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漢謨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

1901年12月,由法國人和伊朗人組成的一支考古隊,在伊朗西南部一個名叫蘇薩的古城舊址上發現了一塊高2.25米,底部圓周長1.9米,頂部圓周長1.65米的石碑。這個石碑上刻的就是著名的《漢謨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較系統的法典。它把我們帶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倫社會。

石柱頂部

古巴比倫王國位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體相當于今天的伊拉克。公元前1792年,漢謨拉比成為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國王。他勤于朝政,關心農業、商業和畜牧業的發展。他也關心稅收,處理各種案件。他在位40年,使巴比倫成了一個強盛的國家。

漢謨拉比每天要處理的申訴案件太多,簡直應付不了。他就讓大臣把過去的一些法律條文收集起來,再加上社會上已形成的習慣,編成了一部法典。漢謨拉比命令把這部法典刻在圓石柱上,并將石柱豎立在巴比倫馬都克大神殿里。

這部法典一共有282條法律條文,共52欄4000行,約8000字。圓柱被挖掘出來的時候,正面7欄(35條)已經損壞,其余的基本保存完整。上面的字跡優美,是一種只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體。

《漢謨拉比法典》分為序言、正文和結語三部分。正文包括訴訟手續、盜竊處理、租佃、雇傭、商業高利貸和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地位等條文,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情況。

在巴比倫社會中,除了奴隸主和奴隸,還有自由民。這部法典的很多條文是用來處理自由民的內部關系的。處理的原則就是“以牙抵牙,以眼還眼”。比如,兩個自由民打架,一個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對方就要同樣被打瞎一只眼睛作為賠償。

《漢謨拉比法典》對奴隸主、自由民、奴隸有著不同的規定:如果奴隸主把一個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數量的銀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隸,就不用任何賠償。

為了鞏固奴隸主的統治,法典還規定了一些更嚴厲的條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處死;破壞橋梁水利的人將受到嚴厲處罰甚至處死;幫助奴隸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隸的人,都要處死;違法的人在酒店進行密謀,店主如果不把這些人捉起來也要被處死。

這件稀世珍寶現在還收藏在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圓柱上被涂毀的7欄文字,可以根據后來發現的《漢謨拉比法典》的泥版文書進行校補。到目前為止,“石柱法典”仍是世界上現存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

刻有《漢謨拉比法典》石柱的整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城县| 盐亭县| 吉首市| 仙居县| 洛隆县| 甘孜| 扶余县| 昌邑市| 江川县| 靖边县| 凤城市| 盖州市| 航空| 达尔| 蓝田县| 巴彦淖尔市| 靖安县| 巴塘县| 开远市| 耒阳市| 韶关市| 巩义市| 新建县| 武宁县| 拉孜县| 襄樊市| 将乐县| 方正县| 额敏县| 施甸县| 太仓市| 化隆| 福贡县| 新建县| 沙田区| 岳池县| 金坛市| 郴州市| 达拉特旗| 晋江市|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