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
“九城爭奪盲荷馬,生前乞討長飄零。”這詩句描寫的是古代希臘著名的盲詩人荷馬。荷馬的代表作品是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合稱《荷馬史詩》。
《伊利亞特》主要敘述了希臘和特洛伊之間傳奇式的戰爭情節,著重描繪了希臘英雄阿喀琉斯的偉大形象。

荷馬
希臘人遠征特洛伊的王都伊利昂城,聯軍主將阿喀琉斯英勇善戰,屢創奇功,令特洛伊人聞風喪膽。這時,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奪走了阿喀琉斯心愛的女奴,阿喀琉斯非常氣憤,從此拒絕出戰。特洛伊人乘機反攻,一舉獲勝,希臘人面臨全軍慘敗的危險。阿喀琉斯心里暗暗為希臘人的命運著急。他讓自己的好朋友帕特洛克拉穿上自己的盔甲,替他去應戰。特洛伊人誤以為是阿喀琉斯又回來參戰了,紛紛向后退去,帕特洛克拉殺了特洛伊聯軍的主將,大獲全勝。
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爾是個智勇雙全的英雄,他發現帕特洛克拉并非阿喀琉斯本人,沖上前去將一柄標槍投向他的后背,并將阿喀琉斯的盔甲剝下穿上,向希臘人殺來。
形勢萬分危急,阿喀琉斯悲痛萬分,他重上戰場,身先士卒,親手殺死了赫克托爾。

根據荷馬史詩《奧德賽》繪制的陶瓶畫
在一個月光如水的深夜,赫克托爾的老父突然來到阿喀琉斯的營帳。他老淚縱橫地說:“沒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兒子死在自己之前更心痛的了。”阿喀琉斯心中郁積的怒火被沖洗得干干凈凈,他將赫克托爾放在馬上,交給他的父親。雙方停戰12天,分別為赫克托爾和帕特洛克拉舉行了葬禮。
《伊利亞特》只寫到赫克托爾戰死,但圍繞伊利昂城的戰爭還繼續打了很久。最后希臘將領奧德修斯獻計造了一只大木馬,運用“木馬計”才攻下了伊利昂城,結束了這場歷時10余年的戰爭。之后,奧德修斯帶著他的伙伴,乘船向他的故鄉伊塔克出發。從這里就開始了以奧德修斯在海上的歷險為中心的另一部史詩《奧德賽》的故事。

奧德修斯在海上
《奧德賽》著重描寫想出“木馬計”的希臘將領奧德修斯回國途中的傳說。
現在,人們都認為《荷馬史詩》不但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而且是一部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史詩反映了公元前12世紀到公元前8世紀的希臘歷史,這段歷史也因《荷馬史詩》而被稱為“荷馬時代”。