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業“八卦圖”說些什么事兒
企業是一個不斷運動的實體,經營是一種非常復雜的現象,要描述它、抓住它的本質和動向是非常困難的。會計是怎么描述和刻畫它的呢?會計是從企業的資金運動這個側面切入的。企業里的各種活動,絕大多數可以歸結為資金運動,抓住資金運動就抓住了企業信息的根本。
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看看其中主要的“兩幅圖畫”。
第一幅圖畫,叫資產負債表。它是描摹企業財務狀況的一張會計報表,如表2-1所示。
表2-1 資產負債表(簡表)

什么叫財務狀況?企業占用的東西或資源,叫資產。但資產不都是企業自己的。所有的企業,都不可能不欠別人一分錢。企業欠別人的錢,叫負債。資產除去負債,才叫所有者權益。簡言之,企業所擁有的,哪些是別人的,哪些是自己的,就是所謂的財務狀況。用財務語言表達,就是資產負債情況。
資產負債表的左側,表示企業里的資金來源。其中有兩種不同性質的資金來源:
一種是債務資金,就是借的別人的錢。企業能借誰的錢呢?除了銀行的錢,還可能借用供應商、經銷商、客戶等個人或機構的錢。這些事實最終會體現在資產負債表左上側負債欄的相關科目。
另一種是權益資金,就是所有者放在企業里的錢。所有者放在企業里的錢,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創業時的資本金;另一種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收入,但所有者沒拿走,留在企業里的錢。
資產負債表的右側,表示企業里的資金都用到哪里去了。企業資金都到哪里去了呢?有兩種最基本的去向:一種是建設廠房、添置設備,為生產經營創造必要的物質基礎。這叫固定資產。另一種是采購原材料、存貨備貨,用于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這叫流動資產。
當然,也可能把錢放在別人那里了,讓別人幫我們賺錢,就是所謂對外投資;也可能用于開發或購買技術專利等無形資產。總的說來,有五大去向。用財務語言表述,就是資產有五種基本表現形式。
第二幅圖畫,叫利潤表。它是描摹企業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的一張會計報表,如表2-2所示。
什么叫經營?對于制造企業來說,買東西、造東西、賣東西的過程,就叫經營。經營成果,就是企業干活兒掙的錢。買東西的過程,叫采購;造東西的過程,叫生產;賣東西的過程,叫銷售。制造型企業的經營,基本上就供產銷三件大事。
企業在一段時間里干了多少活兒、掙了多少錢,創造了多少經營成果,就是通過利潤表反映出來的。企業賣了東西,叫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是企業經營成果的重要來源。
表2-2 利潤表(簡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造東西就得有原材料,在會計上稱為直接材料。原材料還要找人加工,這就需要人工費開支,在會計上稱為直接人工。有料、有人,就需要管理,這方面的開支為制造費用。這三項費用構成生產成本。
但把產品生產出來,并不是企業的最終目的。產品生產出來以后,還要想方設法把它銷售出去,這中間也會發生很多費用。比如,要打廣告,要招業務員,這類的費用稱為銷售費用。在企業里,工人從事生產,業務員從事銷售,這都是離不了的。
但也有一類人,雖不從事具體業務活動,但卻不能忽視,那就是管理人員。企業用在這方面的花費,稱為管理費用。企業在籌資過程中,也會發生一部分費用,這稱為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項構成所謂“三項期間費用”。
企業干了多少活兒,用銷售收入表示。花了多少錢,用三項生產成本和三項期間費用表示。總收入減去總費用,就構成企業經營成果的主要組成部分。這在財務上,被稱為凈利潤。
表2-3 一圖覽盡企業所有經濟活動

企業每天人進人出、錢進錢出、物進物出,非常復雜,難以言說,財務報表用幾幅“圖畫”就介紹清楚了。但這幾幅“圖畫”蘊涵的信息非常豐富,用語言、文字是表達不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