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心靈: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
- 李中瑩
- 1318字
- 2019-04-29 20:56:12
推薦序 《重塑心靈》:
保持慣有的務實與落地之態
2015年3月13日清晨,在從德國慕尼黑某酒店的房間到會議室準備進行NLP培訓工作的10分鐘里,我收到李中瑩先生發來的微信留言,說希望我能夠為其新版的《重塑心靈:每個人都擁有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能力》一書寫序。我回答:“按照學術界倫理,只有老師及前輩為學生及晚輩寫序,沒有反過來的,您這是破天荒之舉。”李中瑩先生回應道:“NLP講靈活嘛!”
從我認識李中瑩先生并向其學習至今,他的NLP之道,建立在整體平衡、著眼未來、目標導向明確的基礎之上,并以靈活的NLP態度及技巧貫穿其間著稱。同時,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教學上,李中瑩先生始終如一,是個身心一致的NLP界前輩。因此,他跳出框架的觀點或創舉就顯得如此理所當然與渾然天成了。
以目標制定為例,所有有關目標管理的書籍只列出SMART等五點原則,李中瑩先生的《重塑心靈》一書首創將此五點原則與NLP觀點相結合,即在SMART之前增加了P(Positively phrased:用正面語組成)及E(Ecologically sound:符合整體平衡)兩個原則,形成了特有的PE-SMART法。這提醒目標制定者在制定目標時,保持對各種可能性的正面態度,且時時關注“三贏”下整體平衡的重要性。
又比如,在有關情緒的章節中,李中瑩先生以其特有的研究方式,將情緒的本質剖析得鞭辟入里,并將情緒的正面價值闡述得淋漓盡致。比如,憤怒是給我們力量去改變一個不能接受的情況,痛苦是指引我們去尋找一個擺脫的方向,困難是以為需付出的代價比可收取的回報更大,恐懼是不愿意付出以為需要付出的代價,遺憾是以為已經完結的事里仍有未完結的部分,委屈是小孩將對父母的情結投射在其他人事物身上,等等。假設有情緒困境者,搭配李中瑩先生另一著作《簡快身心積極療法》中許多其自行開發的NLP技巧,結合能量心理學及本體治療等方法,效果更快速顯著,令人瞠目。
此外,《重塑心靈》一書最大的特色,即保持李中瑩先生慣有的務實與落地的態度。20世紀90年代,NLP從美國傳至亞洲,從最早的中國臺灣地區的譯本起,許多翻譯名詞已沿用多年并傳播到中文世界,但或許書籍所用的專業詞匯過于艱澀,使得許多人在蒙眬未明之時已退避三舍。而《重塑心靈》一書站在一般大眾的角度,以盡量通俗的語言或接近英文原意的中文重新詮釋了慣用詞匯。比如,后設模式(Meta Model),本書稱為檢定語言模式;米爾頓模式(Milton Model),本書稱為提示語言模式等。雖然更改專業用語讓許多NLP學習者不習慣或混淆,但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卻更容易理解,或許可以暫時放下定于一尊的翻譯詞匯,因為面向不同對象的中文翻譯更能保持NLP靈活多樣性的有趣面貌。
李中瑩先生在傳播學問時是好玩有趣的,更不喜歡照章行事,場域與情境應用信手拈來皆成妙招。我曾在2014年邀請李中瑩先生前來臺灣NLP學會談論人生之道,李中瑩先生應要求做了幾個個案治療。課后有一醫療界的學員在其臉書(Facebook)的課后心得回饋結語中寫道:“此乃真人也!”孔子學生顏回曾經稱贊老師:“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李中瑩先生講學給人的感覺即是如此。或許讀者無緣親臨李中瑩先生的講堂,但透過《重塑心靈》一書應可得窺一二,在此衷心推薦。
賴明正博士
美國NLP大學授證聯盟導師
臺灣NLP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