和加拿大;

●種植油菜籽的加拿大。

以上這些國家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這些國家要么是地廣人稀、有大片荒原可以開拓,要么是通過焚燒熱帶雨林獲得農業用地。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三大油種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高。

2011年,中國供給食用植物油2765萬噸。我國油料作物產地大致是這樣的:

●東北、華北生產大豆,其中黑龍江省占全國大豆產量的一半;

●以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地為中心的華南產區種植油菜籽;

●山東、河南、河北等黃河流域地區產花生;

●內蒙古和新疆產葵花籽,新疆還產紅花籽;

●湖南、江西等南方省市產油茶籽。

大豆油是中國食用油供應量最大的油種,占全部供應量的40%。菜籽油和棕櫚油排在第二、第三位,均占全部供應量的20%。這三個油種也是進口油脂及油料最多的油種。

中國2011年靠進口供給約1752萬噸食用油,進口依賴度高達60%以上。2010年,中國的大豆進口量占全世界大豆進口總量的59%、占全世界大豆總產量的22%;中國的棕櫚油進口量占全世界棕櫚油進口總量的15.5%、全世界棕櫚油總產量的12%。如表1-1所示。

表1-1 2011年中國食用油供給結構1

(單位:萬噸)

過去10年,中國的食用油進口依賴度不斷提高。

最低為2001年,進口油料折油與進口油脂合計為482萬噸,占全國食用油總供給量1413萬噸的34%。

最高為2009年,進口油料折油與進口油脂合計為1838萬噸,占全國食用油總供給量2680萬噸的比例高達69%。

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食用油進口依賴度有所回落。從各油種的全球發展前景來看,豆油、棕櫚油和菜籽油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的進口量只多不少,中國國產的所有主力油種的增產潛力有限。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保持較高的食用油進口依賴水平。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就發出過這樣的疑問:“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布朗的疑問在食用油行業得到部分證實。如何確保食用油供應安全,是一個讓中國人擔憂的問題。

菜籽油的進口依賴程度較低。國內不產棕櫚油,棕櫚油的進口不對中國農業形成直接沖擊。這里主要談一下進口大豆對國產大豆的沖擊。

大豆曾經是我國在國際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農產品。中國曾經是全球大豆生產和出口大國。20世紀末,我國大豆連續減產、國內供給不足、需求卻很旺盛,大豆價格居高不下。國家為了彌補國產大豆的不足,于1996年調整了大豆貿易政策,對大豆進口實行配額管理。普通關稅稅率為180%,優惠稅率為40%,配額內稅率是3%。但是,國內一些合資企業擁有獨立進出口專營權,一直執行3%的稅率。1996年中國首次成為大豆凈進口國,進口數量連年飛速增長,2000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也是這一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為了保護國產大豆市場,2001年5月23日,國務院首次發布《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隨后,2002年3月20日又發布了三個配套規章。這四個文件對轉基因產品的進口、國內銷售等眾多環節做出了嚴格限制。受此影響,2002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僅為1131萬噸,較2001年的1394萬噸劇減了19%。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激增。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以轉基因為由設置非關稅壁壘,遭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強烈抗議。2004年4月21日,中國農業部對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產品實施正常管理。從此,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產區國家的轉基因大豆產品獲得了永久性出口中國的保證。進口大豆數量連年猛增,中國大豆開始進入低靡時期。

2006年春天,黑龍江大豆種植面積減少25%,收購價格為2200元/噸,同比下降了24%,跌破了每斤1.25元的種植成本。黑龍江有1800萬的農業人口,從事大豆種植業的農業人口占了1000萬。雖然有不少土地可以改種玉米或者水稻,但仍然有不少農民的生計受到嚴重影響。

以東北為主的國產大豆競爭劣勢:中國大豆農場面積小,最多只有幾百畝,無法與美洲大豆農場動轍幾千畝的種植面積相比。農場面積小就不能產生規模效益,良種推廣、機械作業、產品收購等方面都處于劣勢。中國對大豆的研究投入嚴重不足,大豆技術推廣不力,國產大豆的出油率至少要比進口大豆低2個百分點。國產大豆一年一熟,壓榨企業只能在大豆收獲季節采購,占用的收購資金較多。進口大豆則是北美和南美輪流收獲,倉儲物流設施完善,可以做到全年供貨,采購資金壓力小。美國對大豆種植業給予大量的財政補貼,中國受WTO限制無法對豆農提供補貼。東北大豆運輸到山海關內,運輸成本要高于美洲大豆運到中國的海洋運費。

日本和韓國原本是中國非轉基因大豆的傳統出口國,但近年來,日本、韓國卻舍近求遠,寧愿選擇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定購非轉基因大豆。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大豆業存在以下不足之處:流通復雜、產地來源不明、難以建立追蹤體系保證食品安全、品質下降、雜質較多,中國大豆無法進行合同栽培、提前定價,采購風險較高。

要解決國產大豆減產問題,短期來看,需要政府加大補貼力度,或推動國產大豆出口,包括利用地緣優勢開拓俄羅斯市場。長期來看,需要依靠改善品種、增加肥料等方法提高大豆單產。或加大科研投入以提高蛋白質含量、增加大豆附加值,走供食品消費的加工貿易之路。或改變農業政策,一方面鼓勵農民將小戶農業整合成大規模農場,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在農民教育、就業和遷徙等方面給予支持,以幫助多余的農業人口向城市轉移。

近年來,黑龍江大豆年產量維持在600萬噸左右,其中約一半交給國家臨時儲備,剩下部分的2/3運往省外用于食品加工,最后約有100萬噸供給省內榨油企業。相對于省內1740萬噸的加工能力來說,100多萬噸大豆杯水車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县| 朝阳市| 汉中市| 温泉县| 浮梁县| 文化| 鱼台县| 天镇县| 尖扎县| 怀安县| 崇左市| 连南| 汪清县| 金华市| 缙云县| 阳高县| 通道| 三河市| 玉屏| 尖扎县| 新田县| 鱼台县| 正镶白旗| 宜兴市| 晋城| 海兴县| 汤阴县| 天长市| 阿勒泰市| 惠东县| 阜宁县| 保山市| 平山县| 亚东县| 海林市| 民县| 巴楚县| 沁源县| 安义县| 临桂县|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