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思想文化十八講(修訂版)
- 張茂澤
- 780字
- 2019-09-12 18:49:44
四、“五帝”崇拜
在鄒衍“五德終始”說的影響下,傳統的上帝崇拜逐漸發展為戰國秦漢時期的“五帝”崇拜。周朝時已經有對“四方”的祭祀,稱為“祭四方”或“方祀”[197]。春秋時,西邊的秦國“祠白帝”,后來又“祭青帝”,“祭黃帝”,“祭炎(赤)帝”,“祀白帝”[198]。戰國時,五行思想流行,出現東、南、西、北、中五帝的觀念。戰國末年出現的《呂氏春秋》,是一部雜家著作。其中收入的陰陽家著作,將五行、五德、五方、五色、五帝統一起來,形成“五帝”崇拜的宗教觀念。《呂氏春秋·十二紀》認為,東帝名太皞,屬木德,主春,木為青色,又名青帝;南帝號神農,屬火德,主夏,火為赤色,又名赤帝;西帝名少皞,屬金德,主秋,金為白色,又名白帝;北帝名顓頊,屬水德,主冬,水為黑色,亦稱黑帝;中帝名黃帝,屬土德,主季夏,土尚黃色,也稱黃帝。五帝按照鄒衍所說的“五德終始”規律,循環保佑不同的朝代。按照鄒衍的推算,代替周朝的新王朝當主水德,尚黑色?!坝谑乔馗用麨椤滤远聻槟晔祝泻凇?span id="xvcvxlo" class="math-super">[199],命天下百姓都戴黑帽。水主陰,陰刑殺,所以“剛毅戾深,事皆決于法,刻削毋仁恩和義”,嚴刑峻法,實行殘暴統治,以便“合五德之數”[200]。
漢高祖劉邦率兵入關時,秦人還只有白、青、黃、赤四帝之祠。劉邦問,天有五帝,為什么只拜四帝?時人莫知其說。劉邦以為“乃待我而具五”[201],遂自立黑帝祠。到這時,五帝祭祀才算完全,原始的上帝觀念和“天”的觀念正式一分為五。漢文帝在渭陽立五帝廟,廟內有五殿,方位、門色均按照五行說安排。又在長門建五帝壇,祭祀五帝。
漢朝究竟應該尚何“德”?漢人自己的看法也互相分歧。丞相張蒼認為應尚水德,直接繼承周統,實際上是不承認秦王朝為“奉天承運”的朝代。另一派認為秦尚水德,漢代秦而興,應尚土德,賈誼也贊成此說。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才正式按土德改制,色尚黃,以寅月為歲首。后來各朝代均延續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